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爱好者创业的站长之家 – 南方站长网
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 >

把握科学仪器国产替代“窗口期”

时间:2022-06-06 08:47:40 | 来源:中国科学报

■本报记者 张楠

作为海南欣兴私募基金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甘宗卫拥有10年以上的二级市场投研从业经历,对于如何在危机中发现机遇也有着独特的眼光。

新冠疫情暴发以来,中小企业经济运行受到了较大冲击。但在他看来,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即便在经济下行阶段,也有“金矿”可挖。

近日,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甘宗卫透露了他在经济周期阶段性下行背景下的投资“秘籍”。他建议关注受下行影响较小的领域,例如科学仪器产业就有可能在国产替代的机遇中大放异彩。

国产替代有10倍以上增长空间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秘书长吴爱华曾表示,仪器是认识世界的原始信息数据的源头,谁拥有先进的仪器,谁就能在当代科学研究中掌握主动权。

“科学仪器装备,尤其是单价200万美元以上的高端科学仪器,国产化比例还很低,这也说明国产替代的行业空间比较大。”甘宗卫指出。

根据美国市场调查机构SDI数据,2020年全球实验室分析仪器市场规模为637.5亿美元,过去15年每年平均增速达14%,其中中国市场规模约98亿美元,2015~2020年每年平均增速16%,增长稳健。

但与此同时,质谱仪、X 射线类仪器、光学色谱仪、光学显微镜等国产设备在我国科研机构采购比例不足1.5%,某些类型仪器国内厂商的市场占有率趋近于零。

“科学仪器生产的大本营在欧美国家,高端科学仪器依赖进口仍是当前中国科学仪器设备领域的主要现状,但是近年来对中高端仪器的出口限制愈演愈烈。” 甘宗卫告诉《中国科学报》,“我们预计国产替代有10倍以上的增长空间。”

多个领域需求迫切

在政策层面,我国对科研仪器的发展越来越重视,自2015年以来,科技部、财政部等多部门陆续印发多项与科研仪器领域相关的政策,各省份也纷纷出台规划与政策支持鼓励科学仪器行业发展,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国产替代进程推进了一大步。

例如,今年3月,北京市财政局等5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发展高端仪器装备和传感器产业的若干政策措施实施细则》,以推动产业生态体系建设。

聚焦到企业层面,甘宗卫告诉《中国科学报》,在已经上市的科学仪器公司中,开始出现年销售额超过10亿元的企业。尽管它们还是少数,但这些企业过去几年研发投入的年增幅超过10%。“这一增幅显著高于国外企业,非常有利于我国科学仪器装备向中高端转型。”

例如,专注于质谱仪国产化、产业化的禾信仪器,掌握质谱核心技术并具有先进工艺装配能力,是该领域从事自主研发的少数国内企业之一。该公司以单颗粒气溶胶飞行时间质谱仪(SPAMS)系列为代表的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多项指标与国外公司齐平。

在电子测量仪器行业,以鼎阳科技、普源精电等为代表的少数企业通过持续研发投入,在部分领域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备相关中端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能力,有望打破进口垄断。其中,鼎阳科技作为龙头企业,主营数字示波器、波形和信号发生器、频谱分析仪、矢量网络分析仪等产品,逐渐实现对高端产品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

在甘宗卫看来,基于政策支持和企业技术的不断积累,国内外的技术差距不断缩小,包括质谱仪、数字示波器等部分国产装备已达国际先进水平,有望实现企业利润的快速增长。

更重要的是,随着我国科技水平不断提升,医学、生命科学、环境监测等领域对中高端科学仪器的需求愈发迫切。

“科学仪器是科学家的眼睛,是科学进步的基础。以前我国90%都依赖进口,企业要把握国产替代的‘窗口期’。”甘宗卫说。

“独立客观,顺势而为”

目前,国内上市的科学仪器厂商市值最大的约100亿元,相对丹纳赫、赛默飞、安捷伦等国际巨头而言,规模尚小,市场空间广阔。甘宗卫透露,欣兴基金对所投的鼎阳科技等相关企业还会进一步追加投资。

在他看来,国内厂商有如下优势:首先是拥有工程师红利及较高的性价比,同类产品比国外便宜30%;其次是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多行业都曾明确提出,在同等可用的条件下,优先采用国产设备。

“科学仪器行业是典型的技术密集型行业。”他建议,科仪企业应该争取保持较高水平的研发投入,以保证核心竞争力,“尤其应该保持清醒,避免陷入低端产品的恶性竞争中”。

此外,国外科仪产品此前一个明显优势在于售后服务。因此,“完备、高水平的售后服务是国内科学仪器企业需要关注的”。

谈及投资体会,甘宗卫总结了8个字——独立客观,顺势而为,也就是要理解大环境、了解产业趋势。“过去10年,国内消费升级、制造业升级,都孕育出比较大的投资机会。”这也是他关注科学仪器产业的缘由。“中国作为第二大经济体,科学技术发展迅猛,科学仪器装备势必要跟上。”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