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爱好者创业的站长之家 – 南方站长网
您的位置:首页 >业界 >

看“生命之伞”如何绽放

时间:2022-04-20 11:47:07 | 来源:兵团日报

4月16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拍摄的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主降落伞打开画面,搭载三名航天员的返回舱下降速度减缓,即将返回地面(新华社图片)。 田定宇 摄

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成功着陆。 彭源 摄 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成功着陆。 彭源 摄

●邱晨辉

4月16日上午,一朵红白伞花在中国西北上空绽放,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大伞的护佑下飘然落地,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位航天员安全回家。

这是神舟十三号所携带的“主伞”,约1200平方米,全部展开后可以覆盖3个篮球场,拉直长度超过70米,是护佑航天员返回地球的安全保障。它出自一群身在北京航天城的80后90后“航天绣娘”之手,其中一位“航天绣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回收着陆分系统副主任设计师包进进说:“航天员把生命交到我们手上,我们就得对生命负责!”

每当回收着陆分系统产品测试进入发射前的关键阶段,作为神舟飞船回收着陆分系统主任设计师的她,不仅要每天扑在测试现场,确认大量测试数据,还要利用测试间隙和休息时间赶写各种报告材料,力求把所有产品的状态和关键数据梳理清楚,复查到位。

降落伞产品是神舟飞船回收着陆分系统关键产品,生产过程复杂,关键控制环节多,从加工、包装到装配均为手工操作,因此每艘飞船降落伞产品的质量要求可以说是极为严苛、不容有失。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08所降落伞研制中心组长杨霞,主要负责神舟十三号降落伞工艺的编制,以及设计加工工艺流程、细化工序内容,制订生产阶段的产品保证控制措施,解决降落伞加工过程的技术难题。她深知工艺作为设计与制造的“桥梁”,只有“地基”稳固,“桥梁”的作用才能充分发挥。

像照护自己的孩子般为大伞做“体检”

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安全返回,当时还是小姑娘的孙嘉璘萌生了成为航天员的想法。数年后,这位90后成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08所一名降落伞设计师,负责神舟十三号降落伞设计。

降落伞包装过程是个典型的不可检不可测环节,为便于进行状态比对,孙嘉璘标注了包装要求,准备了之前已经通过飞行验证的包装状态照片以及同批次其他架次降落伞的包装状态。她常说,“质量职责重于泰山,不能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08所的晾伞大厅里,一顶红白相间的伞衣高高地挂在中间,这是批抽检试验飞行回来的“功勋伞”,穿着白大褂的主管设计师隋蓉正和检验、加工人员一起给降落伞做“体检”。

“每一顶经过飞行试验的降落伞都是宝贵的财富,它们验证了降落伞的性能,为产品可靠性的持续提升提供了有力的支持。”隋蓉说。

在隋蓉看来,身为设计师,要懂工艺,懂加工。在降落伞产品加工过程中,一有时间,她就跑去加工中心确认产品状态,与加工人员交流加工问题。验收检验时,她又和检验人员一起分析产品性能,事无巨细……一顶顶承载着护航使命的大伞通过了她的严格检验,为航天员回家铺就了安全之路。

“用心缝好每一针,因为成功,只能成功”

作为神舟十三号飞船回收着陆分系统空投试验和总装负责人,张亚婧心中的航天梦,就是可以抵达任何想去的地方,自由地往返家园,不管去到哪儿,都能平安回来。

宽敞的试验总装厂房里,伴着阵阵轰鸣声,张亚婧手拿遥控器,操控着行吊,将几吨重的空投试验模型小心翼翼地起吊到预定位置。她不仅会熟练地开吊车,还会开带斗儿的电瓶车,装产品拧螺钉儿……虽然是组里唯一一个女性,这位“女汉子”却什么都亲力亲为。

张亚婧最常鞭策自己的一句话是:因为成功,只能成功。

降落伞的加工是神舟飞船研制过程的关键一步。这一步由一群年轻睿智的“女团”完成,其中有这样一位热心肠的女匠——付春慧,她多次承接缝纫技术难度大的技术型工作,现已是降落伞加工的技术骨干,“用心缝好每一针”是她对自己的要求。在工作之余,她经常阅读降落伞加工专业书籍。每次有新的任务分配给她,在缝纫之前她总是先认真查阅设计图纸和工艺文件,记录下来不懂的地方赶紧请教专家。

怎样在有限的空间里保证1200平方米主伞尺寸一致,是最让团队头疼的难点。付春慧不断翻阅资料和笔记,一边认真琢磨降落伞边布料,一边在缝纫机上操作,最终保证了96根径向带加工后的线迹松紧度一致,确保了每一根长度一致。

包进进介绍,从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到神舟十三号飞船安全返回,回收着陆分系统研制队伍已走过30个年头。经过一代又一代的传承,年轻一代从上一代航天功勋的手中,稳稳接过事业的接力棒,也接过精神传承的接力棒,继续书写属于航天回收人的史诗。据《中国青年报》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