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爱好者创业的站长之家 – 南方站长网
您的位置:首页 >业界 >

专访基石资本杨胜君:看多中国的我们,是如何做科技投资的?

时间:2021-10-27 10:46:26 |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原标题:专访基石资本杨胜君:看多中国的我们,是如何做科技投资的?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赵娜 报道很多人说,从2015年开始,基石资本的步伐更快了。

尤其近五年,基石资本已完成一级市场直接投资逾200亿元,包括多个AI、半导体、自动驾驶和生物医药等前沿科技领域的知名案例。

今年10月,基石资本合伙人杨胜君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他说,“实际从2015年开始,我们就已明确重仓新兴经济和新兴科技,在这些领域的‘集中投资’策略也依然清晰。”

本次专访的主题围绕基石资本的科技投资板块。基石对该领域的投资侧重在2017年和2019年的两支主基金中已非常明显。两支基金的规模都近40亿元,投向的行业赛道更新、被投企业的科技壁垒也更高。

基石资本投资团队并不预设各板块的投资占比。但从结果上看,过去五年中,其近半已投资金流向了科技投资板块。

“到今年年底,我们不仅累计投资企业将达到约200家,还将累计支持共约70家上市公司。”杨胜君透露,基石资本截至2020年底的被投项目中,已有近半完成退出。被投项目中,除大约50个已经上市外,当前还有大约20家已过会和在排队中。

2015年之后的基石

2016年,一家名为“商汤科技”的人工智能企业出现在基石资本投委会的桌面上。

当时AI行业将起而未起,AlphaGo与李世石的世纪对决尚未启幕。那年很多大机构都与商汤有过深入交流,挡在投资人们面前的是两大疑问:人工智能到底能不能落地?估值这么高,能投么?

“我们坚定的认为人工智能将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改变人类社会的新技术。”尚是投资新兵的杨胜君用他看到的未来说服了投委会,基石资本出现在了商汤科技B轮融资的股东名单上,并在公司C轮和D轮融资中继续加码。

投资完成后,基石资本董事长张维在多个场合为商汤科技站台:“看准了就应该下重注投资。毫无疑问,商汤科技是值得基石资本下重注投资的企业。”

“产业趋势是确定性的,公司又在产业细分赛道里最靠前的。我们协助公司加强商业化的推进,公司价值自然而然就会得到兑现。”依照类似的思考,基石资本在人工智能领域投资了商汤科技、云从科技、第四范式等,在半导体领域投资了豪威科技(韦尔股份)、长鑫存储等,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投资了中航锂电等。

今年8月,商汤科技向港交所提交了招股书。资料显示,2020年,商汤科技收入在行业中已经位列亚洲第一。

基石资本重仓科技投资的底气来自对中国经济转型的笃信和对资本市场前路的洞察。

在其团队看来,做投资要抓住转型中的关键产业因素。中国经济从传统走向更强、更新,对投资机构而言,重仓对经济转型起重要支撑作用的科技尤为重要。

总结来说,基石资本的科技投资基于三大逻辑判断:第一,代表未来趋势的新兴科技的投资机会,其中一些领域,中国和美国已站在同样的起跑线;第二,全球产业转移带来的中国制造业价值链升级的机会;第三,中国坚定解决“卡脖子”问题带来的持续的国产替代的投资机会。

“看清楚趋势,对它有信心,这件事就可以做。”基石资本的科技投资围绕前述三大逻辑展开。具体投资实践中,杨胜君介绍,“我们的科技投资基本围绕两个词来做,一个是‘新经济形态’,另一个是‘高科技含量’。”

于他而言,科技不仅仅是狭义的硬科技投资,还有科技在医疗、消费领域的应用。比如,在医药器械和生物医药领域,基石的投资组合中包括了迈瑞医疗、华大智造、博瑞医药等多家企业。

引入产业背景投资人

同样发生在2015年的变化还有扩充投资团队。

基石资本创始团队主要来自券商投行。券商投行的背景,意味着基石资本善于把握安全边际,投资风格稳健。比如其早年的代表项目山河智能,从2003年投资到2007年退出,获得了过百倍的回报。

确定加大科技投资的策略后,基石资本引入多位产业背景投资人,其中的一位就是本次接受专访的杨胜君。加入基石之前,杨胜君做了十多年的半导体。他是锐迪科创始员工,负责公司的手机射频芯片产品线。

在技术应用前景仍存不确定性时,产业背景投资人的接纳度和容忍度更高,也能够推动投资团队以更积极的心态来拥抱创新。

当产业认知与投资洞察展开碰撞,多元背景融合的投资团队对企业的理解自能超越简单的产品和财务,让团队进一步站在产业竞争格局的角度分析目标企业。

这就不难理解,为何基石资本从2015年开始在人工智能、芯片、新能源汽车、机器人等赛道展开多笔投资。也就回应了市场上的那句,“从2015年开始,基石资本的步伐更快了。”

2017年,半导体设计企业豪威科技处在下行阶段,多家投资方套现离场。

“虽然丢掉了苹果的订单,当时在美国市场还走在下坡路。但他们的积累依然是最顶尖的,拥有全世界最为原创的产品。”同年底,基石资本通过受让老股成为豪威科技的股东。

不到两年,基石资本在一笔并购交易后将持有的豪威科技股权转换成韦尔股份的股票。

基石资本近年重仓科技投资的一大原因,即包括科技投资带来的中后期高回报可能。

在中国PE扎堆Pre-IPO阶段的摘果子式投资中,通过PE投资实现10倍回报的案例鲜有出现。投资豪威科技的案例中,韦尔股份的股价从2019年至今,高点时增长了10倍,基石资本浮盈逾20亿元。

“过去LP认为要获得10倍回报就得投VC阶段,现在我们证明,投PE也能实现这样的回报。”杨胜君说,只要有帮助项目突破天花板的能力,哪怕是在中后期投入,依然可能作为投资人享受到超额回报。

有了多个项目的证明,基石资本不仅在基金出资人中赢得声誉,成为LP配置科技资产的选择,他们还得到科技创业者的认可,称他们为“懂科技赛道的投资人”。

助力千亿市值企业

“我们走的更积极一点。”杨胜君接受采访时表示,回望过往七年,基石资本创下的业绩得益于“快半步”。

本报此前曾报道过基石资本的“集中投资、重点服务”策略。该策略一方面带来了团队在装备制造企业山河智能和房地产垂直门户三六五网等项目上的逾百倍的超额回报,还让团队与被投企业创始人之间建立了紧密的联系,这些企业家在公司上市后也多成为基石资本的基金出资人。

基石资本的“快半步”不仅体现在产业背景投资人配置、重注科技投资策略的确立和执行,还在于对项目投后管理和退出的坚定。这种坚持的直接结果,是基石资本在人民币基金中实现了更快的基金清算。

时至今日,基石资本进入PE行业已整整20年。

本世纪初,不仅是在基石资本的大本营深圳,即使在中国,私募股权投资仍是新鲜词儿。这一年,33岁的张维决定离职创业。

“如果在中国不赚钱,在任何地方都赚不到钱了。”20年后,张维对中国经济的信心只增不减,他认为,“经济增速下降并不影响本土市场的蓬勃发展,尤其在民营领域,中国将出现一批千亿市值企业。”

说出这话时,基石资本已经投出了迈瑞医疗、韦尔股份、格科微、歌尔股份和新希望等多家千亿市值民营企业。不久的将来,商汤科技、中航锂电、长鑫存储等企业亦将加入千亿市值行列。

截至目前,基石资本的资金管理规模超过600亿元,管理资产类型涵盖天使、VC、PE、M&A、PIPE、二级私募证券等。

同时,记者了解到,基石资本已启动新一期基金的募集工作,依然以硬科技为主要投资方向。

“中国经济已经进入更高质量的发展阶段,对企业家和投资人来说将是更高的进入门槛。另一方面,经济体量仍将持续增长,并支撑更多千亿市值企业出现。”采访接近尾声时,杨胜君说,他希望未来向外部介绍基石资本时,可以用投出的千亿市值企业数量作为证明。

(作者:赵娜 编辑:林坤)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