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爱好者创业的站长之家 – 南方站长网
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 >

市值蒸发2000亿港元,王兴却下注做了这件事

时间:2022-02-22 15:46:39 | 来源:中国企业家
头图摄影|史小兵头图摄影|史小兵

文/王玄璇

编辑/马吉英

几年前,极客公园创始人张鹏曾送给王兴一台无人机。王兴第一次飞,就把这台无人机飞海里去了,因为他没看说明书,不知道无人机飞之前还要校准。

可以想象,这位理工男气质的CEO有些不服气:科技应该让用户可以无忧无虑地去用,而不是要先看一堆说明书。

如今,美团无人机在深圳已经飞了两年,过去一年启动真实订单配送,为用户配送了超2万单,不需要人为校准。

近几年,美团的自动配送车、无人机相继落地运营。同时,美团及旗下美团龙珠在自动驾驶、机器人、半导体等领域频频出手。在财报会议上,美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王兴称“Robotics”(机器人)对美团来说很重要,机器人意味着智能硬件。随着技术和机器人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美团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和为客户创造更好的体验方面有更大空间;在公司内部,美团将战略从“Food + Platform”升级为“零售+科技”。

科技是美团的突破口。一方面,美团一直在提高平台调度系统的效率,并加入更多骑手工作体验相关的因素。另一方面,美团仍在不断受到平台佣金、骑手劳动权益等话题的相关拷问,公司股价也与此息息相关。2月18日消息,发改委等14部门印发《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以下简称《政策》),建议外卖平台下调餐饮业商户服务费标准。当天美团股价跳水,收盘跌幅达到14.86%,市值蒸发约2000亿港元。

要跳出这一“困境”,王兴的解决方案之一就是让更多机器人辅助骑手进行配送。同时,作为清华理工生,硬科技也是王兴的兴趣所在。

美团联合创始人王慧文曾在2018年美团无人配送开放平台亮相的发布会上谈到,他和王兴大学学的是电子工程,最初创业时本来想做硬件,因为“学习太差,搞不定”。王兴觉得互联网比较简单,就转型做了互联网。之后很多年想拉同学加入时,最大的障碍就是公司没有科技含量。“这在我的内心里一直是个结。”当时王慧文感慨。

2020年底,42岁的王慧文从美团正式退休,而科技也逐渐成为王兴应对公司成长和行业不确定性的最可靠武器。

通过下注科技来化解发展难题,美团并不是例外。京东、阿里、顺丰均在硬科技领域进行探索,海外公司也不乏参与者。

亚马逊早在2016年就在英国剑桥设立了无人机项目Prime Air的研发基地,不过该项目去年被曝出长期中断,给行业未来蒙上一层阴影。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Wing无人机进展也在加速,在2022年的一个半月内,Wing完成了25000次配送任务,同比增加10倍。

关于无人车送货,硅谷的自动驾驶公司Nuro已经和沃尔玛、达美乐披萨、联邦快递等展开合作,2021年11月,Nuro宣布完成6亿美元D轮融资,据报道,该轮融资完成后,Nuro的估值从50亿美元拉升至86亿美元。

而对王兴和美团来说,下注科技能带来更坚实的基础和更可持续的未来吗?

来源:视觉中国来源:视觉中国

无人机:“咬牙跺脚”制定三年目标

2018年当王慧文在台上分享时,台下的毛一年被击中了:“我可以干这件事。”

毛一年和王慧文、王兴是清华的同班同学,2015年从美国高通离职,回国在无人机领域创业,王兴是创业公司的股东和董事,还帮忙引荐了徐小平等其他投资人。

回国后,每年春节前后,毛一年都要和王慧文约一次饭。有一次王慧文问他,无人机能不能万无一失地落在阳台上?毛一年说,这有点异想天开,别说万无一失,就精准地落一次阳台很多公司也没法保证,更别说万无一失了。王慧文又问,在城市楼群密集区,无人机能不能穿行?毛一年回答,这不是一个瓶颈,但要产业化还比较难。

那时毛一年还不知道美团已经在研发无人机。

2016年10月,美团成立W项目组,进行机器人业务的探索。2017年,自动车和无人机业务成为独立部门。

这些业务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处于保密状态,毛一年也是面试一个清华学弟时才知道这件事,当时对方刚面完美团无人机项目。这时毛一年的创业团队一边在进行技术迭代,一边进行场景探索,他开始和美团无人机团队接触,看美团能否成为自己的客户。

出于好奇,毛一年参加了2018年美团无人配送开放平台发布会。虽然发布会的主角是给王慧文送咖啡的自动配送小车,无人机还只是雏形,但他开始认真思考无人机送货的可行性。2015年创业之初毛一年也想过这个方向,只是在当时的条件下,无人机即时配送很难达成。随着无人机性能、载货能力的提升,电池、芯片等配套设备的发展,毛一年想,“大概这个事应该是可以做了。”

他主动找王慧文谈收购。大约一天后,王慧文给毛一年打了个电话:“来吧”。

毛一年入职第一天,看了美团无人机的demo视频,无人机把餐箱放在一个类似自动起降机场的设备上,设备连接传输通道,直接将餐箱传至用户家中。尽管是在郊外的测试场地拍摄的一个demo,毛一年看后仍然备受鼓舞,“觉得这个方向还是找对了”。

2019年的第一周,团队开会制定第一个三年规划。会议从早上9点一直开到第二天凌晨,最后在毛一年的坚持下,团队“咬牙跺脚”地制定了一个目标:到2021年年底常态化实现运行50台无人机,日配送500单。

在加速落地的过程中,王兴也提出了不少想法,比如机场。团队针对停机空间讨论过很多,是停在地面、楼顶还是连通至用户家的管道上,最终王兴提出先以起降机场的形态去落地。

来源:视觉中国来源:视觉中国

2021年初,美团无人机送出真实用户场景中的首单,系统集成是最大挑战。飞机能飞只解决了三分之一的问题,还需要让无人机与机场、餐箱流通设备之间的交互实现稳定。在过去几年的测试中,团队把系统失误率提升至约千分之一,才应用于真实场景。

让团队没有预期到的是社区居民对噪音的反应,这也是真正进入真实场景运营才会意识到的问题。无人机计划进入的第一个社区就主要因为用户对噪音的反对没能成行。因为无人机的研发周期较长,硬件功能迭代往往以年为单位,虽然针对噪音问题的技术方案一直在测试,但直到2021年年中,方案才运用到真实场景中,解决了这一问题。

一旦进入真实场景,还有更多长尾问题。比如,在深圳夏天的某个时刻,飞机总是停在机场的上空,不降落。后来发现是因为光照、空气等因素导致机场的二维码反光,无人机无法识别。团队花了几天时间,解决了这一问题。

最近,团队遇到的一个问题是太阳风暴。2021年底,地磁暴扰乱了地球的大气层,会影响GPS定位系统,美团无人机的卫星导航系统因此受到影响,无人机不具备起飞条件。团队很快找到一个基于云端的解决方案。

随着时间推移,类似问题在逐渐减少。而美团无人机当下最主要的任务,是不断落地有挑战的场景。比如,美团无人机计划今年在深圳SIC超级总部中心落地,机场设在商场的楼顶,周围三面的楼都高于180米。毛一年称,这在行业中也是突破,为此团队准备了一个新的技术方案。而挑战高密楼群的意义在于,越是这些地方,外卖配送可能越难,比如存在电梯拥挤等情况,无人机的价值就更大。

与迭代技术相比,扩大规模并非美团无人机的第一要务。因为当前无人机送餐仍处于探索阶段。

“兴哥一直认为空中效率更高,这是毋庸置疑的。他更关注如何落地,如何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而且用户愿意接受,而不是在早期能有多少单量。我们还在讨论加速曲线何时到来,我认为大概还要5~10年。”毛一年说。

自动配送车:不断调整的六年

美团自动配送车的探索和落地运营比无人机更早,从业务探索到现在的近六年时间里,经历了一个不断调整的过程。

2016年,现任美团自动车配送部总经理的夏华夏还是外卖业务的架构师,他们发现外卖链条上还有很多可以提高效率、提升体验的地方。2016年夏天,美团外卖日均单量已经有约800万单,骑手压力不小,尤其在恶劣天气下。希望能有机器人配送,实现对运力的补充,这是美团探索自动配送车的初衷,也是夏华夏决定负责该业务的原因。

在运营落地过程中,自动配送车进行了一系列调整。

先是落地场景的调整。最早在研发无人配送时,美团模仿人类骑手,考虑从B端到C端全链路配送,所用车型较小。试点过程中,团队发现室内、室外等不同场景差异较大,美团很难同时覆盖多个场景。此外,小车型每次能装的份数不多,效率不高。

团队决定优先将精力聚焦在最难解决的公开道路行驶部分,并采用体型更大的中型车,主要用于有固定菜站的美团买菜场景中,先在一个场景中进行迭代。

同时,在自主研发的比例、供应商体系搭建方面,团队的思路也在调整。“早期美团自动配送团队很小,没有太多议价能力和对供应商进行判断的能力。”夏华夏说。

2020年之后,为了实现更好的控制,美团开始了更多的自研。在那之前美团大部分自动配送车硬件主体都采购自合作伙伴新石器,自动驾驶技术采取自研,后来逐渐走向硬件与软件全自研,硬件量产部分转向与毫末智行合作。

夏华夏表示,一个原因是新石器在无人零售场景落地较多,车速相对较慢,而美团对车速有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是美团希望从车辆的传感器、底盘,到上游的通信系统等全方面自研,由供应商帮忙生产,夏华夏找了很多车企去谈合作,有的车企不想生产无人物流车,有的车企产能不足,在最后剩下的几个潜在合作方中,美团经过技术评估选择了毫末智行。“既有一线车企(毫末智行由长城汽车孵化)的认知和生产能力,又有自动驾驶行业积累,吻合度最高。”夏华夏说道。

电池也是重要零部件之一。与一般乘用车不同,美团自动配送车对电池的需求包括续航能否支持一天的工作、是否方便换电、是否能动态监控电池状态等。为此美团没有和主流的电池厂合作,而是选择了一家小公司,同时,又在与外部合作,研发设计更符合美团需求的电池。

更细微的调整和迭代也在进行。一个例子是第一版自动配送车更多地考虑了外形,比如采用了有很大弧度的前挡风玻璃,外壳选用黑、黄两种颜色,这对生产工艺是很大的挑战,在后续的版本中不断进行调整。

在落地运营的过程中,美团也发现自动配送车不仅仅是研发的问题,还需要在职能方面做很多配套,组建一些非技术团队。比如,2021年底,开始成立一个安全管理团队,负责消防安全、社区沟通、车辆相关的资产安全、数据安全等。在2021年,自动配送车团队总体人数翻倍,夏华夏透露,目前有大几百人。

目前,包括美团自动配送车在内的整个无人配送行业仍然面临很多挑战,自动驾驶技术上,对道路复杂环境的处理还需提升;硬件上,如何选择最具性价比、性能足够的硬件配置;功耗上,如何在高算力的基础上降低功耗;法律法规上,对自动驾驶车辆、驾驶员和安全员怎么要求;如何真正落地到实际场景中等。

截至2021年12月,美团自动配送车已完成近19万真实订单配送,自动驾驶里程超70万公里,在北京顺义区目前达到日均配送1000多单。

而对于更大规模的落地运营,夏华夏认为还需要3~5年时间。

摄影:史小兵摄影:史小兵

投资:布局产业上下游

与自身业务强相关的无人配送,美团选择自研;布局产业链上下游,则靠投资。

从2020年起,智能硬件成为美团布局的关键词之一。王兴在2021年3月的财报电话会议上指出,“2020年下半年,我们投资了一些初创公司,所有公司的名字都有个共同点,都含有‘Robotics’,这对我们来说很重要,机器人意味着智能硬件。我更看好服务行业的机器人技术。”

在美团及美团龙珠的投资名单中,与自动驾驶相关的公司就有毫末智行、禾赛科技、嬴彻科技、轻舟智航等。这些公司又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供应商,在产业链上下游占据核心位置,同时又能与美团无人配送业务展开合作,包括毫末智行和禾赛科技。

夏华夏表示,自动配送车业务在选择供应商时,会对多家供应商进行评估,选择最适合的公司进行合作。如果战投部门觉得这家公司值得投资,也会做跟进。

另一类是自动驾驶公司技术和运营公司,比如室内配送机器人普渡科技、聚焦于干线物流场景的嬴彻科技、以无人驾驶小巴为主要发展方向的轻舟智航等。美团的重点是在室外场景的L4级别自动驾驶技术能力上进行自研探索,对于室内、半封闭园区场景的相关项目则通过投资、合作等方式覆盖。

除了自动驾驶领域,美团布局的与硬科技相关的还有芯片研发商星云智联、智能清洁机器人高仙机器人等。

王兴对硬科技的决心和耐心,在美团的资金投入和内部管理上都有所体现。

2021年4月,美团发布公告称,拟寻求以配售和可换股债券方式融资100亿美元,这成为美团自2018年IPO以来首次大规模融资,而在这轮融资中,原本就是美团最大股东的腾讯又拿出了4亿美元。7月13日,美团在港交所发布公告表示,腾讯认购事项已于2021年7月13日完成。

据美团官方表示,这轮融资的用途正是自动配送车、无人机等技术的研发。

毛一年表示,无人机业务很少有自上而下的OKR、KPI。团队梳理出目标,再呈现给高管,高管有时反而会问,目标为什么要这么激进?要不要放缓一些?夏华夏也提到,自动配送车业务每年的预算几乎没有被董事会砍过。

2021年三季度,美团季度研发投入同比增加约60%至47亿元。过去三年,美团研发投入逐年增加,分别是70.7亿元(2018年)、84.45亿元(2019年)、108.9亿元(2020年)。

王兴为何如此执着于硬科技?

早在2015年,王兴就分享过美团所做的事,是“移动比特辅助移动原子”。世界分成原子和信息两个部分,原子是物质单位,比特是信息单位,通过比特世界的机制(信息传递和运输)来影响原子世界(履约和服务)。机器人是原子世界与比特世界的重要连接点,为了更好直接影响到真实世界,实现履约和服务,对“Robotics”(机器人)的投入和关注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为什么美团近年持续在自动配送车、无人机、智慧仓储等方向上发力。

2017年,王兴指出互联网下半场的三大方向“上天、入地、全球化”,上天和入地分别指代发展高科技和深入到产业里去。王兴表示,看起来美团和高科技没什么关系,但实际上也是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在完善智能调度、智慧餐饮、智慧零售等服务履约能力,另一方面,服务现实世界的自动配送车和机器人都不会太遥远。

“在未来,自动配送车可以和骑手配合,这是未来美团要解决的新问题。”夏华夏指出。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