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爱好者创业的站长之家 – 南方站长网
您的位置:首页 >微商 >

石豪:在太空,马斯克和美国当局是如何作恶的

时间:2022-01-01 18:45:38 | 来源:观察者网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石豪]

中国空间站紧急避碰“星链”卫星的新闻,已经发酵快一个星期了。

直到29日,马斯克在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只有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几千颗卫星什么都不是。就像……嘿,地球上有几千辆车,这算什么”。

傲慢溢于言表。而这甚至不是马斯克和美国当局在空间中第一次作恶。

一、恶意攻击,天理不容

我们先来看一看危险接近中国空间站的“星链”到底是什么。“星链”是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发射的大型低轨通信卫星星座系统,自2019年起已进行了33次发射,将超过2000颗小型通信卫星送入550km高度左右的低地球轨道。

根据忧思科学家联盟数据,2000颗这个数字超过了美国目前在轨运行的其他卫星数量之和,也超过了全世界其他国家目前在轨运行的卫星数量之和,占据了550km的轨道高度层。

为提高发射效率,“星链”卫星采用了独特的薄片状构型,受限于卫星体量,其单星机动变轨能力稍显薄弱。

“星链”的薄片卫星 “星链”的薄片卫星 | 图片来源@SpaceX

第一颗肇事卫星——星链-1095是2020年4月19日起开始稳定运行在平均高度555km的近地轨道上。但从2021年5月16日开始,该星开始降低轨道高度,于6月24日达到382km并稳定飞行了一个星期。

7月1日,该星与运行在平均高度390km的中国空间站发生危险接近事件,从下面的仿真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距离有多近:

星链-1095危险接近中国空间站星链-1095危险接近中国空间站

真的就是擦身而过。

玄妙的是,就在我空间站执行紧急避碰机动后,星链-1095又动起来了,开始继续降低轨道,最终焚毁于大气层。

这只是美国朋友的无心之失吗?如果回答是的话,请看第二次:

2021年10月21日,就在神舟十三号乘组抵达空间站仅一个星期的时候,星链-2305卫星又发生了一次危险接近。自10月16日起,该星自350km高度开始升轨,在10月21日前后达到390km,且直接迫近中国空间站。

星链-2305轨道高度图 星链-2305轨道高度图 | 图片来源:orbit.ing-now.com

所以,还能回答是美国朋友的无心之失吗?

中国空间站是全世界目前仅有的两个正在运行的载人空间站之一,其轨道参数是公开的。并且,北美防空司令部(NORAD)时刻监视我们的空间站,SpaceX和美国当局绝无可能“不知道”中国空间站的具体位置。

更何况,SpaceX曾经信誓旦旦地保证:星链有先进完善的空间防碰撞技术,可以识别危险接近风险,提前机动躲避。

但在这两次事件中,SpaceX声称的先进躲避功能,又有何作为?

这只能被视为卑劣的恶意攻击。

我们必须要知道的是:1967年签署的《外空条约》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规定各国从事外层空间活动的基本法律原则的普遍性多边国际公约,有“外空宪法”之称。其中第五条更是明确规定:“各缔约国应把宇宙航行员视为人类派往外层空间的使节”。

请问埃隆·马斯克先生和美国当局,你们是否认同美国政府签署的“外空宪法”?是否认同“宇宙航行员是人类派往外层空间的使节”?

你们为什么要一犯再犯,恶意攻击载有中国航天员的大型空间站?

埃隆·马斯克先生,你是否要做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太空杀人犯?

美国当局,你们是否正在谋求成为人类公敌?

神舟十二号乘组是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神舟十三号乘组是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请大家记住这六名同志,他们在执行和平探索太空的任务时,是冒着被敌人攻击的重大风险,称得上舍生忘死,他们是全人类和平利用太空的勇士与英雄。

二。为渊驱鱼,武装太空

星链事件发酵后,马斯克终于出来说了几句,但对于危险接近我空间站一事只字未提,反而大谈“低轨空间足够,还能容纳数百亿卫星”。

本月早些时候,欧洲航天局(ESA)新任总干事约瑟夫·阿施巴赫公开批评马斯克试图制定太空规则,呼吁欧盟各国采取行动,确保星链星座不会干扰其他卫星的运行。

埃隆·马斯克 埃隆·马斯克 | 图片来源:布隆博格

“星链”系统污染近地轨道空间环境,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在此不多赘述。根据英国研究人员的计算,当SpaceX发射完1.2万颗星链卫星后,90%的空间接近事件都将与星链相关,以此结果自然能够管窥星链污染的严重性。

而星链的发展,甚至让天文学家无辜受害:星链卫星在夜空中的亮度,足以严重干扰现有的地基天文观测设备。

星链星座对天文观测的干扰 星链星座对天文观测的干扰 | 图片来源:互联网

不能说SpaceX无所作为,他们确实发射了低亮度星链卫星的试验星“DarkSat”,据称能将卫星的在轨亮度降低31%。但是,在专业观测设备的镜头中,星链依然是地基天文观测的严重干扰源。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