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爱好者创业的站长之家 – 南方站长网
您的位置:首页 >创业 >

稳定民企发展预期 减税降费政策要“单方”变“复方”

时间:2021-03-10 22:53:04 |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原标题:稳定民企发展预期 减税降费政策要“单方”变“复方”

每经记者 张钟尹每经编辑 廖丹

近两年,国家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为广大市场主体松绑减负,让他们能够轻装上阵、转型升级、稳健发展。尤其是去年受疫情冲击,国家减税降费力度更是空前。

在持续大规模减税降费后,今年政策将呈现哪些新特点?助力民营企业发展,税收政策有哪些发力点?用税收优惠机制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企业有何切身感受?

近日,在每日经济新闻和百度财经联合出品的2021两会特别系列《代表委员面对面》栏目中,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全国政协委员、广州白云电器董事长胡德兆,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海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管清友就上述话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减税降费规模达历史高点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定调减税降费,报告提出,今年将继续执行制度性减税政策,延长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优惠等部分阶段性政策执行期限,实施新的结构性减税举措。

刘尚希表示,减税降费的政策有三种类型,包括制度性减税降费、阶段性减税降费和临时性减税降费。

刘尚希表示,制度性减税降费它是长期有效的,具有可预期性,对经营主体来讲,不用担心到了某一个时间点它会突然出现调整,尤其是在税收法定条件下,税制的某个要素变动都需要经过法律程序。

阶段性的减税降费,我们也可以称之为政策性减税,它有期限,到期后是否续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此外,还有一些临时性的减税降费政策,去年的疫情冲击前所未有,国家便出台了一些临时性的减税降费政策。

记者注意到,“十三五”时期,我国累计减税降费规模超过7.6万亿元,特别是2020年,面对严峻的复杂形势,在财政收支比较困难的情况下,我国持续公布实施了7批28项减税降费政策,新增减税降费规模超过2.6万亿元。

今年减税降费规模如何?刘尚希认为,近年来,一年比一年加大减税降费力度,减税降费规模应当说达到了一个历史的高点。随着今年经济的恢复,一定要考虑财政的可持续性,根据各方面综合判断,很难说再有去年那样大规模的减税降费。

减税降费增强企业信心

减税降费对企业来说有哪些积极作用?刘尚希表示,根据调研的情况来看,减税降费对于稳定企业短期经营很有作用,但是在稳定预期方面,企业面对诸多的不确定性因素,需要作长期打算,不能仅仅依靠减税降费来解决问题。

刘尚希进一步指出,减税降费主要是为企业减负,对企业来说是增加现金流,进而增加其利润和财力,在这一点上减税降费的作用立竿见影。但是真正要面对未来、面对长期,比如说民营企业要作出战略性考虑,就需要政策的确定性,要在长期来看是可预期的。

刘尚希举例表示,如果把减税降费比作一味药的话,它就是“单方”,那么也必须有其他的“药”跟减税政策配套,形成“复方”,增强宏观经济环境的确定性,民营企业的发展预期会进一步稳定。譬如,减少民营企业准入的一些障碍等政策,它产生的作用是不亚于减税降费的。

胡德兆表示,在疫情之下,减税降费大大增强了企业信心,降低企业的经营负担,优化营商环境。

刘尚希表示,减税降费对于不同的企业发挥的作用也不尽相同,在盈亏平衡点附近的企业,或者是有可能倒闭的企业,受益于减税降费,还能再活一段时间;对于经营状况良好的企业,减税降费政策是锦上添花,企业可能增大投资、研发方面的投入。总的来说,减税降费毫无疑问地助力了经济恢复。

税收优惠政策助企业发展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延续执行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75%政策,将制造业企业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100%,用税收优惠机制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着力推动企业以创新引领发展。

科技部数据显示,2020年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兑现减免税额超过3500亿元,同比增长约25%。

国家税务总局数据显示,2020年,受益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税收优惠政策,全国重点税源企业研发支出预计同比增长13.1%。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33万户企业购进高技术设备和高技术服务金额同比增长15.8%。

在上述《代表委员面对面》栏目中,刘尚希表示,我们国家要实现科技的自立自强,就要鼓励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加大力度,加计扣除就是有效的政策手段。只要企业有这种研发的行为,政府分担企业研发创新的一部分风险,无论从国际来看,还是从我们国家过去来看,这个举措都是非常有效的。

胡德兆对此也非常赞同,企业研发创新是充满了不确定性的,风险很大。今年,政府将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100%,将提升制造业的信心。

胡德兆认为,提高加计扣除比例、降低增值税税率等举措,有利于企业降低成本。他建议,国家能够在企业所得税等方面有很多的优惠,对于制造业企业来说会是一个非常好的支持。

产业政策要留足够空间

今年以来,以原油为代表的大宗商品价格加速上涨,带动全球通胀预期抬升。企业如何应对上游成本增加?政策如何为企业提供一个更好的营商环境,对冲不确定性风险?

管清友提到,当上游原材料涨价,而下游企业又拥有定价权时,很多中游企业就处于两头被挤压的境地。

胡德兆也表示,当上游的大宗商品价格波动比较大的时候,企业原来的一些订单压力就会非常大;还没有形成订单的一些合同,最终的成本会转嫁到消费者的身上。对于大宗商品波动,需要有一些政策性的引导。

此外,他还强调,根据市场需要搞好经营,是企业家的天职。而对于企业来说,则是更需要一个公平的市场环境、营商环境。

而应对外部的冲击,国家从宏观政策上如何支持产业发展?刘尚希认为,政府的产业政策主要是提供一个良好的营商环境,去引导、支持、鼓励企业,让他自己去成长。最重要的是,产业政策要给市场、给社会留以足够的空间,政府不要过于用力。

刘尚希介绍,一方面,政府要在宏观上进行引导,在营商环境上进行优化,但更重要的是提供宏观的确定性,降低公共风险水平,这个是至关重要的。

另一方面要花更多的力气在公平竞争上面,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稳定企业预期,而不是说让企业赚“短平快”的钱。在这些方面下更多的功夫,相比选择某个产业去支持,可能效果会更好。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