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爱好者创业的站长之家 – 南方站长网
您的位置:首页 >访谈 >

阿尔:礼来宣布终止阿尔茨海默症药物研发 巨头为何都无功而返

时间:2023-03-13 19:46:28 | 来源:

今天,分享一篇礼来宣布终止阿尔茨海默症药物研发 巨头为何都无功而返,希望以下礼来宣布终止阿尔茨海默症药物研发 巨头为何都无功而返的内容对您有用。

红星资本局3月13日消息,日前,礼来(LLY.US)宣布终止其阿尔茨海默症药物solanezumab的开发,原因是在临床试验中未能减缓疾病进展。这一研究耗时十年。

研发成本高昂且疗效较差 巨头频频告败

礼来的这项临床于2013年启动,共招募1100个65岁至85岁的阿尔茨海默症患者,患者大脑有淀粉样斑块但没有临床症状,接受solanezumab或安慰剂治疗4.5年。

礼来,solanezumab未能清除或阻止β-淀粉样蛋白斑块蓄积,也没能减缓阿尔茨海默病早期患者的认知能力衰退。礼来公司全球品牌开发主管John Sims指出,“研究结果清楚表明,solanezumab的主要和次要终点没有达到预期,靶向可溶性淀粉样蛋白β对这一人群无效。”

截图自礼来官网截图自礼来官网

但John Sims同时表示,“虽然这项研究结果是负面的,但产生的独特数据增加了我们对临床前阿尔茨海默病的理解,并推进阿尔茨海默症预防研究。”目前,礼来正着眼另两种处于III期的阿尔茨海默病药物donanemab和remternetug。与solanezumab不同,这两种药物专门针对沉积的淀粉样蛋白,并已被证明可清除淀粉样斑块。

这并非礼来首个失败的阿尔茨海默症药物。

早在2010年8月,礼来semagacestat的研发告败,该药物未能延缓阿尔兹海默症的进展,并且与部分临床指标的恶化相关。2018年6月,礼来又宣布停止与阿斯利康联合开发的口服β分泌酶裂解酶(BACE)抑制剂lanabecestatⅢ期临床。

事实上,阿尔茨海默症药物一直是座“天坑”,辉瑞、罗氏、强生、渤健等国际医药巨头也屡屡受挫,耗费巨资,研发数年,往往无功而返。其中,辉瑞在2018年对外宣称停止阿尔茨海默症新药的开发,给出理由是研发成本高昂且疗效较差。

美国药品研究与制造商协会的一份报告指出,1998-2017年期间,全球已有146个阿尔茨海默病药物在临床试验阶段遭遇失败,仅有四种针对疾病症状的药物获批上市。

近20年来,全球范围内仅有两款阿尔茨海默症新药上市,分别是2021年6月FDA加速审批上市的Aduhelm,由卫材与渤健共同开发;以及2019年11月被国家药监局附条件获批的绿谷制药九期一,于2022年正式进入医保目录。

发病机制仍不明确 国内患者达千万

作为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阿尔茨海默症存在了一百多年,但发病机制仍不明确,这也是药物研发难点所在。

红星资本局不完全统计,除绿谷制药外,布局阿尔茨海默症药物的国内药企还有通化金马(000766.SZ)、康弘药业(002773.SZ)、新华制药(000756.SZ)、海正药业(600267.SH)、步长制药(603858.SH)、石药集团(01093.HK)等。

2月22日,通化金马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主导研发的治疗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的1.1类新药琥珀八氢氨吖啶片临床III期试验目前受试者已经全部出组,处于相关临床试验稽查和纠偏阶段;1月12日,新华制药公告,1类创新药OAB-14干混悬剂获批开展1期临床试验,适应症为轻至中度阿尔茨海默症;康弘药业在去年披露,针对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新药KH11正在进行Ⅱ期临床试验,其临床前研究数据已体现出较高有效性。

国内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群体庞大,经济负担繁重。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司司长王海东曾介绍,阿尔茨海默病是老年期痴呆最主要的类型,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中约有1500万痴呆患者,其中1000万是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日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主任吴静预测,2050年国内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将超3000万。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疾病高创中心科主任贾建平与团队2018年在《柳叶刀》子刊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在中国,每个痴呆症患者平均一年的花费约13万元,全国每年用于阿尔茨海默症的相关花费高达约1200亿元。预计到2030年,全国总计年开销将达到3.6万亿。

红星新闻记者 俞瑶 实习记者 胡安墉

编辑 肖子琦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