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站长网 – 互联网爱好者创业的站长之家
您的位置:首页 >业界 >

夜读|多点“立”,才能少点“离”

时间:2021-02-01 21:47:31 | 来源:澎湃新闻

原标题:夜读|多点“立”,才能少点“离”

“三十而立”正在变成“三十而离”?

据报道,90后正在成为离婚大军的主力。在山西洪洞县,有90后婚后一两年就办离婚;一对二十七八岁的夫妻,有过六七次婚姻登记记录。在河南郑州,90后离婚数量占到全市总离婚人数的两成以上。在湖北十堰,2019年离婚的夫妻中,35岁以下的占45%,最小年龄分别为22岁、21岁……

其实,在网上,关于年轻人的离婚话题,从不缺一些虚虚实实的调查和数据,其“惊悚”效果要比上述报道里的大得多。但这届年轻人越来越“爱”离婚,确实是不争的事实。

如何看待这种现象?有两种不同的话语体系。

站在传统和宏观的角度,离婚不仅是个人选择、个人私事,还关乎家庭幸福、社会稳定,和特定群体的利益——比如离婚家庭子女的健康成长问题。老话说的“劝和不劝离”,除了情感伦理因素——对离婚的偏见和污名化,导致人为了面子,宁愿“忍、憋、熬”也不离婚,也有这种现实考虑。

其实,婚姻制度从诞生伊始,就带有经济利益的考量。所谓“结两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双方的结合,家庭的组建,为的是增强人类种族延续过程中抵御风险的能力,实现利益最大化。在很长时间内,常见的夫妻关系,就像是年龄到了,找人完成婚姻KPI,搭伙过日子。爱情,更像是个奢侈品,可遇不可求。

但在现代文明社会,以感情为基础的婚恋观逐渐深入人心,更追求自我、更强调独立的80后、90后,将之更推进了一步。

观念的变化,往往都能溯源到经济这一根源。以90后为例,他们普遍受到较好教育,又伴随互联网而生。前者给了他们更强的生存能力,后者让她们具有更强的自我意识。尤其是,更多女性从家庭走向职场,经济独立丰富了她们的物质生活,更因为话语权和选择权的赋能,助力她们思想独立。当一段婚姻不如意时,她们比前浪更有底气、也更有勇气果断终结。

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年代,网友们的主流声音很明显还是倾向于,要尊重个人选择。没必要对年轻人离婚现象过分悲观或焦虑,更不能指责和干涉他人选择离婚。这当然是没有争议的。无论是法律划定的硬杠杠,还是世道人心的那杆秤,都力挺这一态度。

但有些问题仍值得说道说道。比如,那些年轻人都是因为什么,选择了离婚?

一份热传的“90后离婚的100个理由”帖子里,网友列出的理由包括:嫁了个妈宝男,张口闭口“我妈说”;跟婆婆相处不来,老把饭嚼碎了喂我儿子;结婚买房都靠长辈的“六个钱包”,所以啥都得听他们的;男方沉迷游戏,对老婆孩子缺乏关心,不做家务……一句话,选择迈进婚姻围城的双方,在物质和精神上都还没有“成年”。

看,压垮婚姻的最后一根稻草,并不需要多么惊天动地,问题都是具体的、琐碎的,只是天长日久,终如华服上的虱子,一点一滴地蚕食掉婚姻。

这给“围城”内外的年轻人,足够的忠告。婚姻,不同于有情饮水饱的恋爱。用句烂俗的话说,幸福的婚姻,始于两情相悦,合于性格爱好,但终于理解、扶持与包容。

这当然不容易,但并非不能做到,只要有心,只要用心。

说这个问题值得探讨,是因为对美好婚姻的向往上,无论对离婚持何种态度者,都是能达成共识的。不然,何以解释那些执手的老人出现在线上线下时,很多人都感叹“我不羡慕街边拥吻的情侣,我只羡慕夕阳下牵手散步的老人”?

有人说,结婚要慎重,离婚要果断,这才是对婚姻、对自己负责。这道出了部分真相,但在从结婚到离婚的过程中,现在的年轻人,或许也要学好几门课:自我成长,经营婚姻和两性相处之道,积攒更多爱人、爱家的耐心和能力。设计王璐瑶设计王璐瑶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