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爱好者创业的站长之家 – 南方站长网
您的位置:首页 >业界 >

新车就卖30-50万!新能源时代,中国车企高端化成色如何?

时间:2022-06-23 15:47:27 | 来源:新浪科技

文 | 新浪财经 花子健

在过去的一周时间里,蔚来和理想先后发布一款SUV车型,平均售价在40万元以上。理想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想在发布会上,更是声称“理想L9的体验不输给500万的库里南”,引发热议。

燃油车时代,很多人曾认为中国车企没有办法做好高端化,而到了新能源时代,以蔚来、理想汽车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已经在30万元以上市场有了一席之地,吉利等传统车企也借助极氪、路特斯等品牌向新能源化转型,冲击高端市场。

那么,在新能源汽车革命中,中国车企的高端化成色如何?6月22日晚,新浪财经邀请全国乘用车信息联席会(下称“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超级充电站创始人常岩以及太平洋汽车执行总编、皆电总编朱志延一起讨论中国车企在高端化上的成绩与不足。

车企的高端化不能依靠单一车型

超级充电站创始人常岩认为,高端化的浅层特征是售价,过去中国车企的产品更多是在10万元-15万元的市场,但现在,很多新品牌已经能够在40-50万元的市场站稳脚跟,且这些新汽车品牌的路径和传统豪华品牌并不相同——理想L9和蔚来ES7,在硬件和体验配置上堆料,实现了这个价格内的最满配置。

作为超级充电站的创始人,常岩和他的合伙人分别购入了一辆蔚来ET7和奔驰EQS。在谈到这两辆车时,他认为这是在新能源细分市场中国车企和海外车企的标杆豪华车型,但是他们的高端元素并不一样——前者长于智能驾驶和换电等服务,后者在精致设计、高级内饰以及抓住高净值用户核心需求等方面值得其他车企学习。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受益于电动化和智能化的突破,中国车企过去两年在高端化上进步明显。他认为,以奔驰、宝马和奥迪等外资豪华品牌在电动化、智能化上的滞后为中国车企的高端化提供了一个窗口期。还有另外一点是,中国年轻消费群体的国货意识逐步增强,也愿意为高附加值消费付出更多预算,这些都是中国车企在高端化方面的推动因素。

太平洋汽车执行总编、皆电总编朱志延认为,一款车型的高端化不意味着一个品牌的高端化,以最早长城汽车哈弗H9等车型为例子,当时也承载了品牌向高端化转型的决心,但最后不管是单一车型还是品牌,在高端化上的努力并没有成功。

朱志延认为,高端化不能只是某一款车型的硬件配置堆砌,而是需要在产品、技术、服务和品牌等综合能力的全面高端化,相比较传统车企的转型,从0出发的造车新势力会更加具有冲击高端化的原动力,包袱也相对比较小。

高端化的背后是需求的升级

超级充电站创始人常岩还是中国大陆首批进口版Model 3车主,当时车辆的落地价格与近期他购买ET7的价格基本相当。从这两辆车的对比中,他谈到了车企的高端化其实背后也是用户需求的升级——用户也希望用最具性价比的方式,体验最优的功能和服务。

最开始购买新能源车的用户都是刚需族,很多人都更看重续航、充电效率等,当时的高端特征主要体现在续航和补能效率、便利性上。而随着消费者在新能源汽车品类中愈加成熟,高端化的需求也体现出来,集中在舒适性和空间性、驾驶安全性以及品牌与消费者身份的关联上。

太平洋汽车执行总编、皆电总编朱志延则认为,随着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认知的加深,他们对智能化的需求在增加,那么,智能化能力也成为了中国车企高端化的标志之一;第二个方面则是中国车企提供的服务也成为了高端化的标志之一,比如一键加电、高效换电,以及品牌与用户的强关联,让用户更加有归属感。

中国车企的高端化必须征战海外

超级充电站创始人常岩认为,一家成功的车企必须是全球化的车企,没有一家车企只依靠本土市场就能够成功。在过去两年时间,越来越多的中国车企冲击海外市场,但更关键的应该是未来两到三年的时间。

常岩认为,中国车企征战海外市场背后深层次的利好,应该在于这些经验能够帮助中国车企在组织、车辆设计等方面进一步提升。但他也认为,中国车企在海外的风险同样存在,即海外市场缺乏中国车企在智能化上发展的土壤,以及海外市场可能会造成中国车企在商业上的失血。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则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他认为中国车企在海外市场,不应该过度强调智能化,那样子只会增加中国车企在目的地市场的政策风险和安全风险,而是应该借助中国在新能源产业链的优势,打好新能源这张牌。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