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爱好者创业的站长之家 – 南方站长网
您的位置:首页 >业界 >

西媒文章:我们在宇宙中孤独存在?

时间:2022-07-13 16:46:25 | 来源:参考消息

参考消息网7月13日报道 西班牙《趣味》月刊网站近日刊登题为《“我们在宇宙中孤独存在”说法的七个理由》的文章,内容编译如下:

“稀有地球”假说由地质学家彼得·沃德和天文学家唐纳德·布朗利于2000年提出,对天体生物学界更为乐观的一派造成重大打击。该假说认为,生命在宇宙中普遍存在,但只能以最简单的形式存在,毕竟这种形式已经证明其在极端环境中存活的能力。但是,我们对动物生命不能下一样的结论,因为这种形式的生命对环境条件比微生物更敏感。而且,让复杂生命也就是动物得以出现的这个进程,并不如我们所相信的那么普遍。以下是该假说提出的理由。

哈勃望远镜拍摄的一个螺旋星系(NASA网站)哈勃望远镜拍摄的一个螺旋星系(NASA网站)

1.位置、位置,还是位置

例如,位置靠近银河系中心的星球承受着致命的高水平辐射;恒星密集的区域受超新星威胁,同样也是生命禁区,超新星爆发能够严重影响30光年以内的行星上的生命。这就在银河系中心周围形成了一个半径为1万光年的不毛之地。过于靠外的区域同样不适合,因为那里缺乏铁、碳、氮、镍、镁等生命必需元素。椭圆星系也是同样情况:生命只能在漩涡星系中出现。

2.不是随便一颗恒星都行

演化需要时间,因此恒星必须活得足够长。这意味着恒星质量不能太大,否则就会快速燃尽自己的核燃料,早早熄灭。更何况,质量过大还会产生大量致命的紫外线辐射,从根源上杜绝行星出现生命。恒星质量也不能太小,否则释放的能量太少。如果我们注意到银河系中有95%的恒星质量小于我们的太阳,那么说太阳是颗典型恒星就有些不切实际了。所有重元素含量偏低的类日恒星也是如此:目前的观测并没有发现重元素含量低于太阳40%的恒星拥有行星系统。

3.行星应当处于正确的位置上

生命需要水,因此行星应当在一定距离也就是宜居带内围绕恒星运行,让表面温度允许液态水存在。然而,由于恒星在整个生命周期中亮度会发生变化,宜居带也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改变。这就造成一个新的限制条件:行星应当在其整个历史中一直处于宜居带内。经计算得出,我们太阳系的宜居带处于日地距离的0.95至1.15倍。哪颗行星恰好处于这个位置呢?只有我们的地球。它的位置不遵循任何规律,纯粹是因为运气好。

4.拥有一颗木星的重要性

类木行星的轨道位置是一个棘手问题:如果地球诞生时稍微靠近木星一点,或者木星的质量稍大一些,那么木星的引力或将阻止地球形成。我们可能会想,那地球附近没有气态巨行星是不是更好?这就大错特错了。我们的这颗气态巨行星为太阳系“驱逐”危险的小行星和彗星立下了汗马功劳:如果没有木星,直径10千米的天体“末日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次数将比现在高出1万倍。

5.体积和地质同样重要

行星不能太小,否则就像火星那样,无法产生足够的引力阻止大气逃逸到外太空。另一方面,板块构造在二氧化碳等气体形成的天然温室效应中起着重要作用,让地球的平均温度保持在18摄氏度而不是零下25摄氏度。然而,二氧化碳与雨水反应形成碳酸后会落入海底,从大气中消失。如果这些二氧化碳不返回到大气中,全球的温度就会下降。多亏了板块构造运动,二氧化碳经由火山返回大气层,在这样的平均温度下动物生命才得以发展。此外,行星的地质运动应当活跃,这样才能产生强度足够的磁场,使生命免受宇宙射线的影响。

6.大卫星的必要性

我们的这颗行星是独特的,因为它拥有一颗特别大的卫星。如果没有卫星,地球的地轴倾角就不能保持稳定,且会随着时间推移经历混乱的摆动:正是由于月球的存在,我们才能在数百万年的时间里享受着规律的季节更迭。没有月球,自转轴混乱摇摆造成的气候后果对任何复杂生命来说都是灾难性的。一颗行星拥有一颗大卫星是很罕见的现象吗?当然是。地球之所以拥有月球这颗大卫星,是因为童年期的地球受到一颗直径比火星更大的天体撞击,月球从这次碰撞的残骸中诞生。这种偶然性再次让我们得到命运的垂青。

7.行星是危险的地方

地球上的生命至少有5次濒临灭绝。最危险的一次出现在2.5亿年前,当时损失了90%的海洋生物。没人知道发生了什么,但生命威胁一直存在。此外,我们还要加上地球曾经出现的“雪球地球”现象。据说,当时地球四季都完全冻结,全球气温达到零下50摄氏度。还有一次出现在大约7亿年前,但在这之后迎来著名的寒武纪大爆发,这是一次空前的生物多样性爆发,产生了我们今天所知的所有生命形式。动物生命之所以存在,在多大程度上依赖于这一特殊事件呢?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