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爱好者创业的站长之家 – 南方站长网
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 >

2021年度全球海洋变暖报告发布:海洋增暖又双叒叕破纪录

时间:2022-01-12 09:45:33 | 来源:新浪科技综合

Citation

Cheng, L。 J。, J。 Abraham, K。 E。 Trenberth, J。 Fasullo, T。 Boyer, M。 E。 Mann, J。 Zhu, F。 Wang,R。 Locarnini, Y。 Li, B。 Zhang, Z。 Tan, F。 Yu, L。 Wan, X。 Chen, X。 Song, Y。 Liu, F。 Reseghetti, S。 Simoncelli, V。 Gouretski, G。 Chen, M。 Mishonov, J。 Reagan, 2022: Another record: Ocean warming continues through 2021 Despite La Niña Conditions。 Adv。 Atmos。 Sci。,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00376-022-1461-3。

2022年1月11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牵头,联合全球14个研究单位23位科学家组成的国际研究团队,在《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AAS)发布了国际首份2021年全球海洋变暖报告。

新数据表明:2021年海洋升温持续——成为有现代海洋观测记录以来海洋最暖的一年。同时,地中海、北大西洋、南大洋、北太平洋海区温度均创历史新高。

这是AAS连续第五年刊载年度海洋变暖报告,相比于之前的报告,有更多国家的研究团队加入撰写,且报告更突出了区域的变化。

报告部分作者:中科院大气所朱江、成里京、谭哲韬、中科院海洋所王凡、美国大气研究中心Kevin Trenberth,美国宾州州立大学Michael Mann、意大利国家新技术中心Franco Reseghetti

今年的报告除了依旧上升的海洋增暖趋势,还有哪些亮点?

全球变暖90%以上的热量储存在海洋中,且相比常用的地表温度等指标,海洋热含量受自然波动的影响小,因而成为判断全球是否变暖的最佳指标之一。最新IAP数据表明,在2021年,全球海洋上层2000米吸收的热量与2020年相比增加了14乘以10的21次方焦耳,这些热量相当于约500倍中国2020全年发电量。过去80年中,海洋每一个十年都比前十年更暖(图2)。

科学家们发现,海洋变暖在南大洋、中低纬度大西洋、北太平洋等区域更为剧烈。为探究其原因,研究团队使用了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地球系统模型(CESM)的独立强迫实验,揭示了不同强迫因子对海洋变暖的贡献。实验表明,温室气体增加是驱动海洋变暖空间结构的主要原因,此外工业和生物气溶胶、土地利用等对海洋变暖也有一定的影响。

海洋温度持续上升,会有什么影响?

海洋变暖随之引起了一系列严峻后果,包括推升全球海平面、降低海洋对二氧化碳的吸收效率、增加海洋热浪发生概率、强台风/飓风更多、极端降雨更多等等,对人类活动和生态系统有重要影响。

过去十年,北太平洋连续发生了多次海洋热浪事件,例如,2021年6月下旬,一场前所未有的热浪侵袭太平洋西北地区和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刷新了当地的高温记录。

新的数据表明,2021年北太平洋变暖一直从表层延伸到深海(图3)。在300米的深度,海洋依然有1摄氏度的升温。北太平洋是鳕鱼的重要产地,大范围的海洋变暖对鳕鱼产量有较大影响,从而对海洋渔业造成冲击。

此外,海洋对大气温室气体增加的响应较为缓慢和滞后,过去的碳排放导致的海洋变暖等影响将持续至少数百年之久。这一现象凸显了海洋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重要作用。研究团队指出,需要充分将海洋变暖的影响纳入气候风险评估、气候变化影响和应对当中。

报告撰写人之一Michael Mann教授指出除非我们达到完全的零碳排放,海洋变暖还将继续。

这篇微信头图那只在浮冰上跳跃寻找栖身之处、身形瘦削的北极熊,不知道会不会很快就见到夏季无冰的北极~

P.S。

研究团队同时发布了两个国际机构的2021年海洋热含量数据,分别来自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IAP/CAS海洋观测格点数据,以及来自美国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国家海洋信息中心(NOAA/NCEI)的NCEI格点数据。

数据下载链接:http://www.ocean.iap.ac.cn/,

‍http://msdc.qdio.ac.cn/‍,

‍https://www.ncei.noaa.gov/products/climate-data-records/global-ocean-heat-content‍

P.P.S。

论文作者团队包括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成里京、V。 Gouretski、谭哲韬、朱江;美国圣-托马斯大学J。 Abraham;美国大气研究中心K。 Trenberth(AGU/AMS/AAAS会士)和J。 Fasullo;美国宾州州立大学M。 Mann(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国家环境信息中心团队T。 Boyer、R。 Locarnini、A。 Mishonov、J。 Reagan;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王凡、李元龙、张斌;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于福江、陈幸荣、万莉颖;意大利国家新技术中心F。 Reseghetti;意大利国立地球物理与火山学研究所S。 Simoncelli;河海大学宋翔洲;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陈更新。

该研究得到了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XDB42040402)、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全球变化及应对专项(2017YFA06032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076202)、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重点部署项目(COMS2019Q01)、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等的支持。

来源:大气科学进展AAS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