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爱好者创业的站长之家 – 南方站长网
您的位置:首页 >创业 >

社工:不相见却是并肩作战 亲兄弟投身抗疫一线

时间:2022-11-13 08:47:51 | 来源:

今天,分享一篇不相见却是并肩作战 亲兄弟投身抗疫一线,希望以下不相见却是并肩作战 亲兄弟投身抗疫一线的内容对您有用。

近日,广州疫情牵挂人心,来自四面八方的志愿者投身疫情防控工作,汇聚成一道道志愿的亮光,筑牢安全防线。在海珠区客村、鹭江片区,记者发现一对抗疫“兄弟兵”,从10月底开始,马不停蹄地开展物资配送、核酸检测、流行病学调查等工作,他们各自驻守在两个片区,不相见却抱有同样的使命并肩作战。半个月过去,他们得到短暂的休整时间,但不约而同地表达了一个想法:虽然不知道是否还需要继续支援,但已经做好再次投身抗疫一线的准备。

■新快报记者 庄嘉宝 麦婉诗

“每天晚上我都会和家人报平安”

人物:陈程

年龄:39岁

身份:广州酒家集团餐饮管理有限公司IT主管

两兄弟中的哥哥陈程是广州酒家集团疫情防控别动队的先头成员,早在10月花都疫情刚刚暴发时,他便作为先锋队伍的一员奔赴花都支援抗疫。“我在10月14日跟随队伍去到花都区新华街,先后支援了四个地方,其中有两个是高风险区。”支援花都的14天里,陈程和其他队员一起参与物资配送、核酸检测、水马加注、转运人员等多项工作,最长试过连续工作25个小时。

陈程结束在花都的支援后,按照规定居家隔离3天。10月30日早上,陈程收到通知:公司需要安排第三批人员支援海珠。“看到群里说需要足够人员去支援海珠,我觉得虽然我刚回来,我也想再去参与。”当天下午,陈程匆匆从家出发赶赴集合地点,跟随队伍再次来到抗疫前线,这次的目的地是——鹭江片区12网格点。

陈程所在的队伍共有20人,负责核酸检测、维持秩序、分发物资和督导商铺等工作。由于这次的支援地点是城中村,即便是有经验的陈程也需要格外小心。“城中村人口密集,所以防护意识需要加强。”陈程告诉记者,前几天经常下雨,同样给工作增加了难度。“下雨时容易造成防护面屏起雾,我们又不能用手去擦,只能自己屏住呼吸让里面的水雾慢慢散去。”下雨路滑也让志愿者们需要格外谨慎,“所以队长叮嘱我们一定要小心,宁愿花多点时间去完成工作,也不要发生意外。”

从10月14日出发花都至今,陈程只在家呆过三天,这是他第一次离开家人这么久。“每天晚上我都会和家人报平安,抽10分钟和自己的两个孩子视频。”提起家人,陈程总是忍不住笑意,实际上,爱人和父母的支持正是陈程义无反顾冲在前线的坚实后盾。“我的爸爸妈妈很支持我和弟弟,他们支持我们去做的每一件事。”如今,陈程在酒店结束短暂休整,正在等待下一步安排,“如果有安排,我准备继续支援。”

“试过连续工作12个小时,一天走30000步”

人物:陈浩

年龄:27岁

身份:广州酒家(中华广场店)厨师

10月26日,陈程收到弟弟陈浩的信息:哥,我要去做志愿者。陈程看到时并没有太意外,反而是鼓励弟弟大胆地去做,“大家都是成年人,都要有自己的想法。”陈程说道。但作为哥哥,同时有过几次支援经验,陈程不忘叮嘱弟弟务必做好防护工作,“这不仅为了自己,也为了队友。”

10月25日,陈浩看到公司正在招募支援海珠的志愿者,没有一丝犹豫,陈浩报了名。“我的个人意愿很强烈,一方面出于对广州的热爱,另一方面我也经常参与公司组织的公益活动。”27日一大早,陈浩便跟随队伍去往客村片区。这是陈浩第一次穿上密不透风的防护服,他却丝毫不觉紧张,反而只有一个念头:“我当时一直在想要怎么交接、怎么工作,心里很着急,很想尽快为里面的志愿者分担工作。”

陈浩被分配到客村一、二网格点担任协调员,和其他队员一起负责4000名居民的物资配送。居民的物资每天都会源源不断地送到片区的两个卡口,由卡口志愿者按照网格进行分类,再由协调员送到各自对应的楼栋巷口。虽然配备了三轮自行车和手推购物车,但有时着急起来,陈浩经常手提肩扛地将物资送过去。“刚开始那几天人员还没调整好,试过连续工作12个小时,一天要走30000步。”陈浩说。

穿着防护服长时间工作,比起身体上的劳累,陈浩反而最害怕下雨。“下雨的时候防护装备都会湿透,这个时候就一定要很小心,避免雨水渗入造成感染,防护服淋湿了也会变得更重。”除了要更加小心防护,陈浩还要十分留意物资会不会被淋湿。“我们会尽量拿东西盖一下,到巷口后让里面的志愿者尽快配送,或是放在有遮挡的地方。”尽管工作比较辛苦,但每次听到居民在楼上对志愿者说“谢谢”“加油”,他都觉得心里暖暖的,“感觉自己没有白熬,工作也更有干劲了。”

这次的经历,让陈浩觉得自己的内心有所成长,也变得更加珍惜身边人。“疫情结束后,我想多陪陪家人。”几天前,陈浩到酒店进行短暂休整,虽然仍未知道是否还需要继续支援,但他已经做好再次战斗的准备。

我的抗疫日记

华洲街社工站主任麦月婷:

这些天

我干脆都睡在社工站

海珠区华洲街社工站原本是设置在小洲村内,10月30日起我们社工被街道安排支援龙潭,就在龙潭村居委会那边设置了临时办公点,作为我们的大本营。

我们的团队共有17人,当中有10-12个支援龙潭这边,主要负责居民生活保障的应急服务。老人家不会网购生活物资、残疾人无法下楼、孕妇和幼童有紧急物资需求……这些问题由我们去应急处理。华洲街道对外有生活保障的热线,居民通过拨打生活保障热线或者找到街道求助,街道就将居民求助转介给我们,我们再一对一进行服务。

如今,我们已经支援龙潭有十来天了,每天都接到不少居民的求助,一天少说也有三四单找物资或帮忙拿药的。前几天街道那边转介了一位孕妈妈的求助,我们的社工电话联系上她的时候她已经快急哭了,说网购的物资找不到了。

龙潭分了九个网格,所有网购物资的运送都是先放置到村口牌坊的暂存点,由那边的志愿者分拣、转运到各个网格,村口志愿者一直很给力,物资转运也非常快,但再怎么快,都存在一定的时间差。而且很多居民其实并不清楚自己所在的网格,地址写错或写不全容易转运错网格,不少居民网购时又设置隐私保护功能,开启功能后只有派送的骑手能打电话给买家。一旦写错网格,网格员也无法联系上居民,所以处理不了。

为了帮助那位孕妈妈找到那份去向不明的快递,我们出动了4名社工一起帮助她,到暂存点找、到各个网格去找,足足花了1个小时。原来是那位孕妈妈不小心填错了快递信息,为了避免再耽搁下去,五六十斤重的快递,我们还是直接给她送上了门。

这段时间以来,我们都是晚上7点半左右收队。收队的意思是我们社工队不在龙潭开展线下服务,但沟通工作会一直持续到晚上10点半左右,这段时间我们要汇总当天的服务情况,建立台账,反馈遇到的问题及困难,观察到居民的诉求,想办法去优化流程,并与街道的领导部门及时沟通。

要说有什么“深刻的记忆”,应该是有群众对我们的感激和理解。“你们不畏惧疫情,奔跑在一线,为千家万户提供生活保障,我内心有说不完的感谢。”这话是被我们服务过的朱先生发给我们社工的。

我家其实就在江海街道,离龙潭也不算远,但担心万一进得去出不来,团队就少了一个人,所以这些天就干脆睡在社工站。折叠床加上沙发还是够的,现在天冷了,热水器也因为上一轮疫情而专门申请了加装,所以也没有太大的问题。最后希望贴在居委三楼的“华洲社工应急队临时办公点”的纸条可以快点撕下来。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