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爱好者创业的站长之家 – 南方站长网
您的位置:首页 >运营 >

21全球观察|九成亚太企业领袖视ESG为投资必经环节,这三个行业“后来居上”表现最佳

时间:2021-09-13 10:47:06 |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原标题:21全球观察|九成亚太企业领袖视ESG为投资必经环节,这三个行业“后来居上”表现最佳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吴斌报道ESG浪潮已成为时代风口。自2004年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UN GlobalCompact)首次提出ESG的概念以来,ESG原则逐渐受到各国政府和监管部门的重视,ESG投资也逐渐得到主流资产管理机构的青睐,从欧美走向了全球。

而在ESG浪潮席卷全球之际,亚太地区作为全球经济的重要力量也备受关注,成为ESG机会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而中国市场更是蕴含了无尽的机遇,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副会长张少刚近日表示,从发展前景看,2060年实现碳中和共需要约136万亿人民币投资,除政府出资外,需要引入大量社会资本,更多地依靠市场来发挥作用。全国碳交易市场规模预计将达3000亿元人民币,无疑是一片广阔的蓝海。

ESG成为亚太企业发展重要指标

从全球角度来看,ESG正日益受到重视。根据全球可持续投资联盟(Global Sustainable Investment Alliance,GSIA)针对全球主要地区(欧洲、美国、加拿大、日本、大洋洲)的统计,ESG投资的资产管理规模从2012年初的13.20万亿美元增加至2020年初的35.30万亿美元,年复合增速为13.02%,远超过全球资产管理行业的整体增速(6.01%)。

尽管亚太地区目前在ESG表现上落后于欧美,但企业ESG意识的增强、更严格的监管以及来自投资者的更大压力正推动亚太整体的ESG表现逐步提升。

贝克•麦坚时国际律师事务所在最新发布的一份名为《将战略付诸行动—在亚太地区推进ESG》的报告显示,在接受调查的800位亚太地区企业领袖中,有近半数(46%)受访者表示,他们比疫情前更加重视可持续发展问题。

(疫情后亚太企业更重视可持续发展问题,来源:贝克•麦坚时)(疫情后亚太企业更重视可持续发展问题,来源:贝克•麦坚时)

此外,有90%的受访者表示,ESG是企业在考虑收购等投资活动时讨论的必经环节之一,这无疑也使得交易变得更为复杂。

贝克•麦坚时香港办公室合伙人Robert Wright律师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投资者需求的增加和新发布的强制性披露要求推动亚太地区ESG审查和披露行为的改善,许多全球资产管理公司在ESG尽职调查协议和治理制度方面已经取得了令人振奋的进展,但问题依然存在:不少大型机构或企业以外的其他组织在评估ESG风险时,仍然需要获得更多的ESG培训、数据和分析工具支持。

政策差异和监管法规不一已成重大挑战

对于企业而言(尤其是跨国企业),当下发展的一大问题就是亚太地区各国ESG监管法规不一致。目前,与欧盟和北美相比,亚太地区的ESG披露框架还不够完善。亚太地区缺乏清晰一致的分类系统,且全球ESG标准、框架和计划也并未能在亚太区内得到普遍采纳。

中金公司认为,虽然全球在ESG投资理念上已经形成较为一致的原则和指引,但在ESG评级体系上,则体现出明显的差异,ESG评级体系很难“求同”,例如评级方法和指标体系的差异消除依赖于ESG投资理念和实践的进一步发展,而不同国别地区由于社会发展阶段、政治经济文化的不同导致的差异存在其合理性,几乎不可能消除。

对于纷繁的各类评级,中金公司认为,各类ESG评级都具有参考价值,但比评级结果更有价值的是底层数据。不同投资者侧重的ESG主题不尽相同,对ESG也有个性化的理解。因此建议投资者可以基于评级机构提供的信息和自身的研究,构建贴合自身投资理念的ESG评价体系。在选择ESG提供商时则建议关注底层数据可靠性、团队研究能力、评级指标透明度等方面的情况。

从供应方评级机构的角度来看,需要关注的三个重点包括:提高数据的前瞻性,且不是基于历史表现优化指标权重;提高数据更新频率,精简ESG报告;提升团队的研究能力,和评级的稳定性。

而对于上市公司而言,需要建立比较完善的ESG治理结构,确保有足够有效的ESG管理政策和制度、内部控制、实施措施,并形成一个不断改进和优化的流程。在上市公司选择需要遵循的ESG框架时,关键的考察点包括评级框架的合理性和评级机构的权威性。

亚太企业如何从“落后者”成为“领先者”?

整体而言,亚太市场公司的ESG评级通常低于全球同业公司,但这种情况正在快速变化。

MSCI在近日发布的ESG报告中表示,对于亚太地区整体而言,市场越发达,ESG评分就越高——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新加坡在2020年的评分均高于或接近全球平均水平。相比之下,制造业和燃煤公用事业等传统行业比例较高的发展中市场则显得落后。

但是,很多之前ESG评级较低的市场改善幅度最大,2018年至2020年,中国内地、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的平均ESG评分上升了15%以上,韩国的表现也同样强劲。

(亚太企业ESG评分进步飞速,来源:MSCI)(亚太企业ESG评分进步飞速,来源:MSCI)

在行业层面,亚太地区的整体表现仍然显著落后,大多数行业低于行业全球平均 ESG 评分。但是医疗保健、金融和房地产行业除外,这些行业在2018-2020年的大幅改善使其ESG平均评分接近甚至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亚太金融行业的ESG评分已成“领先者”,来源:MSCI)(亚太金融行业的ESG评分已成“领先者”,来源:MSCI)

在表现最好的金融业,亚太企业已经从“落后者”成为“领先者”,这主要是因为亚太企业在环境影响融资的ESG关键议题上的表现更佳,而这得益于主要金融机构(尤其是在中国内地、中国台湾地区、韩国和澳大利亚)持续推广绿色融资。对于医疗保健行业而言,这是由于在人力资本、医疗保健服务获得以及产品责任等ESG社会主题上的表现更为强劲,但亚太公司在产品安全方面仍落后于全球同业公司。对于房地产行业来说,更佳的表现主要由于亚太房地产市场的REIT比例较高,REIT的直接ESG风险低于房地产开发商。

展望未来,贝克•麦坚时全球气候变化业务部负责人Ilona Millar律师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就当今市场的现实情况而言,绝大部分企业显然并未构建足够完善且严密的ESG框架和应对流程。鉴于外部因素(包括消费者对提升ESG标准的需求)的重要性日益增加,亚太地区企业目前急需加快行动,弥补不足和差距。这也将有助于整个亚太区域在ESG监管协调与合作方面取得进展,进而对该区域的经济复苏和复工复产产生积极影响。”

(作者:吴斌 编辑:陈庆梅)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