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爱好者创业的站长之家 – 南方站长网
您的位置:首页 >创业 >

积聚绿色动力 助推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2-07-24 08:47:00 | 来源:青海日报

本报记者 王 臻

7月22日,第23届青洽会、第二届生态博览会如约而至,这场以“开放合作·绿色发展”为主题的盛会,再一次让全世界看见了绿色发展中的大美青海。

盐湖资源开发技术不断突破,产业链条不断延伸;

戈壁滩上“大风车”迎风飞舞,将源源不断的绿色风电能源昼夜不停地从青海输向四方;

牦牛、青稞、藏羊、油菜、冷水鱼、枸杞等绿色有机农畜产品深受省内外客商青睐……

绿色为底,厚植发展动能。按照“三个最大”省情定位,青海把提档升级绿色发展方式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坚持绿色低碳发展,结合实际、扬长避短,立足高原特有资源禀赋,积极培育新兴产业,打造“高地”,建设“四地”,以实际行动绘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崭新画卷,走出了一条具有青海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绿色低碳,

绿色工业的青海实践

地处“地球第三极”的青海,拥有富饶的生态资源,把保护生态放在发展的首位,绿色就成了贯穿青海发展的基础,而作为支撑经济发展的工业,坚持探索工业的绿色发展之道,走绿色低碳的工业发展之路,成为青海工业的亮点所在。

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大,西宁市甘河工业园区西部矿业锌业分公司每天都是满负荷生产。“锌锭日产量在350吨以上,产出渣320吨左右,在没有建侧吹炉之前,产出的渣会送至危废填埋场进行填埋处理,这其中的有价金属就得不到回收。”西部矿业湘和公司总经理孔俊杰说,2019年10月,企业新增炼锌尾矿渣无害化处置系统,通过该系统原来需要请第三方处理的尾矿渣经过无害化处置后,产出的水淬渣作为建筑材料外售,产出的氧化锌可作为中和剂返回锌冶炼系统,实现炼锌尾矿渣中锌、铅、金、银的有效回收。从废渣到产品,最终实现变废为宝的转变,据统计,企业去年综合回收创造效益突破3000万元。

在做到优化与绿色双发力,拓宽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双向转换通道中,西部矿业不断厚植绿色本底,持续放大特色优势,将一环一环绿色链条严丝合缝,用绿色低碳资源再利用的方式,使金山银山变得更有价值。而这正是青海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的缩影。

今天的青海,绿色发展更加鲜明,高质量发展之路展现出广阔前景:三大工业园区循环经济占比超过60%;锂电产业集群发展,全国三分之一的锂电池产自西宁;为实现“双碳”目标,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着力打造新型电力系统和零碳产业园,进一步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转化能力……

全力以赴构建绿色低碳工业体系,如今的青海正通过严丝合缝的绿色链条,走上工业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大道。

清洁能源,

让青海“风光无限”

6月25日,“绿电5周”2022年青海全清洁能源供电系列活动正式启动。

这是青海第六次创新探索开展“绿电”实践活动。2017年—2021年,青海连续五年开展绿电7日、9日、15日、31日、“绿电七月在青海”全清洁能源供电实践,累计供电量181.14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燃煤854.7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538.1万吨。

这也是青海坚决扛起能源革命的旗,打好清洁能源的牌,以实际行动践行国家电网公司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服务青海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的绿电实践。

今日之青海,正在依托丰富的风、光、水、热能资源禀赋,探索走出一条创新引领、网源协调、水光互补、带动产业、协调发展的新路子。发展清洁能源已经成为青海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绿色翅膀。

在第23届青洽会、第二届生态博览会,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展区,世界首条全清洁能源特高压直流工程—青豫特高压直流工程以灯带的形式,立体展现了全线向外输送的绿电通道。从青海到甘肃,到陕西,再到河南,顺着灯带,这条全长1563千米的全清洁能源特高压直流工程建成满功率运行,年外送电量412亿千瓦时,成功破解了特大型新能源基地集约开发世界级难题。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能源是“主战场”,电力是“主力军”。截至2021年底,全省电力装机达4286万千瓦,其中,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90.9%,新能源装机占比61.5%,保持全国领先。

从水能、太阳能到风能,青海光富、水丰、风好,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禀赋,为实现碳中和、打造碳中和示范区提供了绝佳平台:

组建省级重点先进储能实验室,创新打造全国首家“电力高频数据碳排放”智能监测分析平台;

钙钛矿电池技术研究取得重大突破,清洁能源占比等屡创世界第一、全国第一。

全面提升电网互联互通能力、全面提高清洁能源消纳能力、持续创新能源转型青海实践、全力拓展电能替代领域……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青海加快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不断让清洁能源在青海风光无限。

生态农牧业,

唱响高原绿色牧歌

走进第23届青洽会、第二届生态博览会青海生态馆的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展区,一幅以群山蓝天白云为背景的天然牧场图串联整个展区顶部,与展馆主题相得益彰,牦牛肉干、有机青稞、绿色枸杞等“青字号”品牌成为展馆的“主角”。

从全域推进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省建设到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青海的农牧业踏着“生态绿色”的步伐,走出了一条现代生态农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我们种植春油菜施的都是有机肥,从源头上就是绿色食品。”参加展会的贵德县永发种植专业合作社法人代表赵永刚说。

作为我省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一环,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是农业绿色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让绿色这一农牧业发展底色更加浓厚的关键之举。

如今,我们把“绿色”作为代名词,化肥农药“两减”行动初具成效,面积占到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3以上,化肥农药使用量减少40%、30%,绿色防控覆盖率达45%,有机生物农药用量同比增长70%,走在了西部前列。

“我们的产品因‘青字号’而广受省外市场欢迎,主要销往北京、天津、上海、广东等地。”青海田缘蜜宇保健食品有限公司销售管亮亮说,“青字号”不断扩大的品牌效应为公司打开省外市场提供了有力支撑。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达925个,104家企业获得有机产品认证证书158张,特别是打造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以来,新增有机产品获证组织38家、证书45张。

不难看出,绿色有机是有力注脚,推动着品牌发展渐成燎原之势。据统计,今年1—4月,全省实现农产品网络零售额2.85亿元,同比增长48.4%,占实物商品网零的55.9%。越来越多的“青字号”特色农牧产品,走进全国大众的视野。

把握绿色机遇,积聚绿色动力。从转换资源优势出发,青海农牧业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以绿色生态为基底,向着质量高、效益好、竞争力强的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大步前进。

春潮涌动,千帆竞发,以绿色为动能发展的青海,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阔步迈向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