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爱好者创业的站长之家 – 南方站长网
您的位置:首页 >访谈 >

理财产品:净值波动常态化 2023年理财资金投向何方?

时间:2023-01-07 08:46:35 | 来源:

今天,分享一篇净值波动常态化 2023年理财资金投向何方?,希望以下净值波动常态化 2023年理财资金投向何方?的内容对您有用。

转自:中国经营网

本报记者 张漫游 北京报道

2022年年末,理财公司发布理财产品的积极性持续高涨。

《中国经营报》记者梳理发现,在经历了2022年收益率波动后,近期推出的理财产品的比较基准通常比相同期限的其他产品略高一些,且会适当降低起点投资金额。同时,为安抚投资者,近期多家理财公司推出了以摊余成本法估值的低波产品,避免银行客户大量流失。

然而,多位受访业内人士认为,在净值化转型的大趋势下,要想实现留客、拓客,理财公司还需要进一步增强自身的投研实力、提高创新能力、提高资产配置效率,不断强化差异化产品的竞争能力。

银行理财瞄准贺岁档

正值“开门红”阶段,银行理财、基金等财富管理产品纷纷加大了销售力度。2022年12月以来,理财产品发布数量增多。

普益标准监测数据显示,2022年12月5日—11日,全市场共新发549款理财产品,环比增加79款;2022年12月12日—18日,全市场共新发590款理财产品,环比增加63款;2022年12月19日—25日,全市场共新发636款理财产品,环比增加60款。

普益标准研究员崔盛悦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在新春之际,面对年终奖和假期闲置资金,投资者纷纷开始做春节期间的理财计划。针对投资者在此期间的理财需求,理财公司会推出新春专属理财产品,这类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通常比相同期限的其他产品略高一些,同时会适当降低投资起点来吸引投资者的目光。

普益标准公布的一组数据对此予以佐证。以开放式理财产品为例,2022年12月19日—25日,开放式理财产品平均业绩比较基准达到了4.03%,而2022年11月全市场开放式理财产品平均业绩比较基准为3.80%。

事实上,2022年的理财市场收益率波动较大。目前,我国理财产品仍以固收类为主,这类理财产品多是将资金投向债市。而2022年,我国债券市场调整较大。

江苏银行方面梳理指出,回顾2022年的债券市场,整体呈现“先涨后跌”的走势。上半年在乌克兰局势和海外加息的背景下,经济持续承压,债券市场走出了牛市。2022年7月—8月地产下行和降息措施将债市情绪又推向了一个高点。但是,随着地产支持政策的集体出台,疫情防控的逐步明朗,对经济的乐观情绪开始积蓄,前期支撑债市超涨的因素消失,债市从2022年9月末开始转向,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2022年11月份快速上行,叠加理财大量赎回和交易拥挤的催化,债市进入了冰点。

关于银行理财市场后续走势,光大证券首席金融业分析师王一峰判断称,理财市场已经历两波赎回压力,预估最终赎回规模占理财总盘子的5%至10%,对应流失理财规模1.5万亿元至3万亿元。现阶段,被赎回的理财资金主要以表内存款等方式作暂时性避险安排。展望2023年,随着宏观经济企稳及资本市场回暖,带动居民收入预期与风险偏好回升,因市场阶段性大幅调整、客户应激性赎回等因素导致的理财资产管理流失规模,有望逐步回流理财市场。初步测算,2023年理财规模同比增速有望超过15%。

“当前,理财公司资产配置主要集中于固收类资产,优质资产相对短缺,且收益弹性不足,易受市场波动影响,较难维持高收益。”普益标准研究员霍怡静认为,要想在提升收益率的同时兼顾收益率的稳定性,理财公司应当持续优化固收类资产配置策略,精选优质资产,适当调整存款、国债、利率债等固收资产的配置比例。此外,应当持续提升权益类资产投研能力,优化权益资产选择和配置策略,审慎提高权益资产占比以增厚产品收益。

理财公司需提高资产配置效率

收益率震荡之下,如何留住客户是摆在理财公司面前的重要课题。

记者注意到,为安抚投资者、平滑产品净值波动,近期多家理财公司推出了以摊余成本法估值的低波产品,以安抚一些有赎回计划的理财客户。

所谓摊余成本法,是指估值对象按照买入成本,根据票面利率或商定利率并考虑买入时的溢价与折价,在产品剩余期限内平均摊销,每个周期计提收益。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使用摊余成本法,理财产品收益波动显示比较小,底层资产波动不会直观反映到净值变化上。“实际上,使用摊余成本法的非现金管理类产品,严格来说并不是真正的净值化产品,用市值估值法来代替是必然趋势。”

业内人士认为,在净值化转型的大趋势下,理财公司还需要增强自身的投研实力。

中国银行研究院博士后吴丹预测称,虽然2023年国内经济将在疫情防控放开后稳健复苏,但伴随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新规过渡期结束,理财资金净值收益时代开启,理财投资现金管理类产品的收益或有所下滑,理财资管产品的收益波动性也有所增加。

“这并不意味着投资理财市场的低迷,相反这意味着投资理财市场中蕴藏着许多机会,需要更加注重投资策略的把握,只有更注重投资方向的选择,才能取得相对较高且稳健的收益率。对于理财公司而言,需要更加注重加强行研能力、提高创新能力、提高资产配置效率,不断强化差异化产品的竞争能力。”吴丹认为。

谈及2023年理财资金的投向,汇华理财方面认为,在行业配置上,上半年以价值类(顺经济周期)行业占优,包括消费、金融、地产产业链、交通运输等,但幅度有限;下半年成长类(数字经济、电子、计算机、新能源等)占优弹性更大,主要是成长股的环境将更为有利(美联储可能开始降息、中国经济重新走上正轨、业绩修复等)。

交银理财方面分析称,2023年,固定资产投资依然是稳定经济增速的压舱石和促进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抓手。在当前形势下,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大概率高于名义GDP增速,以弥补社会需求不足。新增专项债、政策性金融工具以及与之配套的银行信贷、新型融资工具都将对基建投资产生增量支持。预计2023年固定资产投资将呈现基建领先、制造振兴、地产持续调整的格局,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有望达到7%左右。

汇华理财方面表示,比较看好与内需相关、跟中央政府和国企投资关联度较高、受美国对中国的科技打压压力较小,或者受益于疫情防控优化后偏刚性需求的方向,规避外需占比较大的方向。此外,在风险偏好提升的背景下,主题投资活动度将显著提升,关注数字经济,自主可控,AR、VR等方向的主题投资机会。

吴丹认为,面对新形势,2023年理财公司需优化投资策略,一方面,国内货币政策将维持稳健偏宽松节奏,市场利率有进一步调降的可能,现金类、“固收+”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将维持低位水平,可适当提高权益类资产配置以提升收益率;另一方面,需更加注重分散化投资策略,多样化配置资产以降低投资组合的波动风险,达到提高收益率、降低投资风险和保障投资收益稳定性的目的。

谈及理财产品的创新方向,吴丹认为,宏观上注重资产投向创新,微观上注重产品选择和策略创新,积极关注高新科技、REITs、养老、ESG和“双碳”等政策支持领域,积极探索FOF模式基金运作方式,为优质技术产业提供创新产品和服务,深挖市场需求并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目前理财产品创新种类多样,但相对集中于ESG主题、FOF策略主题等。未来,在养老第三支柱的助力下,养老理财产品将迎来广阔市场。另外,同业存单类产品、指数挂钩型产品等创新投资策略的主题产品也将受到更多理财公司重视。”霍怡静告诉记者。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