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一篇新能源龙脉是储能,储能龙脉是“大储”,希望以下新能源龙脉是储能,储能龙脉是“大储”的内容对您有用。
新能源的消纳问题愈发突出,能源转型面临严峻挑战。
虽然今天新能源+储能已经得到广泛认可,但是市场还是习惯把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当成主角,而储能仅仅是配角。新能源行业毫无疑问是一片繁荣,前景可期。然而,随着风电、光伏等装机量的快速增长,新能源的消纳问题愈发突出,能源转型面临严峻挑战。基于此,我们越发看到发展大型储能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大型储能成为最优解——把风和光存下来1、新能源发展浩浩荡荡,燃眉之急由谁解?过去十余年,我国的能源转型取得了全球瞩目的成绩。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截至2021年,我国风光累计装机容量占比达到26.7%,风光发电量占比11.7%。展望未来,新能源发电占比还将持续提升,直至成为主要电力来源,而传统火电慢慢退居二线,终极角色是作为调峰和补充产能。但在新旧能源角色互换过程中,新能源的消纳问题成为其继续发力向上的主要障碍。图1:2021年新能源装机渗透率达到26.7%(单位:万千瓦),资料来源:Wind,华宝证券众所周知,风电、光伏是间歇性能源,容易受到气候天气影响,是典型的“靠天吃饭”。一旦遭遇极端天气,新能源出力的不确定性容易导致局部时段的缺电问题。不管是2021年的全国大范围拉闸限电,还是2022年夏季的错峰用电,缺电问题都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背后的本质就是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的过程中,新能源的并网消纳出现问题。另一方面,光伏、风电的出力高峰往往与用电需求不一致,随着更多新能源接入电网,将给电力系统带来较大的冲击,严重时候会导致电网频率崩溃,造成大面积停电。根据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研究数据,当新能源的渗透率由20%向上提升将会造成电力系统净负荷的波动幅度陡增,给电网的安全性带来挑战。以山西省为例,作为新能源装机大省,山西近年来火电机组一次调频次数已上升至每日数百次之多。
图2:电网净负荷波动随新能源渗透率提高而增大,资料来源: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首先,新能源发电侧配置储能可以平衡新能源的随机性和波动性,从而有效避免当新能源出力下降,或用电负荷升高时因发电容量不足引发停电问题。比如风光储一体化工程。其次,在电网上配置储能,相当于增加了“缓冲器”,可以有效保障发电端和用电端动态平衡。最后,随着火电等传统可调节电力的占比不断降低,需要引入储能作为新的调节能力来源,从而加强电力系统的灵活性。不过,目前储能的装机速度还远远赶不上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速度,仍然存在明显的缺口。并且,我们正处于电气化深化的时代,未来电气化的场景将会越来越丰富。根据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预测,到2060年,电能占终端用能的比重有望达到66%。浓缩成一句话,光伏、风电份额的不断增加,储能不仅仅是新能源发展的重要前提,还将深入参与能源转型过程,成为电力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
图3:储能成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料来源:光大证券2、为什么是大型储能?按照《“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到2030年,我国风电、光伏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面对如此大规模新能源的接入,电网消纳压力可想而知,电力系统迫切需要大型储能来解决新能源消纳问题,以提高电力系统和能源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何谓大型储能?顾名思义是指功率和容量较大的储能。根据国标《电化学储能电站设计规范》,大型储能电站定义为功率30MW且容量30MWh及以上的储能电站。储能主要应用场景涵盖发电侧(风电场、光伏电站、传统电站等)、电网侧(电网公司等)与用电侧(家庭、工商业等)。而大型储能更多的应用于发电侧和电网侧。

图5:2022年10月国内部分省最大峰谷电价差(元/度),资料来源:北极星储能网,方正证券其次,电力辅助服务市场机制不断完善,大型储能的收益来源更加丰富,比如提供辅助服务收益、容量租赁、容量补偿等。这意味着过去大型储能收益来源单一的问题迎来改善空间,未来可以通过多做“副业”挣钱。举例来说,我国正积极探索“共享储能”模式,来增加储能电站的收益来源。自2021年以来,宁夏、青海、山东等多个省份先后在政策中明确提出建设发展共享储能,并制定详细的租赁价格指导。比如河南印发的《河南省“十四五”新型储能实施方案》中,规定储能租赁指导价为200元/kWh/年。所谓共享储能,是将独立分散的电源侧、电网侧储能资源进行整合,并交由电网进行统一协调,为多个新能源电站提供服务,从而提高储能资源利用率和收益能力。对新能源企业而言,其可以在服务期限内享有储能充放电权力来满足自身消纳需求,无需单独建设储能电站,从而大幅减低初始资金投入。对共享储能投资商而言,储能项目建成之后,容量租赁费用成为稳定的收入来源。同时,共享储能还能参与电力辅助服务来获取调峰、调频等辅助服务费。当然,面对客观现实,就是中国储能市场发展较晚,不可否认仍然处于商业化初期,配置储能的经济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未来商业盈利模式还需进一步完善。再从储能成本端分析,根据BNEF数据,从2010年到2020十年间,锂电池组平均价格从1100美元/kWh降至137美元/kWh,降幅达89%。接下来锂电池储能系统要发挥其更大效能,核心驱动力还是依赖成本进一步下探。2022年1月29日,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发布《“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发案》,提出到2025年电化学储能系统成本降低30%以上的发展目标,进一步满足构建新型电力系统需求。

图7:抽水储能装机规模预测(万千瓦),资料来源:Wind,长江证券
图8:2025年储能锂电池出货量预测,资料来源:高工储能,安信证券4、哪些环节将更收益?展望未来,新能源装机仍会保持快速提升的趋势,与之配套的大型储能迎来确定性增长,其中产业链核心环节将率先受益行业成长红利。抽水储能产业链上游主要为设备制造商,包括水泵水轮机、发电机和主变压器等核心设备制造企业。其中水轮机主要供应商为东方电气、哈尔滨电气、浙富控股等;水泵主要供应商为凌霄泵业、大元泵业等;变压器主要供应商为保变电气、新华都等。抽水蓄能产业链中游主要为电站设计建设及电站运营公司,电站设计、建设主要企业是中国电建和中国能建,电站运营主要包括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

图10:锂电池储能产业链一览,资料来源:兴业证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