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爱好者创业的站长之家 – 南方站长网
您的位置:首页 >运营 >

全球限量25个森海塞尔HD800C如何推好?

时间:2022-07-17 09:46:09 | 来源:新浪众测

哈喽,大家好,欢迎收看撩数码,我本来想做一名周更博主,但因为工作方面有些调整,现在就变成了月更博主。不过大家放心,对于值得分享的器材,都会做详细评测,对于时长方面,会做一些小调整,像蓝牙耳机、入耳塞子、入门HiFi播放器,只会做1、2分钟的开箱搭配,并会搭配图片评测;一些比较大件儿的,比如音乐服务器、解码、耳放,或者之后的音箱系统,就会出长视频评测,并把图文版本放到专栏中。

言归正传,看今儿这视频时长也能发现哈,是一期关于大系统评测的。距离上次分享《原创OPA-Q3.1为什么能成我数字HiFi系统最后一块拼图?》,已经过去差不多两个月时间了,那应该算是我近期折腾完HiFi系统的一个总结,从音源、解码耳放、耳机搭配、线材搭配都有详细介绍,本来以为会有很好的评论,但发现回复都是来自HD600搭配那个视频的,每个回复都看了,发现一部分回复是分享各自推HD600设备的,一部分是问搭配的解码或者耳放的,当然还有更大的一部分在问推HD800应该如何搭配。

DS3这套推HD600可以,推HD800就相形见绌了。那HD800s呢?大家知道作为HD800的“换壳版”变化并不大,尤其HD800停产前的版本在声场以及人声上,和HD800s差距并不大,如果你已经有了HD800后期版本,其实完全没必要买“s”。

那既然有人问到HD800的搭配,咱们就来聊聊。先说下哈,我最喜欢的耳机,就是HD800,基本上是三进二出,最开始买了HD800,后来因为音源啊、解码啊都不行,就出了,之后看上了美国第三方重涂镀铬版并全球限量25个的HD800C,这比85周年那个屎黄色好看多了,当然还有全球限量10个的“土豪金”,那个不好看而且最重要的,买不到全新的。

我这个HD800C是基于HD800改的,其实就是把壳换下重涂,这个厂商真的是“武装到牙齿”连包装箱颜色都改了银色,非常“骚气”。HD800S之后也入手过,不过因为作死,就出了,这次还是以HD800C搭配吧。

全球限量25个森海塞尔HD800C如何推好?_新浪众测

HD800玩HiFi的基本上是人手一副,不过因为阻抗高、单元尺寸大、以及新森海风格转变等一系列原因,让这耳机成为了经久不衰的讨论主角,其中最重要一个话题是,怎么推?

我最早是用播放器加底座作为音源,想的就是外出能够带播放器,回家放底座上能当个台式音源。当时主要音乐文件都是有损,密度和解析都有一些问题,就直接影响到耳放声音。

之后音源折腾好后,其实我才有勇气重新玩HD800。全想那套小台式以及原创的解码耳放一体机推HD800吧,声音不算是我喜欢的一个风格,后来又分别用DS3和原创的解码部分搭配我自己的声韵金牛座耳放,声音还是过于直白。

一方面是耳放本身的特性就是偏向直白的,所以只能通过解码调整,但这俩设备的解码部分都为ES9038Q2M,还是受限于硬件素质。另外这块芯片因为主要是用在便携设备上,所以在一些硬件性能释放上,远不如台式的ES9038 Pro强。

在这两个月时间,我也一直再调整我的系统,既然全想那套小的DS3套装能推好HD600,那么我就在想,他们家最新出的独立前级解码一体机A800能不能推好HD800?

这里我得说下哈,在我把玩这解码时候,搭配双ES9038 Pro的DS7还没出来,所以A800依旧是全想当时旗舰分体式解码之一。

全球限量25个森海塞尔HD800C如何推好?_新浪众测

全想A800这款解码,最能“明显感知”的就是芯片上的“提升”,以及对于整体系统声音风格的“定调”。这款解码使用了单片ES9038 Pro,这可是正事儿八经的台式系统DAC,相对于Q2M提升就在于全8路通路构架、更高的信噪比、动态范围以及PCM解码格式,这样,直接反馈到声音上,即让解析得到提升。

当PCM或者DSD的音频文件格式越高,那么对于采样的准确性或者精度要求就越高,如果整个数字部分处理不好,比如受到温度、震动、以及电源干扰或者数字流信号干扰时,就会引入抖动,也就是大家说的时基误差jitter。而ESS9038 Pro因为性能强劲,不可避免地会有温度变化,全想是通过采用“温补飞秒级晶振”来降低jitter。

此外在模拟电路部分,也没有采用“公模”电路,而是进行了重新设计,模拟电路部分会直接影响到音质表现,尤其是在瞬态信号加在放大部分时,如果转换速率不够就会让声音失真,为此全想自研了TR02全分立运放,就是为了提升瞬态响应能力。最后再通过具有响应速度快、背景黑同时可以提供充沛性能的第二代线性电源,来提升整个声音的“纯净感”。

这些都是通过“硬件”来实现的,还有一部分,类似于“软件”系统,这部分主要是对声音的“塑造”,他们是用了“纤音重现”这个比较“玄学”的词。

对于声音这部分结合系统来讲,依旧是搭配仙籁Z1音乐服务器以及M1T数字播放器来作为数字音源,通过USB方式连接,当然你也可以通过传统的光纤、同轴或者RCA方式,A800这台输入接口还是很丰富的,不过唯独缺少AES,略有遗憾。

输出接口上,配备了平衡以及两组RCA,可以接有源音箱或者功率放大器,不过不要迷信平衡接口,它只不过是为了在远距离传输上减少信号损失罢了。

全球限量25个森海塞尔HD800C如何推好?_新浪众测

这里还得单说下,它还支持LDAC以及高通的apt-X Aaptive,如果你有高通旗舰处理器手机,比如888啊,8 Gen 1就能支持后者这个自适应调节码率的无线协议,用手机传输也是可以的,比较方便。

搭配的耳放自然是“传家宝”声韵金牛座MK2,通过XLR来接驳的,电源方面为了不让“机线”干扰发挥,依旧是用了我的宝贝卡达斯电源线,不过这次顺序调整了下,把最有能量感的宝石接入了耳放,稍微中性一些的接入了A800。

音源部分还是通过Tidal的MQA格式来播放。曲目方面,我也不会因为HD800不能听人声就“避而不谈”。

这套系统搭配后的“平衡性”怎么样?“平衡性”这词儿经常出现在Hi-end中,但我觉得既然调试了一套完整的HiFi系统,借用音箱中的词汇也无可厚非。

既没有声音密度过高带来的“厚重感”,又没有因为HD800推不“满”带来的“细薄”与“轻飘”感,即使我增大音量,整体的“声压”依旧是控制得体,并没有出现高频过亮情况。

目前我特别喜欢帕瓦罗蒂的歌剧,尤爱《图兰朵》,之前我都是用的笔记本扬声器,这个中频人声简直是有“侮辱”到这位著名男高音,声音薄、刺耳、甚至还有嘶哑感,愣生生唱出了街头卖艺的愣头小子,在这套系统下首先提升的,就是中频人声的密度,帕瓦罗蒂“恢弘”“宽域”的声线就体现出来了,整个人声的线条感也表现得硬朗自然,在段落的尾韵处,又不失一点柔美,不过整体来讲,依旧还是较为直白的表现,不过在这套系统加持下,还是增加了一些“厚润”感,本身HD800人声声像就比较靠后,还是适合听“歌剧”类的。在女声方面就不要太过期待,反正我是觉得在A800解码下的声韵耳放,火气能够压下来。

在高频和低频这两个我最喜欢的频段,A800下的系统则体现出了“高级感”,这就和上文中的“纤音重现”,那什么是高级感?套用我之前的一个评价,即:“延伸和泛音拿捏到位,有华丽妖娆特点,在演奏小提琴时,高频的瞬态响应“迅猛”,不失硬朗线条感以及形体感。”

这种高级感,可以让你感受到约翰威廉姆斯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演奏《帝国序曲》时铜管齐鸣的恢弘气派;也能让你感受到穆特在《四季 冬》第一乐章中段,小提琴击穿沉稳节奏,那种弓弦摩擦带来的不及迅耳“雷厉风行”的瞬态感;亦或是《波莱罗舞曲》中循序渐进,各个乐器配合相得益彰,起伏的动态感。

整个高频的这个速度感,个人觉得还是快一些。微动态变化带来最直观的听感是,在表现有弦乐独奏比较突出的古典交响曲时,器乐声会有较高的还原。

如果某个环节处理不到位,就引入噪声或让声音变得“脏”,但实际上从开始到结束,极为静谧、漆黑的背景,只能听到器乐间的流动。

整体“声场”上,大家都知道如果HD800推不好,就是空、大同时还有一定压迫感,这就像梦魇里把你丢在太空中漂浮的那种脚占不着地的悬浮感,会非常难受,那这套系统“声场”一大特点就是“沉稳”,并没有“前冲”感,有良好的包围感又宽域自然。在听一首古典爱好者推崇的《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中,开始的小提琴就像湍急的河水涌入进来,虽不波涛汹涌但也万马奔腾,急切、急速地进入,接着又戛然而止,有酣畅淋漓感觉

低频部分,量感和弹性都有一些“增量”,不过还是明显是有“收敛”感。但要注意,这里并不是指的“瞬态响应粘滞”“动态差”,而是对于我这种喜欢有强烈“冲击”“撞击”感的烧友来讲,会觉得“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听一些鼓点较为密集的曲目中,这种凝聚力以及高瞬态带来的“敲击”感,更接近实际表现,整体干净结实、紧凑轻快。

高频有较好的延伸,保持一定的空气感与较高密度;中频声像距离合适不粘腻,人声声线硬朗顺滑;低频具有良好的氛围感、回弹速度以及凝固力,这样的声音质感表现,就可以称为高级的声音。

以上就是我搭配HD800的全套听感,用一句话来总结:这套能够把HD800推好,同时让三频有比较充沛的发挥,在高频和中频方面具有一定高级感,低频则量力而行,适可而止。

全球限量25个森海塞尔HD800C如何推好?_新浪众测

对于一款初始定价为5K元的解码,声音表现还是能够让我觉得超值。

最后来聊聊全想A800做工,别看目前它现在算下来都不到4K元,但是和我1万3买的声韵金牛座耳放做工是旗鼓相当,全铝复合机身除了切割精准、边角打磨圆润外,磨砂手感也多了一丝细腻,加上适中的机身重量以及体积,非常方便进行位置调整,旋钮手感阻尼合适,手感细腻,中央屏幕显示也非常清晰,唯一不足就是外包装是太简陋,如果干脆用手提箱设计,是不是会更能凸显旗舰地位。

好了,如果你对我的系统感兴趣,想了解这套系统的方方面面,欢迎在下方留言,哦,别忘记还有一段试听啊,下期视频就应该是“快评”系列了,另外你还想看什么HiFi系统搭配?欢迎在下方留言,下期再见。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