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爱好者创业的站长之家 – 南方站长网
您的位置:首页 >业界 >

功夫有时也“唐捐”

时间:2022-06-10 08:47:41 | 来源:青海日报

生活中某些俗话充塞在我们耳边,比如“有心人,天不负”“一分辛劳一分收获”“春天播下种子,秋天必有收获”“功不唐捐”等等,它们长时间被人当成不证而明的“公理”,我们很少认真想过,这些正能量满满的话是否概括了事物的全部真相。

上述俗话有没有一定道理?回答是肯定的。身为古典文学方面的杰出学者,钱锺书的才华闪闪发光,所著《宋诗选注》《管锥篇》影响深远,可您知道他下过怎样的功夫吗?钱锺书一生爱读书,不仅读,还做笔记;读一遍两遍不算,还要读三遍四遍,笔记上也不断地添补。钱锺书做一遍笔记的时间大约是读这本书的一倍。钱锺书说:“一本书,第二遍再读,常会发现读第一遍时有许多疏忽,最精彩的句子一般要读几遍之后才会发现。”这种边读书边做笔记的习惯他保持了终生。“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为中国和世界的粮食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用任何美丽的词形容都不为过,他最后一次进医院之前的时光是在海南三亚的育种基地度过的,那时他已年逾九十。我们不难设想,如果钱锺书、袁隆平舍不得下功夫,他们是否还能取得后来那样的成就?

只是,我们可以强调一个人为了梦想必须下足够的功夫,却不能企望自己所下的每一个功夫都会得到及时、充分的回报。事实上,生活中付出了巨大努力而被老天“辜负”的事,时有发生。鲁迅是中国白话文学史上顶尖级的文学大师,其创作,无论题材广度、思想深度、艺术多样性、体式之丰富、时空穿透力等等都远非一般作家所能企及,曾被翻译成数十种文字在全球流布。鲁迅早年学过军事、地质、生理卫生、医学,但他除了回国最初几年在中学、中专里教过短时间的生理课,一生主要从事的是文学教学、研究和创作,在南京、日本学的那些东西基本上没派上用场。类似的情况还有徐志摩。徐志摩出身于浙江海宁一个富商家庭,其父亲徐申如经营着裕通钱庄、硖石电灯股份有限公司、华商银行、硖石双山丝厂等多家企业,日盼夜想的是徐志摩在未来的某天学成归来接手家族生意。1918年,徐志摩赴美国克伦克大学留学,读的是银行学;1921年,他以特别生的资格进入康桥大学(现剑桥大学)皇家学院,研究的是政治经济学。然而,徐志摩终生最爱的是文学。回国之后,他没有去做家族企业的“老大”,进大学做老师,教的也不是金融学、经济学等等跟自己所学专业紧密相关的课程,而是“英汉对译”“小说选读”“英文诗歌”等文学类的东西,业余更是花费大量的时间创作诗歌、散文。依世俗的观念看,徐志摩留学时在学业方面下的多数功夫也同样“唐捐”(白白浪费)了。

懂得功夫有时也“唐捐”,于我们的生命是有意义的。人在年轻的时候,因为家境、阅历、一时的爱好、父母的期待等等因素,我们选定的人生、事业的方向未必那么准确,这就需要“尝试”。尝试对了,可以为我们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尝试错了,也没关系,至少我们接触的那些学问、培养的思考能力会为我们做别的事情提供参照。

不怕功夫“唐捐”,还能扩展我们的胸怀。一个人为人处事,最怕的是斤斤计较。生怕在生命的土地上多播了一粒种子,多洒了一滴汗水,此类人就算获得成功,光亮也是有限的。真正的聪明人应该在乎耕耘不问收获。有了这样的态度,我们才有机会获得“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惊喜,也才可能在出人意料的地方土鸡变凤凰、平地起高楼。

是的,功夫有时也“唐捐”,正因为可能“唐捐”,你不能躺平,不能过分在乎一时之得失,而要冶造一颗平常心:事情成了,不顾盼自雄、目空一切;事情败了,敢于踏过旧我、从头再来。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