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爱好者创业的站长之家 – 南方站长网
您的位置:首页 >创业 >

未知之旅丨解锁大天坑 总台记者为啥意外、失落、惊喜叠加而来?

时间:2021-09-21 18:46:29 | 来源:央视网

原标题:未知之旅丨解锁大天坑 总台记者为啥意外、失落、惊喜叠加而来?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原标题:

为了寻找百年极危物种——大花石蝴蝶和竹生羊奶子的踪迹,总台央视记者跟随中科院昆明植物所科考队走进云南蒙自天坑,并用镜头详细记录下了这次科考的全过程。

为了寻找百年极危物种——大花石蝴蝶和竹生羊奶子的踪迹,总台央视记者跟随中科院昆明植物所科考队走进云南蒙自天坑,并用镜头详细记录下了这次科考的全过程。

再进大天坑

需要哪些技术储备和科考准备?

在9月20日的报道中,记者连续经过了速降、攀岩和轮转三场实地培训,初步掌握了技术要领,在教练的安全保护下,完成了下坑和上坑的初设目标,也对岩溶性地质地貌、天坑植物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小天坑的深度只有30米深,坡度也不到80度,和今天科考队要进入的深达百米多、坡度近乎90度大天坑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再进大天坑,都需要哪些技术储备和科考准备?消失百年又在天坑中再次回归的极危物种,实地探寻结果如何?今天天坑生物探秘,继续走起!

除了大包小包的各类绳索、锁扣、上升下降器等这些保障上下坑安全的户外装备之外,今天一起带进大天坑的还有新物件。记者注意到,科考队今天的装备明显比昨天多了。

你知道这是做什么用的吗↓

答案揭晓!

这是一个用钓鱼竿改装的种子采集器!

涨知识时间到!采集种子标本分几步?

Step1:查文献

Step2:找到种子后采集种子,压标本,记数据

Step3:拍照记录

Step1:查文献

Step2:找到种子后采集种子,压标本,记数据

Step3:拍照记录

就这样,从野外采集到的种子或者标本,经过现场采集和处理,就会分门别类放到采集袋里面。

科考队的装备远不止这些,拍照、采集、记录、压制标本的工具等一应俱全。另外,野外安全防护也是科考的重要保障。尽管已入秋多日,但当地依然炎热、潮湿,大天坑的密林中更是如此。因此,科考队不仅要穿长袖衣裤,还要随身携带防蚊防虫的药物。在仔细检查装备和防护措施后,队伍集结完毕,启程出发!

再进大天坑

惊险和意外叠加而来

尽管经过了小天坑的实地培训,也见识到了野外科考的不易,但真正跟随科考队进入大天坑,还是体力和毅力的双重考验。除了上坑出坑的艰难险阻,还有更多惊险和意外叠加而来……

到了悬崖边上,一向从容淡定的记者也不得不承认“非常紧张”,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扒着绳索,此情此景,不禁让人为他们捏了一把冷汗。

这仅仅是开始,整个天坑上下落差100多米,而他们要通过绳索速降的这段有60多米,特别是最后的10米近乎垂直往下。在教练和队员的互相鼓励中,记者向下一个目标发起挑战,在巨大落差中下降,挑战“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下坑后,一场暴雨就接踵而来。科考队只能暂时躲进溶洞避雨,无意间发现了一只蟾蜍,它凭借着自己黑黢黢的保护色,静悄悄地躲藏在树下。

△蟾蜍△蟾蜍

除了蟾蜍,队员们还发现了一条蜷缩在石缝里的蛇,正在缓缓蠕动。天坑周围经常有蛇出没,大家选择不惊扰它。

△蛇△蛇

专家提醒,在天坑里,还有一种动物见到后,要马上躲避,因为它们来得快,杀伤力强,又是集团作战。难道在这个坑里,还有比毒蛇更厉害的物种吗?对,没错,就是眼前这密密麻麻的大蜜蜂。

△大蜜蜂△大蜜蜂

透过高倍望远镜和无人机,我们观察到了大蜜蜂搭建在悬崖之上的巢穴。科考队队员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亚吉东博士告诉记者,你不招惹、捕捉蜂类,并且远离蜂巢蜂群,它们就不会攻击你。

再进大天坑

大花石蝴蝶终现真容 还有这些新发现!

有了这些意外的相遇,记者已经迫不及待想一睹大花石蝴蝶的真容。但真正看到大花石蝴蝶的一瞬间,更多的却只有失望。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专家又是如何面对这样的结果呢?科考队还有哪些新发现?

这一路走过来,经历了意外和坎坷后,专家终于在坑壁上找到了大花石蝴蝶。然而与想象中不同的是,它的外观看起来普通无华,更让人失望的是,专家反复仔细寻找后,并没有发现大花石蝴蝶结果,也就是原本计划采集大花石蝴蝶的种子的任务,这一次无法实现。

△大花石蝴蝶△大花石蝴蝶

这是不是就意味着,这次科考无终而果?其实对此专家有不同的见解。

科考队队员、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张挺博士:平常心对待,用科学的态度去探寻,而不是太多的功利性。

科考队队员、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张挺博士:平常心对待,用科学的态度去探寻,而不是太多的功利性。

科考队介绍说,尽管没有采集到大花石蝴蝶的种子,但通过现场比对和辨识,在天坑坑壁,大花石蝴蝶的生长范围正在扩大,新的生长居群正在形成。石蝴蝶属是我国的特有属,整个石蝴蝶属有70多种,目前人类对它的认知还很有限,很多种类都是边发现、边采集、边记录。

与此同时,科考队员还收获了一些意外的惊喜!

“这边有我们之前是没有采集过的另外一个石蝴蝶!还没熟。”

“快来看!这有一个开花的苣苔,上次来都没有发现过。”

“哎,这是不是异叶苣苔啊?”

“这边有我们之前是没有采集过的另外一个石蝴蝶!还没熟。”

“快来看!这有一个开花的苣苔,上次来都没有发现过。”

“哎,这是不是异叶苣苔啊?”

△异叶苣苔△异叶苣苔△异叶苣苔

科考队员马上打开电子《中国植物志》检索,仔细一一比照花、叶、茎、枝。初步判定,刚发现的这株植物是苦苣苔科异叶苣苔,异叶苣苔属是我国的特有属。根据《中国植物志》记载,蒙自是异叶苣苔的模式产地,即物种命名标本产地。William Hancock(威廉姆•汉考克,英国植物学家)1893年曾在蒙自采集到模式标本,此次科考队在天坑中发现它,该物种在一百多年后,在模式产地“重见天日”。科考队员张挺博士激动地说,这是一个意外收获,是很酷的新发现!

这次科考尽管没能如愿采集到大花石蝴蝶的种子,但也幸运地有了新发现,并且也实现了预设的一个小目标:在天坑周边地区,科考队获得了另一种“百年相遇”植物竹生羊奶子的成熟种子。竹生羊奶子的模式标本由奥地利植物学家韩马迪于1915年3月8日在云南蒙自采集到,现存于奥地利维也纳大学标本馆,在此之后再无该物种的标本记录,至今已“消失”106年。

△竹生羊奶子△竹生羊奶子

一个安稳的家

科考队员眼中的天坑

此次科考小任务告一段落,科考队员的专业、对科学的执着以及对待科考工作平常心的心态,让我们动容。那么在科考队员眼中的天坑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呢?

科考队队员、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张挺博士:

现在我们很多工作其实是感觉是在跟时间赛跑,因为现在极端气候特别多。种群比较小的或者是一些特殊生境的物种,如果它的生存环境一旦消失,那么这个物种可能连带着就消失了。

天坑是非常特殊的一个生态系统,相对的温度和湿度会更加稳定,天坑中有很多新的植物类群、新物种。这些年陆续被发现、被报道,就证明天坑它是物种分化的一个非常特殊的场所,天坑提供了这样的一个庇护所,相当于有一个非常安稳的一个家了嘛。

科考队队员、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张挺博士:

现在我们很多工作其实是感觉是在跟时间赛跑,因为现在极端气候特别多。种群比较小的或者是一些特殊生境的物种,如果它的生存环境一旦消失,那么这个物种可能连带着就消失了。

天坑是非常特殊的一个生态系统,相对的温度和湿度会更加稳定,天坑中有很多新的植物类群、新物种。这些年陆续被发现、被报道,就证明天坑它是物种分化的一个非常特殊的场所,天坑提供了这样的一个庇护所,相当于有一个非常安稳的一个家了嘛。

生物多样性我们一起守护

让天坑一家安安稳稳!

(总台记者 张勤 建春 朱江 树林 张博 李卉 朱姝 为夷 尚莹 云南台 闻润 杨楠 胡文)

(编辑 丰树琪 易天驰 张慧彬)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