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爱好者创业的站长之家 – 南方站长网
您的位置:首页 >运营 >

Diss元宇宙的虚拟主播们

时间:2021-11-23 10:45:09 | 来源:PingWest品玩

文/钟文

在你眼里的虚拟主播(Vtuber)是什么?

如果还只是认为他们,是一群只在直播间里说说俏皮话的皮套人,那么很有可能,你错过了当下V圈最重要的一段历史。

11月20日,B站策划的《创世之音》第二季虚拟演唱会直播上线。这是首档由虚拟艺人出演的歌舞剧,15位虚拟歌手,讲述了在近未来,人们可以通过接口进入虚拟世界。

有趣的是,这支歌剧有一个经典的反乌托邦剧情,类似《黑客帝国》,全程diss本来利好虚拟主播的元宇宙概念。

演出也得到了粉丝们的热烈追捧。直播峰值人气达到了569万,是去年第一季直播时的一倍多。

出演歌舞剧还不是最“骇人听闻”的,B站上有个虚拟UP主叫“奈奈大芙”。她是一位有着金色长发、深褐色皮肤和浅棕色猫耳的御姐,自称是来自虚拟埃及的四万八千岁的猫神巴斯特。

这个设定不是摆设,因为她在B站上开了一门古埃及语的课。不是那种自娱自乐式的,而是真真正正、教授公元前2000年中王国时期古埃及使用的语言的课程,带授课用PPT的那种。

像这样的知识区虚拟UP主(VUP)还有很多,最近在讲解微积分的“一块电鹿板”,专攻语言学的“佩内洛珀-克莱因”,偶尔讲刑法的法学在读生“黑川言”……

这些人的出现说明了一件趋势,“虚拟偶像”或“虚拟主播”可能已经不足以代表VUP在当下的应用场景。

如果“中之人”(VUP背后的演员)是歌手,那VUP是不是就是歌手?那么相应的,如果中之人来自天气预报员、主播、老师、模特、演员、艺人……那么VUP也就是这些身份。

如今人人都可以披一层虚拟外衣。VRoidStudio这样的建模软件的出现,让每一个人都可以在短暂学习之后,设计出自己想要的虚拟形象。prprlive以及live2DviewerEX等面部捕捉软件的推广,也降低了行业门槛。

客观条件上,让每一个人可以拥有自己在赛博空间中的一个虚拟形象。

这两年,虚拟形象也在商业上也逐渐被看重。在某种意义上,它就是IP这个概念的核心,就好像诞生于一百年前的米老鼠,如今成了迪士尼庞大媒体帝国的基础一样。

虚拟形象运营得当,也可以衍生出一系列文化娱乐产品。如B站虚拟艺人厂牌VirtuaReal下属艺人七海Nana7mi,今年双11售卖同款外套,当天的成交额就超过130万。

不过,这些外部原因都只是表面。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披上V皮,是因为虚拟形象能够打破真人的局限性,为创作者和观众之间的关系,带来新的价值以及可能性。这才是VUP大受欢迎的主要原因。

除了技术因素,VUP用一层虚拟的皮,代替了真实的身体,能够让许多人克服镜头恐惧。只需要翻一翻在B站上的视频就会发现,许多UP主即使坐拥百万粉丝,也有不少不愿意真人出镜。但在V皮的加持下,压力会被大幅削减。

越来越的人通过V皮出现,有趣的VTuber也就越来越多。

其次,VTuber也同样符合了当下观众更多元化的审美。过去数十年间,互联网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不同文化在国界间的流动,让更多人愿意去接受不同的审美观念,也让原本被现实世界束缚住的审美标准,向赛博世界的标准延伸。许多VTuber的形象设计,既保留了创作者原本自身的性格,也加入了V圈自身的美学特色。这种做法,既拓展了创作者对于自身的认知,也契合观众的喜好。

同样重要的还有,V皮是对创作者和观众的双重保护,让两者之间的关系变得更为健康。虽然永不塌房还有点难,但VUP在安全性上又确实有系统性的优势。

在真人偶像的世界中,偶像有在舞台上的形象,也有在私下的个人生活。但是这两者往往被许多人混为一谈。有的人会错误地认为,既然消费者为粉丝在舞台上花了钱,那么他们也有权窥探偶像的私生活,进而产生了私生、跟踪等一系列恶行。

但在VUP的世界中,人们已经达成共识,即VUP客观上是由展现在观众面前的虚拟形象和中之人共同构成的。但V圈有个强大的文化传统,即“我喜欢的是VUP,不是中之人”。

关注、挖掘中之人的信息,也就是所谓的“开盒”,是不道德的行为。

V皮因此成为了中之人与观众之间的一道缓冲。如同一位B站UP主在专栏文章中所写的那样,“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的虚拟形象,然后我们进行互相交流谈心,不用担心自己长的丑而交不到朋友,这样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纯粹的变成了性格上与灵魂上的交流。”

多元、亲民、安全感……正是基于这些原因,VTuber成为了一种被人们广为接受的新媒介,并开始被运用在越来越多的领域。

受到历史发展的影响,最开始人们还是把虚拟形象局限于偶像领域。这主要是因为在日本娱乐业界——V圈的文化发源地——就是这样做的。

1982年动画《超时空要塞》中首次出现了一个以动画形象出现的偶像林明美。在动画之外,制作方也为她策划了一系列偶像活动,发专辑、拍写真等等,使林明美超出了一个动画人物,而成为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虚拟偶像。1989年,另一位被取名为方贺唯的虚拟偶像也同样获得了成功。他们成为了早期虚拟偶像的雏形。

但人们也逐渐意识到,虚拟形象并不一定要局限于在偶像领域,就比如初音未来。作为雅马哈公司于2007年为其音乐制作软件推出的虚拟形象,初音未来的本职工作就是为电子音乐提供声音演出,因此与其说初音未来更像是林明美那样的偶像,倒不如说她就是一位虚拟歌手。与初音未来相连的永远不是偶像特有的舞台,而是《甩葱歌》《初音未来的消失》《千本樱》这样的名曲。

很快,中国也有了自己的虚拟歌手,“洛天依”和“言和”。B站UP主ilem用他们的声音创作了诸如《普通disco》《达拉崩吧》这样新时代神曲。而两位虚拟歌手的高光时刻,莫过于在2017年末江苏卫视的跨年晚会之上,洛天依、言和与薛之谦一起共同演绎了《达拉崩吧》,成为了当时微博上最有趣的热搜。

在类似于“不得开盒”的基本准则之上,V圈文化意外开放,玩梗得到了相当程度的包容和鼓励。

一种特别的玩梗方式则叫做gachianti。gachi是日语认真的意思,代表着一种喜爱。anti则是黑粉的意思。gachianti合在一起,指代的是粉丝用适当的迫害,来表达喜爱的行为。

乍看上去,一切都很难理解,但实际上,许多民间的爱称都有类似的意味,例如在江浙地区,“小赤佬”原本作为侮辱性的指称,却也常被用于长辈对晚辈充满亲昵和爱意的称呼。

在V圈,最有名的gachianti作品就是《一般友情夏色祭》了。二创作者把几位VTuber的奇怪发言剪辑在一起的目的不是为了黑,而是为了爱。

到了这个阶段,虚拟形象以及围绕着它发展起来的文化,已经远远超出了其发展早期的偶像范畴了。真要找一个合适的定义的话,或许称他们为虚拟艺人会更合适,毕竟艺人这个词的含义更为丰富。

天气阿准自2020年11月上传第一个视频以来,她只做一件事情就是播报天气。这个身穿着浅蓝色连衣裙、拥有银白头发的女孩,其实就是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主办的中国天气网推出的虚拟形象。现在,她以一周两到三次的频率,为B站观众带来直播,讲解天气、以及相关的地理气象知识。粉丝数量如今不算太多,但也已经积累起了固定的粉丝量。

在一个多月前的上海时装周,ZIIICIIEN支晨设计师品牌的一次走秀中,真人模特间也出现了VUP阿梓从小就很可爱。这位在2020年出道的虚拟艺人,是B站推出的虚拟艺人企划VirtualReal的一部分。顺便一提,同属VirtualReal出道的虚拟艺人还有“菜菜子nanako”。她背后的中之人就是著名的表演艺术家蔡明。

甚至就连国家广电总局都在10月20日下发文件,说要“推动虚拟主播、动画手语广泛应用于新闻播报、天气预报、综艺科教等节目生产,创新节目形态,提高制播效率和智能化水平。”

随着虚拟艺人出现的场景越来越广泛,虚拟艺人的商业化前景也正在变得越来越明确。事实上,虚拟艺人如今已经能够实现盈利——因为一些知名厂牌的关停,许多人都认为虚拟主播不赚钱——而且变现能力远超行业现象。

根据第三方网站Darkflame的数据,中国虚拟艺人的月直播收入已经从2020年1月的761万元增长至2021年10月的4862万元。据这个增长速度推算,中国虚拟艺人在2021年的直播总收入或许有望超过5亿元。

除了直播收入,虚拟艺人也可以通过代言、演出、合作等方式获得额外收入。尽管统计口径或许有所不同,但可作参考的另一份数据来自第三方咨询公司艾媒咨询。他们认为,2020年中国虚拟艺人核心市场规模为34.6亿元,预计2021年将达到62.2亿元;2020年虚拟艺人带动周边市场规模为645.6亿元,预计2021年为1074.9亿元。

越来越多的商业合作可能性也正在浮现。阿梓在上海时装周走秀的同时,也与招商银行达成了合作,成为了信用卡卡面上出现的人物。招商银行信用卡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看重的是阿梓对于年轻消费者的吸引力。“Z世代是未来消费市场的发力点;招商银行信用卡也将继续坚持‘和年轻人在一起’的战略,探索更多跨界合作,洞察年轻人需求,为他们的生活创造价值。”

如前文所述,用虚拟艺人作为商业代言人,会比用真人艺人更为保险。

反之,真人总有风险。无论是艺人自身的劣迹行为,还是不当言论,都会对品牌形象造成损害。而事实上,类似的事件也层出不穷,如代言家居品牌的李云迪、代言汽车品牌的网红晚晚……

当然,这些都不会是虚拟艺人的终点。如果我们仔细思考虚拟艺人的概念,就会发现,虚拟艺人不过就是真人披上了虚拟的外衣。而随着赛博世界和真实世界的壁垒正在逐渐消融,人们也会更愿意自己以虚拟的形式出现在赛博世界当中。既然虚拟艺人的背后,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那么凡是真人可以做到的事情,虚拟艺人其实也可以做到。

就像B站的虚拟艺人出演的原创动画歌舞剧一样,我们也可以设想,或许之后,也会有一个面向虚拟艺人的“娱乐圈”。有制片人、导演策划专门的虚拟动画、剧集,然后邀请虚拟艺人参与试镜,最终出片推向市场和观众。这一切随着技术的逐渐成熟可能并不会太过遥远。

到了那个时候,还会有人觉得虚拟艺人是个奇怪的事情吗?不会,因为这就是我们当代赛博娱乐生活的一部分。就像前面提到的那位UP主所说的那样,“或许我们每个人,都是虚拟主播。亦或者,我们每个人,都只是缺少一个放飞自我的面具罢了。”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