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爱好者创业的站长之家 – 南方站长网
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 >

央视曝光骗保产业链,倒卖药品日赚1万的漏洞该补上了

时间:2021-10-11 08:47:26 | 来源:澎湃新闻

原标题:央视曝光骗保产业链,倒卖药品日赚1万的漏洞该补上了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文 | 于平

近日,一起利用医保报销比例差价倒卖药品的特大医保诈骗案引发关注——江苏镇江有一对50多岁的夫妻,两人几乎每天都要去市内各大医院、社区卫生中心开药,经常一天要跑好几家医药机构买药。在2020年,江某开了120余种药,价值超过15万元;许某也开了100多种药,价值超过23万元。警方深入调查发现,异常开药的背后,竟是一个庞大的医保诈骗的产业链。近期,镇江警方打掉涉及11个省份的20多个医保诈骗团伙。

买药骗保这种事,许多人之前都有所耳闻。但是,谁都没有想到,买药骗保的地下产业,居然已猖獗到这种地步,仅一个患者,一年就能骗保十几二十万。报道中还提到江苏盐城一名中间商,自2014年开始倒药,7年来不仅养活了一家人,还全款买了7套房产,其中南京3套。仅在被抓获的那一天,这名中间商倒卖药品的净收益就高达1万元。这些人作案之疯狂,令人咋舌,医保“救命钱”因此沦为了少数人的“唐僧肉”。

对于类似骗保犯罪,当然要严厉惩治。镇江警方没有局限于个案,而是顺藤摸瓜,将背后的利益链条连根拔起,这种主动办案的态度,值得更多地方借鉴。不过,在依法严惩的同时,也必须看到,苍蝇不叮无缝的蛋,骗保产业链背后暴露出的医保漏洞,以及医疗领域的痼疾,其实更不能忽视。

以镇江这对骗保夫妻为例,他们之所以能疯狂作案多年,就是利用医保制度不统一和不规范之处。报道中提到,夫妻所开的药,远远超过了正常需要的使用量,像奥美拉唑,一年能开到了251盒。但他们多跑几个门诊科室、多跑几家医院,就轻松地绕开监管,蚂蚁搬家式地积累药品。可以想象,如果医保对于个人用药有严格、统一规范,通过大数据进行监督,疯狂开药是很难得逞的。

而不同的医保报销额度和起点,也让部分参保者更容易钻空子,更容易受到利益的诱惑。比如,许多地方披露的买药骗保案件,涉案人员多为城市参保人员,甚至退休的公职人员,因为他们的医保自付比例小,报销门槛低。相较而言,那些农村参保人员,由于医保自付比例较高,门槛也高,则很少曝出骗保的问题。

此外,骗保涉及的药品,多为处方药、常用药,它们流入到药店后,又被加价出售。而许多人之所以要从药店购买这些药品,原因无非一个,那就是他们缺乏医保保障,只能自费买药,比如一些没有加入本地医保体系的流动人口,就属此列。换句话说,医保的覆盖不均和待遇差别,制造出大量需求,这是骗保地下产业链得以壮大和繁荣的根本原因。

再者,骗保药品在药店高价出售,也折射出药品市场价格依然存在虚高情况。报道中也提到,骗保涉及的药大部分都是慢性病的药。最近几年,由于药品带量集采逐步推行,许多慢性病的药通过集采价格大幅降低,让患者普遍受惠。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也带来了另一种价格双轨制,同样的药,医院里卖得便宜,外面药店的市场价格却高很多。而这,就给骗保地下产业,留下了巨大的获利空间。

所以,对于骗保灰色产业链,一味遏制和打击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医保制度本身入手,通过改革,提高医保的覆盖面和公平性,从源头减少灰色需求。比如,推动城乡医保制度的统一,提高外来人口参保率,打破医院和药店的价格双轨制,等等。总而言之,要让更多人都能享受到医保制度的阳光,要让医药领域的价格更加透明,竞争更加充分,这才能从根本上铲除医保诈骗黑产滋生的土壤。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