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站长网 – 互联网爱好者创业的站长之家
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 >

碧桂园:以初心打造中国式乡村脱贫之路

时间:2020-12-31 17:47:08 | 来源:澎湃新闻

原标题:碧桂园:以初心打造中国式乡村脱贫之路

11月23日,贵州省宣布最后9个深度贫困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这不仅标志着贵州省66个贫困县实现整体脱贫,也标志着国务院扶贫办确定的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成绩斐然。

按每人每天生活费1.9美元的国际标准,中国的贫困率由1990年的66.58%降到了2015年的0.73%,有7.46亿人摆脱了贫困,占到世界减贫规模的70.11%。今年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我国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

值得指出的是,在国家大力提倡扶贫的同时,民营企业的参与也成为了一支不容忽视的强大力量。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对民营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参与扶贫开发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一直以来,民营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大力弘扬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投身于扶贫开发和公益慈善活动,发挥民营企业 “造血”扶贫的内在潜力。

以碧桂园集团为例,多年来,它发动全集团的产业力量、岗位资源和人才技术,因地制宜、因人施策,在实践中探索出可造血、可复制、可持续的精准扶贫长效机制。截至今年12月,碧桂园已经为全社会捐款累计超87亿元,已助力14个贫困县脱贫摘帽;全国帮扶项目涉及16省57县,脱贫超49万人。

在助力脱贫攻坚的道路上,碧桂园明确“做党和政府扶贫工作的有益补充”的定位。为了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探索形成了“4+X”扶贫模式。“4”是指党建扶贫、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就业扶贫等集团统一部署的规定动作,“X”是指结合帮扶地区实际拓展的自选动作,切实做到精准扶贫。

“老村长”的党建初心

“老村长”,是碧桂园党建扶贫的重要一笔。这些“本村人”普遍被村民认可,入户和沟通“零障碍”,在扶贫的道路上留下了一串串动人的扶贫故事。碧桂园在9省14县共选聘140名德高望重的“老村长”,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贫工作队”,覆盖贫困人口约6.1万人次,成立一线党支部并与当地党支部结对共建,已与77个贫困村实现结对共建。同时,发动集团43个基层党支部与英德78个结对支部持续开展村企党建共建活动。

为了保证“老村长”的工作在各县有效开展,碧桂园还专门制定了工作指引,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每月上报的各县“老村长”工作沟通机制。“老村长”们,是碧桂园发挥乡贤作用,助力精准扶贫的缩影。

产业扶贫为农村打开新天地

发展苗木种植产业、发展现代农业、扶持返乡扎根创业青年、大力开展消费扶贫是碧桂园在产业扶贫上的重大举措。例如按照“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在12县落地苗木农场近2000亩,通过租用土地、解决就业、财政资金入股分红等方式帮扶超15000名贫困人口,目前兴国、田东、平江、蓝田、新河、英德、虞城、东乡、滦平、舒城10个农场已陆续出货,产值超过1.3亿元。通过将英德红茶、麻竹笋、灵芝等产业升级转化为高科技保健茶品研发,连农带农,增加就业,预计村集体将实现超100万元/年增收。通过实地走访、乡镇政府推荐等方式,已扶持超10000名返乡扎根创业青年,间接带动近40000名贫困人口增收。累计转化31个帮扶县超400款优质扶贫农产品,通过外销与内销多种渠道推广消费超1.95亿元扶贫产品,链接11.7万名贫困人口。

其中,东乡县的扶贫已经成为了碧桂园产业扶贫的一个样本。这个原本干旱缺水,资源匮乏、交通不畅,更没有产业,属于“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也是甘肃省脱贫攻坚重点县的土地,在当地政府和碧桂园等民企力量的帮扶下,逐渐成为一个有地种,有物卖,有书读,有文化传承的地方。

用就业留住“人”

碧桂园发现,很多贫困地区之所以难以发展,人的流失是最关键的问题。然而没有就业岗位是无论如何也留不住人的。“家有良田万亩,不如薄技在身”成为了碧桂园在就业扶贫中谨记的一句话。

从2012年至今,碧桂园就业扶贫共培训了93093人,实现就业50426人。其中,9省14县共开展了680期培训班,开展就业招聘会137场,共有37500人参加培训,其中贫困户参加培训人数14420人,共有20430人实现上岗就业。

以农村需要、市场需求及实现就业为导向,结合贫困劳动力意愿,因地制宜为贫困户免费开展技能培训与提供就业岗位,这才能使得人留下来,给乡村带来新的希望。

教育让贫困断代

一直以来,碧桂园集团重视教育扶贫,坚持“扶贫先扶智”,认准教育扶贫是“斩断穷根”的利器。在碧桂园看来,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才能彻底摆脱代代贫、代代穷的怪圈。

因此办学是碧桂园教育扶贫的一大特色。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国华纪念中学、临夏国强职业技术学校是碧桂园创立的三所慈善学校,专门针对品学兼优的贫困子弟,为他们免去学费、生活费。仅广东省碧桂园职业学院,在短短4年间,就创造了毕业生就业率100%的好成绩,其中72人月薪过万。这个全国唯一一所对贫困生全免费的大学,总投入已超过7亿元。截至2020年,学院累计招收高中毕业生3076人,其中贫困家庭学子2269人。

除此之外,从1997年至今,碧桂园设立20余项教育慈善基金,并开展助学捐款行动,共筹集善款3568.93万元,累计帮扶9省14县贫困生20713人次、帮扶人数12752人。

2019年,碧桂园联合共青团中央青年发展部、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共同发起设立共青团“童心港湾”项目,向首批“童心港湾”项目捐赠540万元建设运行资金,已建设114个共青团“童心港湾”,覆盖河北、山西、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陕西、甘肃12个省、自治区,34个地市、44个县,项目村陆续开展各类活动1200余场,有18000多人次留守儿童获得服务。

在此基础上,碧桂园还开展“X”自选动作,因地制宜、因城制宜。如健康扶贫,碧桂园捐资1亿元支持国家“光明扶贫行动·白内障复明”项目,免费为患白内障的贫困户提供治疗。开展义诊下乡、基层医护人员培训,帮助贫困地区提升医疗技术水平。推进乡村振兴综合体建设,改变农村“脏乱差”的现象,建设特色民宿、旅游接待室、农家乐及配套设施,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

中国的脱贫扶贫攻坚战是人类历史里程碑式的篇章,走出了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在每个扶贫人活跃的角落里,他们总能用信念与智慧,为全球减贫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而更重要的是,那些摆脱了贫困的人,除了经济上与贫困越来越远,还得到了新的生活方式以及思想上的革新与观念的重塑。这才是脱贫最核心的力量。

未来,碧桂园还将以更大力度投身到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的事业中,把各项扶贫举措做得更加细致、更加扎实,巩固脱贫成效,帮助贫困户致富增收。正如碧桂园主席杨国强说的:“我也穷过,我知道贫困是怎么一回事”。这是他积极投身公益,不断回馈社会的重要原因,也是碧桂园不断展望未来,继续践行世界500强企业的责任和担当。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