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爱好者创业的站长之家 – 南方站长网
您的位置:首页 >业界 >

CPE源峰要募资200亿,上市公司抢当LP

时间:2022-07-11 15:46:09 | 来源:猎云网

本文来自合作媒体:融中财经(ID:thecapital),作者:顾白。猎云网经授权发布。

短暂的疫情影响之后,创投圈不断传来募资好消息。

7月6日,红杉中国完成新一期约90亿美元基金募集,此轮募资超额认购达50%。7月1日,愉悦资本宣布新双币基金近40亿元首次关账。6月30日,辰德资本完成人民币四期主基金超额募集,总规模20亿,其中包含两支各10亿规模基金。6月20日,众为资本旗下人民币基金完成首关,募资规模超10亿元,至此众为资本在管资金超过百亿人民币。

在这些消息中,有一则“不显山不露水”的募资新闻隐匿其中,那就是CPE源峰。

7月1日,华大基因发布公告,称公司将以自有资金出资2亿元参与认购厦门源峰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等值财产份额。该基金管理人为北京磐茂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执行事务合伙人厦门源峰投资有限公司,实控人为CPE源峰田宇。

这只基金主要投资于医疗与健康、消费与互联网、科技与工业、软件与企业服务等行业板块,募集规模计划为200亿元,这在近期募资体量中位于前列。更为关键的是,背后除了华大基金之外,还包括众多险资机构、政府母基金以及产业资本等LP,在当前募资环境下汇聚如此一众较为重量的LP数实难得。

而在这前一周,上市公司亨通光电刚刚出资4.9个亿投了CPE源峰旗下的苏州亨通源峰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200亿元背后,纳爱斯、洋河集团、三一重工、新华人寿齐聚

CPE源峰算是中国私募股权投资PE代表之一,由中信产业基金原班人马(LLF团队人马)“单飞”而来,专注为科技与工业、医疗与健康、消费与互联网、软件与企业服务等四大重点领域,目前获得海内外200多家机构投资者支持。

资料显示,截止2022年3月(未经审计),CPE源峰资产总额为4,380.14万元,负债总额2,482.50万元,净资产1,897.64万元,资产负债率56.68%;2022年1-3月营业收入321.50万元,净利润-1,707.10万元。

此次华大基金参与认购的厦门源峰股权投资基金,计划募资规模200亿,除华大之外,还包括阳光人寿、洋河集团、新华人寿、中宏人寿、三一重工、纳爱斯、浙江浙商转型升级母基金、华林证券、上海晟达元信息技术、珠海鱼池创投、中国船东互保协会、厦门自贸投资发展等众多出资人。目前,该基金工商登记认缴情况中,浙江浙商转型升级母基金认缴1亿元、三一重工认缴2亿,中信保诚人寿5亿,纳爱斯投资10个亿。

值得注意的是,纳爱斯投资曾在2016年、2020年和2021年,3次参与过CPE源峰资本旗下基金,此次之后累计出资额约20亿元。纳爱斯集团成立于1968年,前身是地方国营“丽水五七化工厂”,1993年底改制为股份公司,目前已成为中国快消品的龙头企业,年销售额已超过250亿元,在全球数十个国家设有研发中心,并布局了广泛的销售渠道。2006年,纳爱斯浙江投资有限公司成立开始涉及股权投资。

另外,早在3月份,昭衍新药就曾发布公告认购了厦门源峰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人民币2亿基金份额,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而在同一天,昭衍新药还投了5000万给华盖资本旗下首都大健康产业基金。

昭衍新药成立于1995年北京,这是CRO行业一家明星企业,公司掌舵人是出生于1964年的冯宇霞。据公开资料,冯宇霞与舒泰神董事长周志文是夫妻关系,两人都毕业于军科院。

毕业后,冯宇霞在军科院毒物药物研究所工作了三年,1995年冯宇霞下海创业,与周志文共同创办起了北京昭衍新药研究中心。2002年,周志文又创办舒泰神药业。2011年,舒泰神在深交所上市,六年后,昭衍新药在上交所IPO敲钟,而在去年2月,昭衍新药又在港交所挂牌上市。目前,舒泰神总市值为60亿,而昭衍新药A股市值超过500亿。

在上市前,昭衍新药曾获得过CPE源峰参与的Pre-IPO轮融资。不过,截至7月1日,华大基金发布此次认购公告,厦门源峰基金目前工商登记的认缴名单中尚未出现昭衍新药,且尚未办理的认缴金额856,250万元,占比45.89%。

PE/VC募资回暖,频传捷报

今年一季度,一级市场上的机构投资募资都不太顺利。一方面,政府引导基金审核流程变长,出资流程变慢;另一方面,受整个经济形势和二级市场不景气,加之疫情影响,社会资金的信心不足,大多出资人都在观望。

不过,近两个月,资本市场情绪持续回暖,VC/PE募资出现了新的转机。

4月份,中国市场共有656家机构参与设立基金,84%的机构成立1支基金,10%的机构完成2支基金新设。结合近年募资数据来看,新基金数量虽波动起伏较大,但整体趋势同比上升,持续保持在两成及以上。

5月份,共有201只基金完成新一轮资金募集,198只基金披露募集金额的合计518.55亿元。其中,披露募集额的195只基金总计403亿元;其余3只外币基金共募集115.81亿元。另外,募集规模Top10的基金合计规模达323.39亿元,占总规模的62.4%,头部效应仍然明显。进入6月,更是不断传出募资好消息。

6月1日,泥藕资本(NEEO FUND)宣布完成二期人民币创投基金首次资金到账,包括超图软件、灵动在线、比乐科技、上海英震等机构及多家上市公司等投资者认购。

6月9日,凯辉基金宣布成立规模为1亿欧元早期风险基金,该支基金是与其长期投资人法国国家投资银行(Bpifrance)及凯辉被投企业加密安全平台Ledger共同设立,将投资全球种子期到A轮的公司,挖掘全球Web 3.0投资孵化机会。这是凯辉基金近两周公布成立的第三支基金。另两支基金包括:30亿规模人民币二期成长基金和5亿欧元全球医疗基金。

6月12日,盈科资本与在湖北天门市政府举行了基金签约仪式,双方拟共同实施“金梧桐产业落地专项基金计划”,设立规模50亿元的产业落地基金。

6月20日,江苏今世缘出资4500万元投了毅达资本。同一天,红杉资本旗下Sequoia India and Southeast Asia宣布推出两支新基金,分别是红杉资本印度早期风险和成长基金(规模约20亿美元)与红杉资本东南亚专属基金(规模约8.5亿美元)。

今年上半年,受到宏观环境影响,一级市场的参与主体在募投两端可以说都出现了不同程度困难。庆幸的是,地方财政不断积极释放投资潜力,多省市地区或出台相关科技创新支持政策,或筹备政府引导基金撬动社会资本投资实业。除此之外,越来越多上市公司开始主动与头部机构结合,在动荡的经济环境,给募资寒冬中带来一片新的曙光。

截至5月,今年内超过170家上市公司参与设立产业基金,投资领域多与公司自身产业链相关,如江丰电子、圣邦股份、韦尔股份、宁德时代、恒润医药、彩虹集团、瑞松科技和星网锐捷等多家企业均公告参与产业基金设立,大部分公是围绕自身产业链布局,例如投资新能源、半导体、新材料、医疗健康、宠物消费等。

二季度以来,尽管市场动荡仍然带有诸多不确定性,但投资人仍对中国资本市场的未来表现出了强大信心,这一点从不断传出的募资消息便可窥见一二。也有投资人告诉融中财经,“随着国资LP愈发强势,产业LP快速崛起,更深远的影响将在未来逐步显现出来。”

华大“不得不”投

说回华大基因此次出资做LP。

华大基金成立于1999年,2017年7月在深交所挂牌上市,主营业务是通过基因检测、质谱检测、生物信息分析等技术手段,为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医疗机构、社会卫生组织等提供研究和精准医学检测服务。目前已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境内2000多家科研机构和2300多家医疗机构,其中三甲医院300多家;欧洲、美洲、亚太等海外医疗和科研机构超过3,000家。而上市以来,华大基因通过投资不断在构建和扩大“华大生态”。

比如,2017年5月,华大基因战略投资英国知名生物信息分析服务提供商康剑尼科;2017年12月,华大基因战略投资“业界领先的精准医疗数据平台公司-聚道科技”;同年同在12月,华大基因战略投资何氏眼科。此外,华大基因累计向肿瘤基因检测领域的明星初创公司“吉因加科技”投资1.28亿。

2022年2月,华大基因又以7605.75万元买下基因数据公司早知道科技15.4521%的股权。华大基因称,公司看好深圳“早知道科技”所在的消费级基因检测行业和群体基因组学研究服务行业发展前景,为了优化其资产负债结构和融资能力,促进良性运营和可持续发展,通过债转股方式对目标公司增资并受让其部分股权,交易金额合计为5300万。

华大在基因行业一直有着“黄埔军校”的美誉。18年来,近百名怀揣梦想的前华大人,从华大成功毕业后,加入基因行业创业大军。在构建生态圈的过程中,华大基因一方面通过投资前华大人创立的优质企业,另一方面,通过更趋于开放投资之势。

2016年,华大基因旗下医疗股权投资基金华大共赢成立,重点聚焦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和基因科技三个领域,截至目前累计投资博日科技、英诺特生物、吐露港生物、艾欣达伟等医疗相关20余个项目。

产业战略投资者并非像单纯的基金财务投资人只是追求简单的财务回报,而是更多带着基于战略业务协同的考量。华大共赢拥有华大基因的产业优势和产业科研能力,还拥有更深刻的产业规律理解能力和产业思维。

除了自己投资之外,华大基金在LP路上也动作不断。除了这次出手的CPE源峰之外,早在2019年,华大基因曾出资6000万认购松禾资本旗下医疗基金——广州市松禾医健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对于华大基因来说,2017年初登A股,上市应该是其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凭借此前创业历程和经营规模,赢得了“基因测序界腾讯”的称号,也是第一个高光时刻。但上市之后的华大基因和绝大多数公司初登A股的公司一样,不可避免的遇到了各种问题的考验。

根据华大基因财报数据,2021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7.66亿元,同比下滑19.4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62亿元,同比下降30.08%。对于业绩下滑,华大基因表示,新冠业务市场竞争加剧,全球新冠核酸试剂和检测单价下降,以及部分国家和地区防疫策略的变化,公司主动战略性调整新冠相关产品结构与供应链策略,基于新冠相关的利润较2020年较高基数相比有所下降。

2022年一季度,华大基因业绩继续下滑,一季度营业收入14.30亿元,同比下降8.5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0亿元,同比下滑37.06%。就业务来看,华大基因新冠相关业务收入下降也最为明显。

最近,全国都在大范围开展核酸检测机构专项排查,不少不合格的机构逐步被“挖掘”出来。据媒体不完全统计,有250家核酸检测机构被责令整改,另有26家机构自行或被责令暂停核酸检测业务,其中就涉及上市公司华大基因、兰卫医学等,不合格原因包括未开展业务、检测人员数量不足、检测操作不规范等。

曾经,新冠疫情暴发之初,华大基因第一时间破译新冠病毒序列,仅用72小时就完成了检测试剂盒的初步研发。华大基因也率先完成了多款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的研发工作,并拿下多个国内国际资质。“火眼核酸检测实验室”更是华大基因应对突发新冠疫情的创新产品。

在2020年,为快速大幅提升新冠核酸检测能力,华大团队仅用5天快速建成日检测能力达万人份的火眼核酸检测实验室,成为雷神山、火神山、方舱等众多抗疫设施的前哨,最大程度发挥科技优势。随后,华大基因的火眼核酸检测实验室被迅速复制至深圳、广州、北京、佛山、石家庄等多个城市地区,每日检测能力最高可达210万人份核酸样本。

然而,2021年,华大基因精准医学检测综合解决方案业务营业收入(主要为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及“火眼”实验室一体化综合解决方案服务收入)33.82亿元,同比下降39.20%,其占公司营收比重也由此前的66.24%下降至49.99%。如果说新冠疫情是对华大基因整体实力的一次检验,那么后疫情时代则是华大基因另一场大考的开始。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