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爱好者创业的站长之家 – 南方站长网
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 >

国家发改委发文,跻身国家中心城市的青岛机会

时间:2021-09-20 11:45:23 | 来源:界面新闻

原标题:国家发改委发文,跻身国家中心城市的青岛机会

近年来,国家中心城市成为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层级之上出现的新“塔尖”,也成为各城市必争之地。

因为一旦获取成为国家中心城市,意味着将具有在空间、人口、资源和政策上的主要优势,并且能够代表国家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

无论是里、面,对于城市而言,都将是巨大的收益,也成为不少城市奋斗和努力的目标。

9月14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一篇题目为《差异化培育提升不同类型城市发展新动能》的论文。其中,便提到了未来中国(内地)的4个城市层级,以及重点支持的内陆非省会城市。

这场有关国家中心城市激烈的角逐赛,谁又能率先撞线?

国家中心城市之争

作为城镇规划体系中的最高层级,国家中心城市依然是当前城市竞争的绝对筹码。

根据原建设部2007年上报国务院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2006—2020年)》的定义,国家中心城市是全国城镇体系的核心城市,在中国的金融、管理、文化和交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中心和枢纽作用,在推动国际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方面发挥着重要的门户作用。

目前,我国已有九座国家中心城市,分别是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重庆、成都、武汉、郑州和西安,但其他城市在国家中心城市赛道上的追逐也从未停止。

9月14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一篇题目为《差异化培育提升不同类型城市发展新动能》的论文。该论文作者单位是“中宏院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而“中宏院”是国家发改委直属研究机构。

文章当中提到,当前,我国传统城镇化红利逐渐减弱、“头部城市”国际竞争力有所下降、城市发展动能呈现梯度扩散趋势,城市体系分化态势进一步加剧。面向未来,建议重点关注全球竞争型代表城市、区域性中心城市、战略接续成长城市和衰退型城市等四类城市,共同构建功能完备、层次有序、支撑有力的城市体系。

也就是说,这份论文建议,未来中国(内地)的城市层级分为四个:全球竞争型代表城市、区域性中心城市、战略接续成长城市、衰退型城市。

其中“全球竞争型代表城市”又分为两个层级:首先是重点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打造成为卓越的“全球城市”;其次是将重庆、天津、成都、杭州、武汉、南京、西安、沈阳、济南、郑州、合肥、福州等打造成为高能级的国家中心城市。

而获得“全球竞争型代表城市”最重要的则是强化对高端要素资源配置、创新策源和新动能孵化、开放门户枢纽等核心功能,强化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综合能力,提高城市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当第一层级的城市有了明晰的发展定位,位于第二层级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又有何表现?

区域性中心城市竞争激烈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至今,除北、上、广、深四座城市发展较快之外,其他城市之间的竞争呈现胶着态势,哪座城市能获得更多的资源,哪座城市的发展就会超出竞争对手一筹。

获批的城市不仅可以获得国家在投资、金融、外贸、财政、土地、人口等方面的特殊待遇和优惠政策,并且能够代表国家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一定程度上使得城市发展获得了更多的重要机遇。

而此次论文中提到,要重点将全球竞争型代表城市之外的其它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以及苏州、无锡、南通、泉州、佛山、东莞等市场活力较强、制造业优势明显的城市打造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

值得关注的是,非“全球城市”的“国家中心城市”,之前是11个,目前是12个,主要的区别是计划单列市青岛和厦门出列,省会城市济南和福州入列。

根据论文中“中宏院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的建议,杭州、南京、沈阳、济南、合肥、福州等6个省会城市将成为国家中心城市,而青岛、厦门则为下一个级别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由此来看,在第二层级区域中心城市竞争中,青岛仍然拥有苏州、无锡等较为强劲的竞争对手。

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表示,国家中心城市意味着国家层面对该城市发展定位的认可,在一些重大改革创新举措上,国家中心城市可能会得到优先考虑,一些功能性项目和基础设施在配置上也会有所倾斜,这对于城市的长远发展将形成实质性利好。

这也可以解释何国家中心城市的桂冠会使得众多城市“竞折腰”。

当各城市之间已摩拳擦掌,发起冲刺的青岛又该如何突围才能拿到“入场券”?

多城竞争下的青岛机会

近期,多个重点城市在公示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草案中,提出了创建国家中心城市的目标。

据统计,截至目前,包括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在内的36个重点城市中,已有广州、重庆、杭州、深圳、哈尔滨、西宁、成都、武汉、青岛、沈阳、福州等11个城市相继公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草案。

7月26日,《青岛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草案)(以下简称《规划》)正式面向社会公示,规划期限为2021年至2035年,近期至2025年,远景展望到2050年。

《规划》中提到,未来一段时间内,青岛市的总体发展目标为建设全球知名的海湾都会,并明确青岛将构建“一主 三副 两城”的都市区空间结构。

值得关注的是,在此次公示的文件中,出现了“以国家中心城市的标准,着力完善城市功能、着力激发城市活力、着力提升城市品质、着力塑造城市特色,建设全球知名的海湾都会”这样的表述。

有了架构,意味着青岛接下来的发展方向,仍将按照“国家中心城市”的标准进行推进。

除此之外,伴随“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我国走向世界的步伐加快,青岛作为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具有独特“双节点”价值城市,不仅是“一带一路”的桥头堡,同时也是陆海联动、东西互济通道的支点,在国家层面具有特殊的门户意义,而这也是青岛的重要发展机遇。

国家战略层面的倾斜,上合示范区、山东自贸区青岛片区的先后获批,也进一步深化了青岛的“核心性”。地理位置与国家战略的双重加持,让青岛与其他竞争城市相比,在起跑线上便已领先一步。

回到城市发展本身,对于奔跑在竞争赛道上的青岛而言,不应该将发展的目光单纯放在城市规模的扩张上,核心还是要在城市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增强城市综合实力,不断提升所在区域的辐射能力。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