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爱好者创业的站长之家 – 南方站长网
您的位置:首页 >运营 >

喜茶“改名”了?

时间:2021-09-08 12:46:53 | 来源:界面新闻

原标题:喜茶“改名”了?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近日,喜茶上海一门店被曝光,店员误将不能喝的样品给顾客陈女士,导致陈女士喝下后入院催吐洗胃。话题被曝出后,瞬间登顶热搜第一,有网友更是直接吐槽道,这哪是喜茶,明明就是“洗茶”。

刚刚,官方道歉了,称愿以最大诚意补偿。

01 店员错把陈列道具当饮料,递给了顾客

8月29日,上海市民陈女士通过喜茶微信小程序下单了两杯饮料。其中,一瓶为瓶装的双榨杨桃柚柑。但由于店员操作失误,错将放在展示柜上的陈列道具递给了陈女士。

由于要赶着看电影,陈女士并没有仔细查看饮料。

直到在观影中,陈女士打开双榨杨桃柚柑,喝了两口,发现有厚重的“油脂感”,此时细看,才发现瓶身上的“样品”字样。

陈女士立即联系了喜茶门店。

网上流传的一段现场视频显示,店内负责人承认是店员误操作导致陈女士饮用了展示样品,但无法告知里面到底是什么成分。为安全起见,陪同陈女士前往医院检查。

02 样品里究竟是何液体?

据新民周刊,陈女士表示,“双榨杨桃油柑”样品里装的液体到底是什么,喜茶前后就给出了多个说法。

在急诊部,喜茶方面先是表示拿到了供应商发来的报告,样品的液体成分是“正己烷”。由于“正己烷”具有毒性,急诊医生建议,出于安全起见最好洗胃。整个洗胃过程一共插管三次,洗胃结束后后,陈女士全身发抖,并伴有胃部、喉咙的剧烈疼痛。在医生的要求下,需留院观察一晚。

结果当晚,喜茶员工又表示,他们再次和供货商口头沟通下来,样品的成分不是“正己烷”,而是其他两种化合物,但无法提供书面材料。“我朋友坚持要拿到化学式成分交给医生协助判断毒性,最终他们才将两个化学式通过微信发给我朋友,是‘聚二甲基硅氧烷’和‘环聚二甲基硅氧烷’。”陈女士回忆,但当时的她已经完成了洗胃在抢救室输液。

事发后的一周之内,喜茶方面对样品成分的认定多次变化,最后声称为无毒的“液态硅胶”,更让人生疑。陈女士希望通过权威第三方检测样品成分,以确认自身的健康。多天过去,双方仍没有达成最终的解决方案。

03 喜茶道歉:全国下架同款陈列道具

9月3日,该事件经媒体曝光后引发广泛关注,喜茶才公开致歉,并表示承担一切责任、以最大的诚意补偿,同时将陈列道具送至第三方检测。

致歉声明全文如下:

对于此次事件,有网友在回应下方评论表示:“不要把喜茶变成洗茶了!别的品牌也要吸取教训,有危险的东西不要当陈列品!”也有网友表示,对此前反复改成分的说法表示不理解,希望喜茶尽早同步检测结果,同时加强对员工产品知识方面的培训。

04 狂奔中的喜茶

2012年,在广东省江门市一条名叫江边里的小巷子,第一家喜茶HEYTEA(原名皇茶royaltea)门店诞生了。

谁也不曾料到,这样一家街边小店会在几年内迅速走红。

公开数据显示,从2012年5月第一家喜茶开业,到截至2020年12月31日,短短八年时间喜茶已经在全球 61 个城市开出695家门店,成为了中国规模最大的高端现制茶饮品牌。

喜茶的高速崛起离不开资本的支持。

2021年7月13日,21世纪经济报道独家获悉,喜茶刚刚交割完毕新一轮5亿美元的融资。

此前,媒体于6月24日曾报道喜茶即将完成这一轮融资,资方阵容盛大,包括IDG资本、何伯权、美团龙珠、红杉中国、黑蚁资本、腾讯、高瓴、Coatue等。

报道还指出,喜茶此轮融资投资方全部为老股东。喜茶的估值在这一轮融资达到前所未有的600亿元,刷新了中国新茶饮的融资估值记录。而且,外界盛传,明年公司将以1500亿元估值寻求港股上市。

21世纪经济报道从市场消息人士处获悉,此轮融资有新股东进入。最终被确定的新一轮投资方为:黑蚁、腾讯、红杉、高瓴、淡马锡、L Catterton和日初资本。

05 新式茶饮的生意并不好做

资本的青睐,一度让很多人认为奶茶生意“很好赚”,但其实并非真的如此。

奈雪的茶就是很好的例子:一家门店的平均日销售额为2万元,但净亏损却达到3600元。在2020年末,奈雪有491家这样的门店,仿佛是一家家“现金碎纸机”。

青桐资本投资总监李毓认为,造成这一现象主要有3点原因:

第一,茶饮类的“第三空间”概念还在市场教育阶段,导致奈雪的茶工作日空置率高于同位置的星巴克,大面积店铺又提升了租金成本。

第二, 现场烘焙创收能力不足,但提高了门店人力成本,进一步拉低了门店坪效和投资回报率。

第三,扩张速度快,老店营收被摊薄。在经营杠杆的作用之下,单店营收下降将影响盈利能力。虽然奈雪的茶推出了PRO店型,通过取消现场烘焙、减少单店初始投资,提升单店运营效率,但PRO店又面临喜茶GO店的竞争,模型能否跑通还需要时间验证。

除此之外,奈雪的茶招股书还反映出了整个行业的困境。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中国约有34.8万间现制茶饮店,其现制茶饮的平均售价为13元,其中约有3400间高端现制茶饮店,其现制茶饮的平均售价不低于20元。同时,约10千间现制茶饮连锁店(界定为全国拥有1间以上门店的品牌)在全国经营约21万间门店,其中约有100个高端现制茶饮连锁店,在全国经营约2500间茶饮店。

摆在这30多万间门店面前的一个日趋严重的问题便是产品同质化。只要有一款产品开始在消费者中流行,其他品牌都会争相推出类似的产品。因此,定期推出创新及优质的产品、提高消费者忠诚度的能力对于新式茶饮品牌来说尤为重要。

奈雪的茶在招股书中就提到,其平均每周推出大约一种新饮品,自2018年以来该公司推出了60种季节性产品。

激烈竞争之余,新式茶饮的食品安全问题和健康问题也让外界较为担忧。

早在2018年和2019年,喜茶均出现喝出“异物”等问题。

2018年,消费者通过外卖跑腿在喜茶购买产品,喝到了疑似“指套”的异物。最终,喜茶和外卖平台均否认责任出自己方,而不了了之。

2019年,是喜茶食安问题发生最频繁的一年。先后被曝光西安门店卫生条件差、厦门门店被查出容器清洁不达标、苏州门店顾客喝出绿头苍蝇等。

今年8月2日,《记者卧底“奈雪的茶”:蟑螂乱爬、水果腐烂、标签随意换》一文报道了“奈雪的茶”北京西单大悦城店、长安商场等门店存在食品加工卫生环境脏乱、食品原材料变质、篡改标签等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报道一经发布,旋即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

而在健康方面,如今年轻人的健康意识逐渐加强,特别是在奶茶的消费上,基本都是拒绝“油腻”、拒绝“高热量”、拒绝“高糖”。但喜茶、奈雪等品牌的奶茶中,却隐藏着惊人的热量炸弹。

据上海市消保委发布的《现制茶饮料(奶茶)比较试验结果汇总表》,通过对喜茶等受热捧的茶饮品牌测评结果显示:以一杯600ml的奶茶为标准,奶盖中热量高达564大卡,脂肪含量高达41g。

正常来说,一个成人每日推荐摄入的脂肪量要小于60g。那也就是说,和一杯喜茶的奶盖茶,摄入的脂肪量就已经超过成人每日推荐摄入脂肪量的2/3了。

不仅是脂肪,奶茶中还有大含量的糖分有图有真相——

可以看到,喜茶奶茶波波冰、奈雪的茶冻顶宝藏、大卡司珍珠奶茶等网红奶茶含量量均居高不下。

吃糖害处多多,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肥胖症、内分泌失调……世界卫生组织(WHO)曾调查了23个国家人口的死亡原因,得出结论:嗜糖之害,甚于吸烟,长期食用含糖量高的食物会使人的寿命大幅度减少,患病率远高于普通人群。

06 发展前景仍被看好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问题重重,新式茶饮前景依旧被看好。

据灼识咨询报告,按零售消费价值计,中国现制茶饮于2020年的市场总规模约为1136亿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340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4.5%。

将时间维度拉长,就会发现中国奶茶市场虽起步晚,但迭代快、发展强劲。

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大陆才出现了第一杯仿制台湾珍珠奶茶的相似饮品。此后,现制奶茶概念逐渐被推广和实践,中国陆续有了奶茶连锁门店(如快乐柠檬、CoCo等)。2016年前后,以喜茶、奈雪的茶为代表的茶饮企业开启并引领了“新茶饮时代”。

三十年,中国的茶饮企业从模仿台湾奶茶的“奶茶粉兑水”发展至有连锁门店的传统茶饮品牌时代,再到主推天然原料、优质茶叶的新式茶饮,经营的理念和主打的奶茶品类都发生了巨大革新。截至2020年9月,中国共有超过34万家现制茶饮门店,每天产生的流水账以亿计。

而从消费者角度来看,据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的调研数据,49%的新式茶饮消费者月均可支配收入超8000元,这意味着新式茶饮的消费群体大多收入稳定有保障。

中信建投在研报中则提到,品牌升级、强IP推广、供应链整合、数字化升级、网红营销等创新手段,使得新式茶饮避免了传统茶饮的红海搏杀。

“新式茶饮继承和发展了中国的茶饮文化,符合中国消费者口味偏好,更紧紧抓住了Z世代消费者需求。新式茶饮90后消费者占比达55%,远高于传统的原叶茶和袋泡茶。”中信建投称。

如今,“网红奶茶”之所以会被大量关注,更多是因为其自带流量的网红属性,这既是其赖以起家的资本,也成为其确保安全责任的压力。

但屡次上演的喜茶变“洗茶”,还是不断地让消费者的健康利益受到侵犯。事后,这些网红品牌依旧我行我素,“出事道歉,下次继续”。或许网红品牌的食品安全问题,是时候该被重视起来了。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