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爱好者创业的站长之家 – 南方站长网
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 >

理想汽车裁员波及应届生,李想称能力、资源与发展阶段错配是企业失败根源

时间:2022-05-12 18:45:53 | 来源:《财经》新媒体

裁员是为了降本增效,应对更激烈的竞争,但那些被裁的应届生们已经错过了今年的春招。

文"顾翎羽李彪刘丁编辑|刘以秦

来源:财经十一人

理想汽车(02015.HK/LI.US)持续一个多月的裁员风波,已经传导到了应届生。

《财经十一人》获悉,5月11日,理想汽车开始取消部分2022年校招生的聘约或对其转岗,主要涉及产品和企业系统、智能驾驶中的传感器开发三个部门,其中不少人已经和理想汽车、学校签署了三方协议,只差毕业答辩结束后入职。

一位理想校招生向《财经十一人》展示了裁员通知的群内截图,他说,被裁者中包括了北航、哈工大等重点985高校学生,由于议论过多,很快该微信群被禁言。

5月11日晚,理想汽车公开回应称,由于业务调整,部分岗位被关闭,涉及部分今年尚未入职的校招生。至于涉及到的校招生比例有多少,理想汽车表示具体人数暂不方便告知。

此次针对应届生的调整有迹可循。今年4月,理想汽车被曝组织调整已被写入CEO李想Q2季度的OKR之中,牵扯到产品和企业系统等部门,预计将裁撤员工15%左右。理想正在盘点人力成本和工时,每个人的工时会按照从高到低排序,采取末位淘汰制。

对此,理想汽车对外回应称,此为不实消息。

多位相关人士向《财经十一人》证实了理想汽车裁员现象的存在,今年以来,由于宏观环境变化,在原材料和供应链危机加剧、消费市场不及预期的情况下,新能源汽车行业出现了泡沫退潮的迹象。自去年12月31日以来,理想汽车股价从122.70港元跌至最新的82.95港元。

一位知情人士向《财经十一人》透露,就在一个月前,理想汽车在发布内部公告时表示,公司正处于艰难时刻,因此需要做出人员调整。但是,与外界普遍将此举解读为“节衣缩食过冬”不同,理想汽车并未大幅缩减、停止今年的招聘计划,组织依旧呈扩张态势。

一位曾服务于理想的招聘人士向《财经十一人》表示,过去一年,在新能源行情一片大好之下,理想汽车规模的快速扩张带来了内耗和部分员工效率低下的问题。他透露,此番调整主要是部分员工无法匹配组织发展的要求了,这也是按照工时和绩效对员工进行优胜劣汰的原因。“高层希望团队和架构更有效率,所以进行梳理。”

即将关闭的窗口期

在职场社交平台“脉脉”的爆料帖中,一位自称收到解约通知的应届生发帖称,“春招结束了,不知道应该怎么办。秋招拒绝了很多offer选了理想汽车,心情无法描述。”

“脉脉”信息显示,受到波及的学生已有上百人。理想汽车回应称,鉴于可能对这些学生重新找工作造成的不便,理想汽车提供了调岗选择和解约赔偿的方案,目前正在与相关学生进行沟通。对于那些无法调岗而解约的校招生,赔偿其一个月工资作为解约金。

《财经十一人》获悉,几乎同一时间,蔚来和小鹏汽车也传出了裁员和毁约应届生的消息。一位此前接到小鹏汽车offer的应届生告诉《财经十一人》,去年他和小鹏汽车约定今年2月入职,但春节后人力资源部门以内部调整为由,一直拖着未能给其办理入职。

他在小鹏汽车附近租了房子,并放弃了其他公司岗位。

4月,他等来了对方毁约告知其不能入职的消息,对方给予了其一笔略高于工资的赔偿,作为条件,他签署了保密协议。

小鹏汽车解约通知。图源:受访者提供。小鹏汽车解约通知。图源:受访者提供。

有行业人士认为,新势力们此举是因为去年形势一片大好,导致同职级薪资校招生比社招高(参见《财经十一人》2021年6月报道《造车,抢人》),由于校招生需要时间培养,当节约成本和产出变得迫切时,这些学生就会变成被舍弃的优先向。

这是事实,但不是全部事实。

新能源汽车行业是公认的朝阳行业。除了本身能够对人才开出的高薪诱惑,还被认为具有撬动产业链上下游的发展潜力。招聘平台猎聘数据显示,2021年,新能源汽车新发职位数量同比增长134.74%,位列所有领域第一,招聘平均年薪为24.57万元,薪资涨幅为24.57%。

尤其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受互联网行业收缩影响,大批高薪程序员们流入新能源汽车行业。这种短时间内的人才集中流入,是行业处于高速扩张时期的需求,也受到企业跑马圈地效应的催化。

据理想汽车财报,2018年,理想汽车的员工数量为1593人,2019年为2628人,2020年为4181人。截至2021年年底,员工总数达11901名,研发人员超过8000名,职工薪酬总计达到34.8亿元,

据《财经十一人》了解,长城汽车普遍能给应届生月薪开到6000元-7000元,吉利是6500元-8000元,比亚迪则是8000元-13000元。对比之下,理想汽车给985硕士的月薪可以达到2万元,年薪可以接近30万。

然而,这一趋势目前已经到了瓶颈。

前述招聘人士告诉《财经十一人》,随着理想汽车在业内地位巩固,招聘要求随之水涨船高。在其成立早期,社招员工往往来自华晨、宝沃等非一线车企。“这些员工和新员工相比,能力如果欠缺就会容易出现无法胜任工作和工资倒挂的现象。”“现在如果没有光鲜的过往履历背书,想进蔚小理几乎不可能。”

他表示,以工时和绩效等综合评定员工,在这种情况下,不愿意付出并且产出较低的员工将会被自然淘汰。但是,按照规划,理想汽车今年研发的招聘需求依旧很多,目前招聘最被青睐群体是“年轻高潜”,主要针对职位职级在P5(主管)-P8(总监)之间。也就是年薪多在70万以内。

从这一角度理解,理想汽车此次毁约应届生,是一个在前期组织急剧膨胀下纠偏的动作,并非收缩,反而从侧面佐证了行业在高速发展,竞争加剧。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预期拐点在逼近,企业们的竞争不能再一味靠资本催熟,而落到“战略的竞争”“组织的竞争”。这也是新能源汽车由成长期走向成熟期加速来临的标志。

一位今年入职理想汽车的管理层员工告诉《财经十一人》,他自去年下半年开始看机会,当时招聘市场的火热已经今非昔比,“我感觉今年之后,窗口期就逐渐关上了。”

拥抱变化

今年,理想汽车CEO李想发表了一篇长微博——《节奏把控对于创业的重要性》。在微博中,他将创业分成了三个大阶段:一、从0-1的验证期;二、从1-10的成长期;三、从10-100的成熟期。他认为,这三个阶段对于能力和资源的要求都是完全不同的,能力、资源与阶段错配,往往是企业失败的根源。

李想称,从0-1这个阶段企业的特长是最重要的,管理者的专业特长是最重要的。而2021年后,理想汽车将进入1-10的成长期。成长期标志性的特质在于规模会增长10-100倍,有两点基本上决定了生死:放大原有优势、补齐新的短板。两者缺一不可。

5月10日。理想汽车发布一季度财报,2022一季度实现收入95.6亿元,同比增长167.5%,累计交付31716辆理想ONE,同比增长152.1%;研发投入13.7亿元,同比增长167%;经营现金流量18.3亿元,同比增长98.0%,连续八个季度经营现金流量为正;现金储备高达511.9亿元。

这一成绩单延续理想汽车过去在财务上的优秀表现,这也和其战略相关——截至去年年底,理想的研发费用率依旧为蔚小理三家中最低,之前只有理想ONE一款车型,注意力集中,成本控制严格。

理想汽车已经做出转变。在财报电话会议上,李想首次较为具体地介绍了理想汽车的产品战略,他表示,理想汽车的将会在20万-50万元价格区间内,每10万元的价格区间都将推出一款新品,同时,在每一个价格区间中都会有增程和纯电两种动力模式。

对于上述产品组合方案,李想将其类比为“iPhone”。李想解释说,“iPhone就是借助一套技术平台,推出iPhone12、iPhone12 Pro、iPhone12 Mini等不同价位产品,对消费者需求进行精准满足。”

这也是接下来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的应有之义。

业内普遍认为,汽车和互联网行业不同,互联网行业起步很难,但到了一定规模会形成规模效应。而汽车公司由于制造业属性限制,从 0 到 1 再到 10,公司越大,越承压。

曾经连续7轮投资理想汽车的明势资本合伙人夏令此前在接受《财经十一人》采访时表示,对“蔚小理”这类交车量已经突破10万台大关,销量靠前的早期厂商来说,在未来两年如何继续扩大产能与销量,在主流市场与特斯拉竞争,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越晚进入者,挑战难度越来越大,窗口期越来越短,则对应市场出牌的机会越来越小。

这是因为到2025年以后,市场就将由“电动化”转入“智能化”的竞争。届时头部公司都会推出L4级或准L4级的自动驾驶,对人机交互的驾驶体验带来的是质变。而要做到L4级别的自动驾驶,汽车销量是前提。同时,对于主机厂来说,要想达到这一目标,自身没有软硬件结合的全栈能力,单纯依靠Tier1(一级供应商),挑战难度极大。

因此,蔚小理们拼命地去卖车、加强智能化的研发,就是为能在第二阶段竞争中生存下来做准备。窗口期越来越短,对于还没有走到头部的新公司来说,挑战愈来愈大。而进入到第二个阶段,整个行业还会进行第二次洗牌,到那时候,竞争格局将与传统燃油车有所不同,可能只有5家-6家车企,共同占据80%的市场份额。

此外,外部环境的影响也在持续。在财报电话会议上,理想汽车高管表示,未来的不确定性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供应链的恢复和稳定;二是如果受持续疫情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愿或受到一定减弱。理想预计今年二季度车辆交付量会降至21000辆至24000辆,收入总额为61.6亿元至70.4亿元。

按照李想此前的个人思考,未来公司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在增强自研能力,扩大产品布局,以补齐短板的同时,还要继续保持此前高效的投入产出比。

高效受益于组织扁平的优势。多位受访员工向《财经十一人》提及理想的扁平,“大多领导也没有自己独立办公室,办公都和我们在一起”“即使只是一个中层也每周都要和老板(李想)开例会”“一个基层员工也可以直接和部门老大沟通。”

这也意味着对员工多线工作能力、沟通能力和自驱力要求更高,随着竞争环境变化,这种要求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会变得更加挑剔。

“这里的团队经常变动,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前述招聘人士表示,人员调整也是变化的一部分。“我们和候选人介绍时会说,理想就是让你拥抱变化。”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