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爱好者创业的站长之家 – 南方站长网
您的位置:首页 >微商 >

香港北部都会区构建“双城三圈”,香港住房问题有望解决

时间:2021-10-10 20:46:21 | 来源:澎湃新闻

原标题:香港北部都会区构建“双城三圈”,香港住房问题有望解决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10月6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特区立法会发表《施政报告》时透露,特区政府将在香港北部建设一个300平方公里、可容纳250万人生活的都会区,配合港深跨境口岸和交通基建,与深圳特区形成“双城三圈”的战略性布局。

据林郑月娥介绍,北部都会区是具规模的城市空间,拥有多达7个跨境陆路口岸,覆盖由西至东的深港口岸经济带及更纵深的腹地,享港深优势互补、融合发展的红利,将成为香港境内促进港深融合发展和连系粤港澳大湾区最重要的地区,帮助香港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施政报告》的出炉,意味着深港口岸经济带将迎来新风口。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产业发展和城市规划中心主任彭坚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港府探讨将东铁线延伸至深圳罗湖,并在深方设立“一地两检”口岸,此举将进一步加深罗湖与香港融合的密度与深度,推动深港口岸经济带功能建设的夯实。

同时,北部都会区的建设也将为香港自身的发展注入新动能。

深圳香港“双城三圈”

10月6日,林郑月娥发表其任期内第五份《施政报告》时提出,特区政府将在新界北构建占地300平方公里宜居宜业宜游的北部都会区,满足香港居民居住需求的同时,配合港深跨境口岸和交通基建,与深圳特区形成“双城三圈”的战略性布局。

据林郑月娥介绍,“双城”是香港和深圳,“三圈”即由西至东分别为深圳湾优质发展圈、港深紧密互动圈和大鹏湾/印洲塘生态康乐旅游圈。“双城三圈”覆盖了深港口岸经济带和深圳发展最成熟的都市核心区,以及香港境内城市建设资源正在高速汇集并仍拥有庞大发展潜力的北部都会区。

根据发展规划,香港北部都会区包括元朗区和北区,占地面积约300平方公里,有6个处于不同规划及建设阶段的新发展区和发展枢纽,包括古洞北/粉岭北、洪水桥/厦村、元朗南、新田/落马洲、文锦渡和新界北新市镇,区内拥有多达7个跨境陆路口岸。

北部都会区的中部,主要包括香港的新田/落马洲发展枢纽、港深创科园、古洞北及粉岭北新发展区,粉岭/上水新市镇及新界北新市镇,对接深圳的罗湖和福田市中心区,是港深口岸最密集的地区。

《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施政报告》有多项内容与深港合作有关。在跨境陆路交通方面,林郑月娥指出,北部都会区的整合和扩容工作,会由以铁路为运输系统主要骨干所带动。港府探讨将东铁线延伸至深圳罗湖,并在深方设立“一地两检”口岸,在现有罗湖站及上水站之间增设一个非过境铁路服务的新铁路站,以释放罗湖/文锦渡及上水北一带的发展潜力。

彭坚向本报记者指出,此举将推动深港口岸经济带功能建设的夯实,同时进一步加深罗湖与香港融合的密度与深度,为罗湖老城区的转型发展带来更多科技、现代服务业、居民服务业布局和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窗口、消费功能建设,进而带动经济、产业、城市配套功能的提质提效发展。

另外,林郑月娥提出,连接洪水桥/厦村至深圳前海的港深西部铁路,把正在规划的北环线向北伸延,经落马洲河套地区(河套地区)的港深创新及科技园(港深创科园)接入深圳的新皇岗口岸。同步公布的《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建议,可借此契机提升洪水桥/厦村为新界北现代服务业中心,并在与深圳前海隔湾呼应的流浮山建设具规模、地标性的创科设施,为北部都会区提供大量就业机会。

值得一提的是,在深圳宣布前海扩容后不到一个月,“北部都会区”就正式官宣。林郑月娥表示,前海扩区方案以打造具全球竞争力的营商环境为目标,将为香港专业服务带来大量机遇。

对此,彭坚认为,前海扩区方案的顶层设计完全能够与香港“北部都会区”的战略规划形成紧密的呼应与联动,且将为香港新一轮发展的带来崭新动能。“前海扩区方案所坚持的核心导向,就是支持香港经济社会发展和融入国家发展大局,除了深港现代服务业、制度创新等领域的合作外,还拓展到科技创新、新兴产业等更广阔的领域,为香港由治到兴的转型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协同依托。”

香港住房问题有望解决

随着这份规划蓝图的面世,一场围绕“北部都会区发展计划”的讨论也热烈展开。

10月7日,林郑月娥在回答立法会议员有关“北部都会区”建设的问题时表示,特区政府将制订滚动式10年建设进度计划,定期向社会交代相关基建发展和房屋供应的达标情况。她表示,无论是交椅洲人工岛填海,还是北部都会区发展,都不仅不会影响香港的公共财政,还会为香港带来财富。

那么,北部都会区带来将为香港哪些新机遇?多年以来,住房问题一直是香港绕不开的民生难题之一,而此次北部都会区的建设将直接增加香港的房屋土地供应。

《施政报告》指出,目前北部都会区内的多个发展中项目预计可提供约35万个住宅单位,该区可额外开拓约600公顷用地作住宅和产业用途,估计可提供住宅单位约16.5万至18.6万个。

土地供应方面,《施政报告》指出,特区政府将继续“多管齐下”增加土地供应,推进多个新界新发展区项目、东涌东及交椅洲人工岛填海工程等。过去两年特区政府已引用《收回土地条例》已收回90公顷新界土地,预计未来几年收回的土地将达700公顷。

另外,《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提出,善用落马洲管制站迁往深圳新皇岗口岸后腾出的土地和毗邻的部分鱼塘和乡郊土地,加上新田/落马洲发展枢纽内原有用地规划,将增加合共约150公顷土地作创科用途,以构建新田科技城,发挥更具规模效益的科技产业群聚效应。

整个北部都会区发展完成后,总住宅单位数目将达90.5万至92.6万个,共计容纳约250万人居住;而都会区内的职位数目将大幅增加至约65万个,包括15万个与创科产业相关的职位。

彭坚向记者分析,眼下,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港深创科园和深圳园区已经纳入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先行启动区范围。此次北部都会区规划明确提出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将港方的承载空间由港深创科园,拓展至落马洲/新田一带,将显著提升深港科技合作的战略叠加能级、空间承载能级以及相应的功能布局能级。未来,整个合作区域将成为双城三圈中的重大科创平台极点,形成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制度创新交融与交通、人文、生态、城市相融合的投资发展热土。

不过,在彭坚看来,北部都会区计划非常宏伟,将是解决香港住房、就业问题的一个现实方案。但该方案的落地涉及周期较长,仍有很多不确定性因素。

此前,林郑月娥在记者会上表示,香港土地政策需要持之以恒,预期20年至25年内可以有逾100万个单位应市,稳定香港楼市,而当中未计及私人市场的重建项目及土地,只计及政府可掌握的供应。她补充,虽然供应需要时间推出市场,但预期人口增长速度应不高,而逾100万个单位等于目前供应的约三分之一,只要政府全力推动,有信心解决困扰香港多年的楼市问题,从而给予市民置业的希望。

记者 郭浩仪 葛爱峰

原标题《香港北部都会区构建“双城三圈”,深港将迎来黄金发展期》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