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爱好者创业的站长之家 – 南方站长网
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 >

江豚:江豚科考日记种群有所恢复,过冬面临挑战

时间:2022-10-27 22:47:52 | 来源:

今天,分享一篇江豚科考日记种群有所恢复,过冬面临挑战,希望以下江豚科考日记种群有所恢复,过冬面临挑战的内容对您有用。

戴年华

江西省科学院生物资源研究所研究员、省生态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作者参加了江西省-中科院科技合作项目“鄱阳湖水系濒危水生动物保护创新研究示范项目”,并参与了“2022年长江江豚科学考察”。以下为作者科考途中部分日记。

9月19日

17日,我抵达湖北荆州,见到了老朋友,结识了不少新朋友。今天我乘船从沙市到宜都,正式开始了长江江豚考察之旅。我是目视观察员,使用望远镜是我的强项,发现目标也是我的强项,我不仅观察是否有江豚出没,还会同时关注是否有水鸟栖息。第一天,晚上工作小结时,我们江豚目击率是零,伙伴们多少有点沮丧。

9月20日

今天的船程安排是从宜都到宜昌葛洲坝下后返回宜都。中午目视轮班,我正在吃泡面,突然队友史杰下来拿相机,说葛洲坝下有江豚群,我赶紧上驾驶舱取来相机,一阵猛拍。用上了在鄱阳湖和赣江练就的寻找江豚“功夫”,不停地寻找目标、预测下一个出水点,母子豚、豚跳……

在不当班队友的呼叫声中,我也顾不上相机的设置,就草草来了几“梭子”。考察船按预定考察路线返航,江豚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在祝福微笑天使的同时,我们依依不舍地与葛洲坝说再见了。

回到休息室,在观察台的队员换班下来用午晚餐,说上面看江豚非常清楚。我也想上去,但考察是有纪律规定的,拍照记录江豚也不能影响工作,更不能影响目视观察员的考察工作。张新桥博士是我们考察队唯一参加了四次长江江豚科考的“老手”,视力特别好。他是自由观察员,想看哪儿就看哪儿,这是为了不影响目视队员的观察与计数统计,保障数据的科学性和独立性。

当晚的考察小结会上,因为终于看到了长江江豚,队友们一个个眉飞色舞,分享考察结果与体会,对考察提出了建议。

图源:视觉中国图源:视觉中国

9月23日

今天考察船到城陵矶时,正是我当班任右侧观察员。江豚出现,一头,二头,母子豚……因为我们是团队作战的,目视观察、声学监测、环境DNA、影像扫描、后勤保障、新闻发布,分工合作,各负其责,各项工作都是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9月29日

今天上午,在队友、湖南省水产研究所王崇瑞博士的带领下,与参加南京至长江口长江江豚考察队队长、南京师大陈炳耀教授及其率领的团队一道,在南洞庭湖的一个浅水湖汊终于找到了10多头江豚,还用无人机抵近拍摄以便更精确统计江豚数量等。

下午,与队友史京洲在一条考察船上时,才发现他眼力真好。只要他用心盯一个方向,我就感觉会有江豚出现,端起相机就一阵子拍。湘江下游有一段江面的江豚真不少,有的三五成群,有的母子同行,也有正在捕食的,好不热闹。

感受与收获

能参加这次长江江豚考察,我感到非常庆幸。

一是自己能如愿地去宜昌观豚和考察天鹅洲江豚保护区,同时意外地参观了中华鲟救护中心和麋鹿保护区,在与监利何王庙江豚保护区领导交流时,被当作“娘家人”来了,当上了微笑天使的“舅舅”。原来监利何王庙江豚保护区发家的8头江豚中有4头是来自鄱阳湖。

二是结识了一批新朋友,交流中加深了自己对江豚的认识,更有信心去参与江西省-中科院科技合作项目“鄱阳湖水系濒危水生动物保护创新研究示范项目”,为解决地方需求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

关于长江江豚现状

在10月25日的第四届淡水豚日活动上,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主任马毅介绍,据农业农村部组织的2022年长江江豚科学考察初步观测结果显示,长江江豚自然种群较之2017年的1012头有所恢复,宜昌葛洲坝下游、黄石戴家洲、江西湖口和江苏的部分江段,数量明显增长,武汉江段等一些过去的分布空白区也发现了长江江豚。此外,发现母子豚的数量也显著增加,预示未来种群可能有较大恢复。

江西鄱阳湖被誉为长江江豚“最后的堡垒”,我国将近一半的江豚曾经生活在这里。2022年,鄱阳湖遭遇极端干旱,湖中江豚的生存状况牵动公众心弦。如果鄱阳湖枯水愈发常态化,江豚过冬将面临挑战。

图源:视觉中国图源:视觉中国

来源:科技日报(记者 魏依晨 整理)文中图片除注明外均由作者提供

编辑:沈唯(实习)

审核:张爽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