互联网爱好者创业的站长之家 – 南方站长网
您的位置:首页 >微商 >

迎接机遇与挑战探索碳中和之路

时间:2021-11-06 08:47:33 |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原标题:迎接机遇与挑战探索碳中和之路

●徐寒飞

由中金公司撰写、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碳中和经济学》一书具备“理论联系实际”的特色,全书通过引入“碳中和经济学”概念,系统性讨论了碳中和相关问题,主要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相关理论、模型以及技术手段,包括碳中和之路的总体框架、效率与公平问题、碳定价以及绿色金融;第二部分从具体行业角度,讨论碳减排的技术路线;第三部分基于投资者视角,给出碳中和背景下的投资机会及相应的策略建议。

供给与需求:碳中和成本

碳中和的本质是以传统“化石能源”为主的高碳排放能源体系(包括能源的获取和应用)的“重构”,而“重构”的根本原因在于,全球进入工业化时代之后,持续高碳排放导致全球气候显著变暖所带来的巨大生态风险。在未出现重大的技术创新之前,碳中和显然会带来巨大的社会成本,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是新能源获取的成本。目前来看,获取“非化石能源”的直接成本(以发电成本来度量)已经低于“化石能源”的直接成本。

二是新能源的使用成本。风电、光伏的实际发电小时不到火电的一半,装机容量和发电量之间的“缺口”以及发电量在时间上分布不均衡导致新能源的实际使用成本上升。此外,还包括电网改造成本、储能成本以及现有工业企业“高碳排放”能源使用方式改造带来的设备升级、改造成本(直接使用“高碳排放”的能源以及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高碳排放”)。

三是“能源体系”全面改造所带来的系统脆弱性导致的成本。传统能源体系已经持续运行上百年,而“零碳排放”新能源体系的运行则缺乏相应的“压力测试”和“时间检验”。在不断改造“能源体系”的同时,全球经济和社会所依赖的能源系统的“脆弱性风险”可能在某一临界点后大幅上升,这一潜在风险往往很难事先被“认知”和“防范”,所带来的成本很可能超出预期。

上述成本大多与“供给”侧有关,而与“需求”侧有关的成本,则涉及到碳价、社会治理等方面:“碳价”将“碳排放”的成本显性化,通过形成“碳交易市场”,将“碳需求”和“碳供给”进行有效匹配,提升“碳减排”的效率;社会治理则涉及到与“低碳”相关的公司治理、金融体系、生活习惯、消费理念等,需要在全社会的方方面面达成“碳中和”共识。

效率与公平:碳中和之路

“碳中和”之路要有效推进,关键是降低成本,同时兼顾公平。按照《碳中和经济学》所提出的,“碳中和之路=碳定价+技术进步+社会治理”:

第一,“碳定价”可以给出“碳排放”的市场价格,将“碳排放”的负外部性作为企业生产成本显性化,既可以约束企业降低“碳排放”,也可以刺激企业加大“节能减排”技术的创新动力。

第二,“碳中和”的技术进步主要体现在与提升单位GDP的“能耗”和降低单位能耗的“碳排放”这两个方面。从人类历史的进程来看,过去每一次重大技术革命出现之后,都带来了生产力的提高和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本次在“碳中和”背景下的“新能源革命”很可能成为推动人类社会新一轮飞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第三,社会治理的目标主要是降低推行“碳中和”的社会成本。一方面,要在全球范围内达成“碳中和”共识,构建和完善全球范围的气候治理体系,以贸易、投资、技术、金融等手段约束全球各主要经济体形成一致“碳减排”目标;另一方面,在国内也需要全面推行ESG、绿色生活等可持续发展理念,从需求角度进行“碳减排”。

此外,还需要关注在“碳中和”过程中产生的公平问题,将“碳中和”的成本和收益合理分配在代际、不同收入群体、各行业、区域之间,通过“转移收入”或者“差别碳税”来进行平衡。

机遇与挑战:碳中和对中国的意义

“碳中和”对于中国来说,具有长期战略性意义,也是一次历史性机遇。在全球大型经济体中,我国的碳排放量强度和人均碳排放仍然相对偏高,在碳中和、碳达峰的刚性约束下,改变“能源结构”以及“能源使用方式”是必然选择。以光伏为主的“新能源”生产方式,受地域影响非常小,跟工业企业制造能力相关,正好与我国具备的制造业优势相匹配,既能够解决“碳减排”的问题以及大幅提升我国的“能源安全度”,也让中国可以深度参与到关乎人类未来重大“能源革命”进程中,应该说是一次历史性机遇。

但是,同时也要关注“碳中和”所带来的挑战。在“绿色溢价”仍然偏高的时候,显著压缩传统能源的供给,很可能导致传统能源价格以及相应工业品价格大幅上涨,导致全社会在短期内承担的“转型成本”过高,对整体经济增长形成负面影响。

此外,要关注“新能源”占比显著上升对整体社会带来与能源相关的新的“脆弱性风险”,建议以具有代表意义的区域性“碳中和”试验区作为试点,全面进行基于新能源体系运作的生产、消费等社会体系运作的“压力测试”。

“碳中和”既关乎一国之运,也关乎人类之命,其路漫漫。希望《碳中和经济学》这本书可以让更多人认识和了解“碳中和”,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为走向“碳中和”之路贡献各自的力量。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