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爱好者创业的站长之家 – 南方站长网
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 >

“未雨绸缪”建立联动机制

时间:2022-04-28 08:47:32 | 来源:中国科学报

■本报记者 张双虎 张楠

4月25日凌晨,河南省自然资源厅和河南省气象局联合发布多地暴雨和地质灾害预报,河南多地发布暴雨蓝色预警并启动防汛IV级应急响应。此后,南阳、安阳、平顶山等地又将预警调整为黄色或橙色。

极端天气是小概率事件

“没有确凿证据表明,河南近几年极端天气现象比以前多。”水资源问题研究专家、郑州大学教授左其亭对《中国科学报》说。

左其亭解释说,河南大部分地区降水有季节变化,目前已开始进入雨量较多的季节。另外,从长期水文变化来看,某一地区会有相对丰水年份和枯水年份。比如,有8年至10年的相对丰水和枯水的周期性变化。“年际变化不会偏差太大,但确实存在这种变化。”

对于今年会不会出现像去年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那么大的降水量,左其亭的判断是“可能性非常非常小”。

左其亭分析说,去年“7·20”特大暴雨本身就是极小概率事件。我们感觉河南极端降水、极端天气事件越来越多,“一是大家对极端事件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二是和现在各种媒体、自媒体的信息传播有关”。

预警得到各界重视

4月25日晚,河南北部一些地区“雨并没有预警的那样大”,一些地区甚至最后调低了预警级别。

左其亭认为,即使预警稍微超出实际也是好事,“做好充足应对永远是正确的”。

今年3月,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气象局印发通知,要求从4月1日起,当地气象部门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后,所在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果断采取停课措施,对应区域内所有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幼儿园、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全面停课,并严格落实相关要求。

4月11日至12日,受冷空气影响,河南多地出现大风、暴雨天气,河南省气象台在不到24小时内共发出115条气象灾害预警。

“这算是从‘7·20’特大暴雨事件中得到的一点教训。”左其亭认为,经历去年的暴雨后,河南省一方面预警预报更及时准确了,另一方面,预警后,从政府到居民都很重视,并有了一些应对经验。

预警应引发联动机制

中科院城市环境研究所研究员石龙宇认为,面对极端天气事件,人们一是要“应对”,二是能“适应”。

“应对指通过减排,降低温室效应,从而减少极端天气事件发生的概率。适应则强调建设韧性城市,通过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来提高径流控制能力,提高适应能力。”石龙宇对《中国科学报》说,“韧性城市有两个考量指标,一是形变量,二是恢复的时间。就像弹簧一样,形变量越大则韧性越强。恢复时间就是弹簧恢复到初始状态的时间,时间越短说明韧性越强。”

石龙宇认为,一个城市在暴雨或高温等极端天气情况下,保持不崩溃,能承受的损失越大,则韧性越强。从恢复时间上看,城市从受灾状态恢复到正常状态,用时越短,韧性就越强。

“从这两个指标来看,应对的方式有两种。”石龙宇说,“一是扩大容量,增强形变量,比如建设生态基础设施,提高径流调控能力。二是完善城市应急体系建设,从政策、应急设施方面,缩短恢复时间,增强城市韧性。”

应急管理专家、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应急管理学院)院长雷晓康教授告诉《中国科学报》,“不时发生的极端天气,提醒城市管理者将端口前移,做好事前预防和准备。”

雷晓康认为,气象部门对极端天气的预报相对来说越来越准确了。对这样的预报预警,我们应及时查找、排空危险源,比如检测地下管网,检查户外广告牌匾、门窗、阳台、高空线缆等,避免高空坠物问题。此外,出现极端天气时,相关行业管理部门应启动相应预案,从分管行业的角度提醒城市的各运营部门,全方位、全系统、网格化地治理极端天气可能给城市带来的问题。

“预报预警后,行业、部门、管理部门、职能部门要启动相应的联动机制。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理,做到风险有人管,治理有监督,构建平安城市。”雷晓康说,“与此同时,要不断提高居民风险意识,一步步构建预警后从职能部门到居民的联动机制。”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