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爱好者创业的站长之家 – 南方站长网
您的位置:首页 >创业 >

“天外来客”揭示太阳系童年秘密

时间:2022-04-25 08:45:47 | 来源:中国科学报

■本报记者 崔雪芹

当美丽流星划过夜空,一群“追星星”的太阳系考古学者,就要从这些“天外来客”中捕捉各种蛛丝马迹,尝试推演太阳系漫长历程中一幕幕不为人知的故事。浙江大学物理学院研究员刘倍贝正是其中一员。

4月22日,《科学进展》刊发他与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及瑞典隆德大学学者合作的新成果。他们从陨石同位素含量两极化现象入手,推演了太阳系形成最初五百万年间发生的故事。

研究者指出,原行星盘气体的外流是一双“看不见的手”,它参与了早期太阳系的塑造,影响了小天体和行星的形成。刘倍贝及合作者据此构建了早期太阳系天体形成的新模型。

解密早期太阳系的形成和演化

刘倍贝要推演的历史,聚焦于太阳系诞生之初的五百万年,这是太阳系的童年期。还在成长中的幼年太阳,周围环绕着扁平的气体圆盘,也称为原行星盘,它就像行星们共同的“摇篮”,行星靠不断吸积盘中漂浮的固体颗粒长大。而作为“天外来客”的陨石——太阳系里的小行星、彗星或行星撞击地球后产生的碎片,其母体也形成于同一时期的同一“摇篮”。

“陨石保留着太阳系童年期的原始信息。”刘倍贝说,“通过对陨石的研究,可以解密和探索早期太阳系形成和演化的过程。这有点像破案,需要大胆的想象和缜密的推理,把不同的案发线索串联起来,还原事件的真相。”

现在,确实有一桩“大案”摆在刘倍贝等学者面前:陨石的同位素含量存在明显的两极化、泾渭分明的现象。

从物质成分上,陨石可分为炭质陨石和非炭质陨石。炭质陨石含有更多的挥发性物质,包括含碳有机物和水等,非炭质陨石则含有更多的难熔性金属元素。

学界认为,这种差异源于陨石母体形成时的位置。“原行星盘越靠近太阳,温度越高,挥发性物质含量就越低,以非炭质固体物质为主;越远离太阳,温度越低,以炭质物质为主。”刘倍贝从最近研究中发现一条新线索:这两类陨石的同位素含量也大相径庭。

“没有发现任何一块陨石处于中间地带。”刘倍贝说,这种两极化的现象令天文学界尤为惊讶。根据同位素测年法,陨石形成的时间横跨整个原行星盘阶段,它们吸积的固体物质通常是相互流通的,在组分上应该呈现一定的连续性,然而真实观测则是两极化。

“它在告诉我们什么?”刘倍贝说,这种现象提示了在原行星盘中可能存在大尺度、长时间的物质隔离,这是人们在研究太阳系早期演化中碰到的一大难题。

木星开沟塑造了早期太阳系?

会不会有一种力量,让原行星盘形成彼此相互隔离的区域?有学者提出,这种力量来自太阳系中的“大兄长”气态巨行星木星,可以用“木星开沟”理论来解释陨石成分两极化的现象。

他们认为,木星的固体核形成于太阳系诞生之初的一百万年内,它凭借巨大的质量和强大的引力,在气体盘中开了一个深沟,完全阻断后续固体颗粒的内流,内外盘的固体物质自此隔绝。

最近几年的天文观测也捕捉到了“巨行星开沟”的证据。ALMA射电望远镜阵列观测到的AS 209系统的原行星盘,位于距地球410光年外的蛇夫座。该行星盘显示出明显的环状沟壑,中间深色的暗沟被认为是由类似木星的巨行星“开沟”导致。

“木星开沟真的塑造了早期的太阳系吗?”刘倍贝对此提出质疑。其最大的疑点来自形成内盘的两种非炭质陨石——普通球粒陨石(OC)和顽火辉石球粒陨石(EC)。

“如果木星真在气体盘中开一个深沟而完全阻断后续固体颗粒的内流,内外盘的固体物质自此隔绝,那么内盘非炭质固体颗粒物会因快速迁移而消耗殆尽。这样一来,OC和EC的母体就没有可以吸积的非炭质固体颗粒物,因而无法长大。”刘倍贝说。陨石测年研究表明,OC和EC形成于太阳系诞生后的200万至300万年间,这说明,非炭质固体颗粒物能长时间流通且存在于内盘区域。

相反,如果木星开的沟不够深,就不能有效阻挡固体颗粒的迁移,内外盘的物质还是流通的,因而就无法导致两类陨石同位素的两极化现象。“我们发现,‘木星开沟’很难同时解释太阳系陨石形成年龄和同位素含量这两方面观测结果。”刘倍贝说。

重新审视太阳系的童年

还有什么物理机制可以解释陨石的两极化呢?刘倍贝提出一种全新的想法——从时间演化上的隔绝来解释。

在太阳系的童年时期,原行星盘中的固体颗粒会源源不断从外盘区域迁移流向内盘。刘倍贝和合作者提出,研究这一过程应该充分考虑行星盘中气体的运动,这一点在过去的工作中被忽视了。气体盘中的流体遵循动量守恒原则,盘内侧区域的气体向内流,最后被太阳吸积。与此同时,盘外的气体向外流,不断扩充着盘外疆域。“就像涨潮的海水,不断向外吞噬岸边的沙滩。”刘倍贝说。

考虑原行星盘气体外流效应之后,研究人员重新对盘内固体颗粒物的迁移状况进行了模拟。结果显示,在盘外部气体外流的推动下,固体颗粒物的迁移速率和方向发生改变,最终进入内盘的时间被大大延长。

“我们发现,初始位于25个日地距离(AU)以外的炭质固体颗粒需要经过300万年才会最终迁移进入内盘类地行星形成区。”刘倍贝说。

刘倍贝用一张图表形象展示了这一“复盘”:不同时期、不同位置的陨石母体及其同位素含量的差异。“重要的是,该模型预示着不同陨石的同位素差异并不是空间上的隔绝,而是形成时间上的演化。”他说。

早期,位于内盘的火星和地球吸积的是非炭质固体颗粒。在约200万至300万年之后,炭质颗粒物最终迁移进入内盘。此后地球和火星吸积炭质物质长大,因而它们的同位素含量是两大类固体物质的混合。这也自洽地解释了诸如观测到的火星和地球的同位素含量是介于这两类陨石之间等问题。

刘倍贝说,从现有的观测出发,并不能对木星的形成时间给出更严格的限制。现今的木星位于距太阳5.2AU处,其形成位置学界有两种假说,一种认为木星为原位形成,成长过程中没有大尺度的轨道迁移;另一种认为木星形成于外盘较远处(10 AU 之外)。

“我们的模型更支持后者。”刘倍贝说,因为木星大气中发现的诸多易挥发性元素包括碳、磷、氮和氩,其含量均比太阳高出数倍之多,这一现象很难用原位形成理论解释。

此外,木星质量增长之余也与气体盘相互作用,产生向内的轨道迁移。木星内移过程中不断散射沿途的炭质陨石母体进入内盘,产生了现今太阳系小行星带特有的群体分布和轨道构型。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126/sciadv.abm3045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