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爱好者创业的站长之家 – 南方站长网
您的位置:首页 >访谈 >

筹建新中国第一个驻外新闻机构的女记者,今年100岁了

时间:2021-11-08 12:45:47 |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原标题:筹建新中国第一个驻外新闻机构的女记者,今年100岁了

在按分秒计算、轻松获悉资讯的今日,你可曾想象过70年前我们的驻外新闻工作者,是如何在千里之外克服重重困难与国内联系和发稿的?

莫斯科到北京的直线距离,约5800公里。

在按分秒计算、轻松获悉资讯的今日,你可曾想象过70年前我们的驻外新闻工作者,是如何在千里之外克服重重困难与国内联系和发稿的?

接下来,我们跟随新中国第一批驻外记者,同时也是“七一勋章”获得者中唯一一名记者的瞿独伊老人的经历,一起了解那段艰辛但又意义非凡的岁月。

瞿独伊,是革命先烈瞿秋白的后代,她赓续红色基因,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下,坚持用话筒和笔杆为国内报道介绍苏联经验,向国外传递新中国的故事。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上,瞿独伊通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用俄语向全世界播报了毛主席的讲话,成为第一个向世界播报新中国成立喜讯的记者。

1950年,她与丈夫李何作为我国第一批驻外记者,赴莫斯科筹建新中国在国外的第一个新闻机构——新华社莫斯科记者站。他们是当时除外交官外,最早一批代表新中国走向世界的中国人。李何的护照是一号,瞿独伊的护照是二号。

莫斯科分社成立初期,由于经费有限,整个记者站只有瞿独伊夫妇二人。他们身兼数职,不仅是记者和通讯员,还要负责翻译、译电、打字,甚至还当会计、炊事员、采购员。记者站没有配备交通工具,连自行车也没有,他们外出办事也只能坐公交车。

上世纪50年代初期,瞿独伊夫妇在苏联的采访报道工作面临许多困难,如他们只能在莫斯科周围50公里以内的范围活动,一切对苏联人的采访都要经过苏联外交部新闻司批准,而且发稿费用高、手续繁琐。一条电讯稿,经过译电、打印,再翻译成俄文,往往要处理几个小时。于是,瞿独伊夫妇在发稿时,常常会反复推敲,精打细算,力求少花钱,多办事。

尽管条件艰苦,但瞿独伊夫妇不断克服困难,采写的各类报道在国内获得广泛采用,多次受到新华社总社通报表扬。1957年瞿独伊夫妇奉调回国时,新华社莫斯科分社已发展为包括译电员在内的4人记者队伍,有大小车辆2部,各类通信器材也有了很大的改善。

11月5日,在第22个中国记者节前夕,瞿独伊迎来了百岁生日。与中国共产党同龄的她,和党一起经历了百年峥嵘,见证了父辈们为之奋斗、不惜牺牲换来的祖国繁荣发展。而她,也是我国新闻工作者的标杆榜样。

百年丹心,从未改变。祝福瞿独伊老人!

使命在肩,初心不改。祝福中国新闻工作者,记者节快乐!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网

(作者:金珊,设计徐晖 编辑:丁青云,谭婷)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