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爱好者创业的站长之家 – 南方站长网
您的位置:首页 >访谈 >

千亿芯片巨头人事大变动!蒋尚义与梁孟松齐退董事会,中芯国际发生了什么?

时间:2021-11-12 18:46:48 | 来源:国际金融报

原标题:千亿芯片巨头人事大变动!蒋尚义与梁孟松齐退董事会,中芯国际发生了什么?

继两个月前董事长周子学辞任后,A股芯片龙头中芯国际再次发生高层人事调整,其中包括副董事长蒋尚义辞任以及联合首席执行官梁孟松退出董事会。

11月11日晚间,中芯国际公告称,因希望有更多时间陪伴家人,蒋尚义辞任公司副董事长、执行董事及董事会战略委员会成员,即日生效。与此同时,执行董事兼联合首席执行官梁孟松的职务也有所调整,不再担任公司执行董事职务,将专注于公司联合首席执行官的职责。

除了蒋尚义、梁孟松之外,中芯国际此次人事调整还涉及董事会和下属薪酬委员会、审计委员会成员的变更。其中,以“工作需要”为由,周杰辞任非执行董事、薪酬委员会成员及审计委员会成员职务,杨光磊则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及薪酬委员会成员职务,辞任理由则是为了专注于其他业务。11月12日上午,《国际金融报》记者注意到,中芯国际官网已更新了上述人事变动。

值得一提的是,11月11日晚间,在上述公告披露1个多小时后,上交所便向中芯国际下发了有关事项的监管工作函,不过,监管工作函具体内容未披露。

11月12日,中芯国际A股与H股双双低开,最终A股报收56.16元,跌3.92%,最新市值4439亿元;港股报收22.60港元,跌3.83%,最新市值1786亿港元。

蒋尚义与梁孟松齐退董事会

早于1974年获取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学博士后的梁尚义,现年75岁,在半导体工业界沉浸已超过40年,曾参与研发CMOS、NMOS、Bipolar、DMOS、SOS、SOI、GaAs激光、LED、电子束光刻、硅基太阳能电池等项目。这是其第二次从中芯国际离职。

2020年12月,中芯国际在临时董事会上宣布委任时年74岁的蒋尚义担任公司第二类执行董事、董事会副董事长及战略委员会成员,其年度固定现金酬金为67万美元,并有年度激励。而在此之前,早在2016年12月,梁尚义就曾担任过中芯国际第三类独立非执行董事,并于2019年6月辞职。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蒋尚义第二次加入中芯国际,彼时还引发了中芯国际的“内讧”。在中芯国际召开上述临时董事会的过程中,梁孟松向董事会递交书面辞呈,并对于梁尚义出任副董事长等职务无理由投弃权票。之后,一份梁孟松致董事会的信函在网上不胫而走。在信函中,梁孟松表示,自己是在12月9号早上接获董事长电话告知蒋尚义即将出任公司副董事长一职。“对此,我感到十分错愕与不解,因为我事前对此事毫无所悉,我深深的感到已经不再被尊重与不被信任。”

11月12日上午,一位长期关注中芯国际的半导体领域业内人士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蒋尚义此次辞任的真实原因或与其主推发展后段封装技术小芯片(Chiplet)未获支持与资源有关。同日上午,《国际金融报》记者就上述推测及公司对于成熟工艺与先进工艺投入比例等相关问题多次联系中芯国际证券部,不过截至发稿并未得到回应。

从公开资料来看,蒋尚义和梁孟松的渊源颇深,两人都有有台积电工作履历,蒋尚义曾担任台积电研发副总裁、共同首席运营官,牵头了90nm、65nm、40nm、28nm、20nm及16nm FinFET等关键节点的研发,而梁孟松曾担任台积电资深研发处长。

根据中芯国际招股书,梁孟松出生于1952年7月,现年69岁,中国台湾籍,在拥有博士学位之外,梁孟松还担任电机和电子工程师学会院士(IEEE Fellow),并拥有逾450项专利,曾发表技术论文350余篇。自2017年10月起,担任中芯国际联合首席执行官,并被列为中芯国际5名核心技术人员之一。此后,中芯国际持续向28nm、14nm先进工艺制程冲刺,2018年10月该公司宣布14nmFinFET工艺研发成功,2019年2月再度宣布12nm FinFET工艺也将问世。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芯国际此次人事调整中,除了蒋尚义和梁孟松,杨光磊亦有台积电工作履历,曾担任台积电研发处长。而随着3人辞任相关职务后,中芯国际董事会中再无台积电背景董事。除此之外,历经上述人事变动后,中芯国际董事会成员由15人变至11人,其中仅有三名执行董事,分别是代理董事长兼首席财务官高永岗、联合首席执行官赵海军和前董事长周子学。

记者留意到,在11月12日上午召开2021第三季度业绩交流会上,中芯国际代董事长高永岗对此回应称,正如公司公告内容,四位董事提出辞任,公司尊重辞任董事的意见,在此感谢他们为中芯国际的发展做出的贡献,“梁孟松博士将专注于公司的联合首席执行官职责,蒋尚义博士将担任公司顾问,目前公司董事会由11人组成,与行业内其他公司董事会规模基本相当,短期内公司不会增加董事人数,上述变化对公司经营管理没有重大影响。”

前三季度营收超250亿元

成立于2000年,由中国大陆集成电路教父张汝京带领团队在上海张江创办的中芯国际,目前是中国大陆规模最大的晶圆厂,很长一段时间都承载着内地追赶世界先进芯片制程的期待。2004年,中芯国际实现首个年度盈利,在纽交所和港交所成功挂牌上市,并且实现90nm制程工艺的量产。2020年7月16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鸣锣上市。

11月11日晚间,中芯国际还披露2021年三季报。今年前三季度,中芯国际实现营收253.71亿元,同比增长2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3.18亿元,同比增长137.6%。其中,第三季度实现营收92.81亿元,同比增长21.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77亿元,同比增长22.6%;毛利率为30.2%,同比增长3.9个百分点。

按技术节点分类来看,中芯国际第三季度FinFET/28纳米、40/45纳米、55/65纳米占晶圆收入比例分别为18.2%、13.9%和28.5%。其中,FinFET/28纳米在2020年第三季度占晶圆收入比例为14.6%。中芯国际方面称,2021年第三季度资本开支约70亿元,2021年计划的资本开支约为281亿元,其中大部分用于成熟工艺的扩产,小部分用于先进工艺、北京新合资项目土建及其它。

“中芯国际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以来,公司的生产经营面临巨大挑战。从年初开始,我们聚焦保障生产连续性和持续产能扩充两大重点,重新梳理供应链,想方设法,优化采购流程、加快供应商验证、提高生产规划和工程管理。目前生产连续性已经基本稳定,成熟工艺扩产有序推进,整体扩产进度如期达成;先进工艺业务稳步提升。”在财报中,中芯国际管理层称,从二季度开始,针对产能紧张问题,公司进一步明确产能分配策略,有序调配产能、优化排产,尽公司最大努力,解决客户芯片短缺问题。

根据第三季度财报,该季度中芯国际的产能利用率相比于2020年同期增加了2.5%至100.3%。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