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爱好者创业的站长之家 – 南方站长网
您的位置:首页 >创业 >

被曝光的科勒能有什么坏心眼?

时间:2021-03-22 17:49:58 | 来源:人民邮电报

来源:人民邮电报

今年央视3·15晚会上,科勒卫浴门店被曝光采集顾客人脸信息,甚至顾客的情绪都能被摄像头精准识别。科勒肯定不是偷窥癖,那它能有什么坏心眼呢?其实科勒虽是线下实体店,做的却是非常热门的大数据精准营销;而号称能推荐符合用户心意之选的大数据精准营销,确实不像看上去那么美。

且不说未经同意的人脸信息采集违反了《民法典》《个人信息安全规范》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采集的人脸数据也存在泄漏的风险;单就其出发点的大数据精准营销就足以令人惶恐,它让消费者在买卖双方的博弈中毫无招架之功,真正实现了“买的不如卖的精”。科勒某销售主任就表示,因为已经知道了这个人逛过A店,因此B店就能准备好如何去接待他、如何去报价。这就是说,在大数据精准营销之下,已成为“透明人”的消费者想通过货比三家、买到性价比最优商品的愿望已注定落空。

科勒被曝光后声明道歉,表示要连夜拆除摄像设备之际,正是消费者继续在线上裸奔之时。曾经浏览、搜索、交流的商品,依然会出现在用户打开的其他页面、应用中,这种在被监测、跟踪及“广告”的现象如此常见以至于无需大惊小怪。曾有媒体通过3个多月的模拟用户使用场景,进行多轮测试后得出结论:“测试显示,在随后数小时的时间里,出现相关推荐的概率竟然高达60%~70%。”这种搜集绝大多数同样未被告知、更不用说征求用户同意了。

如果说科勒只了解到来过本品牌各门店的消费者对于卫浴商品的购买偏好、心理价位的话,那么网购平台则能够通过所谓大数据精准营销准确地预判消费者的全方位购物偏好、心理价位,大数据杀熟应运而生。有媒体近日实测发现,同一时间搜索同样一款产品,不同用户获得的价格信息大相径庭,“熟客”的价格偏高;且会对“熟客”进行饥饿营销,给“熟客”推送库存紧张、产品将售罄等不实信息。

所谓大数据精准营销就是做好产品的用户画像,建立用户标签及分群的标签化体系,形成相应营销策略及其商品的触达;其出发点决定了即使是最善良的精准营销,其推荐的商品相比消费者最需要、更会是最可能成交者。

相比如果科勒不拆除人脸识别设备,消费者就可能不再登门;因为被监控而不就上网则是一个不可能的选择。这种情况下,一方面,已经实施的《APP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最小必要评估规范》可能需要扩大到一切网络空间,使得互联网企业做到只收集必须要收集的数据。另一方面,有必要制定行业规则,要求互联网企业搜集信息前要征得用户同意,并公开收集数据的类型、处理规则及使用范围,让用户可以选择那些能够合法合规地处理相关信息的网站和应用。

编辑:闫瑾 梁晨

监制:杨玲玲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