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站长网 – 互联网爱好者创业的站长之家
您的位置:首页 >运营 >

美国退伍军人在国会山骚乱中死亡 丧钟为谁而鸣?

时间:2021-01-08 16:46:45 | 来源:央视

原标题:美国退伍军人在国会山骚乱中死亡 丧钟为谁而鸣?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根据美国宪法的规定,1月6日举行的国会山两院联席会议,会正式宣布美国总统的选举结果。当天下午,大批特朗普支持者涌入美国首都华盛顿,进行抗议示威活动,华盛顿还响起了枪声……

一名叫阿什利·巴比特(Ashili Babbitt)的美国退伍空军军人在美国国会大厦的骚乱中遭到执法人员枪击,最终死亡。

△美国华盛顿特区国会大厦迎来黄昏(图片来源:欧洲新闻图片社EPA)△美国华盛顿特区国会大厦迎来黄昏(图片来源:欧洲新闻图片社EPA)△美国华盛顿特区国会大厦迎来黄昏(图片来源:欧洲新闻图片社EPA)

2021年1月6日,时隔207年,美国国会山再次被占领。与1814年被英军占领时不同,这次占领国会山的是一群美国人。但无论如何,这两次记录被“占领”的历史档案,将在不远处的美国国家档案馆封存。

在华盛顿宾夕法尼亚大道,距离白宫仅有一步之遥,和国会山也相隔不远处,坐落着美国国家档案馆。这里存放着自殖民地时期起,关于美国建国、独立的各类历史档案。在档案馆入口处一座雕塑的白色基座上,用英文镌刻着一行字:“What is past is prologue.(凡是过去,皆为序章)。”

△1月6日,在华盛顿国会大厦骚乱中遭到执法人员枪击致死的抗议者阿什利·巴比特(Ashili Babbitt)(图片来源:福克斯新闻)△1月6日,在华盛顿国会大厦骚乱中遭到执法人员枪击致死的抗议者阿什利·巴比特(Ashili Babbitt)(图片来源:福克斯新闻)

在万千记载了这次骚乱并封存进档案馆中的文件里,一个美国退役空军女兵的名字和她的死亡,代表着一段个人的经历和美国的历史。

从伊拉克“反恐”到特区“抗议”

阿什利·巴比特(Ashili Babbitt),一名退役的美国空军女兵,5日通过其个人社交账号发布了一条消息。

“在没有恶劣天气的情况下,很多飞往华盛顿特区的航班都被取消了,整个世界都濒临崩溃。”似乎是下定了决心要挽大厦于将倾,第二天她出现在了华盛顿特区国会山抗议的人潮中。

△鲍威尔在2003年2月向联合国安理会发表的讲话中,强烈地提出了美国对伊拉克开战的理由。他在讲话中提供了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证据”——一小管白色试剂。这一管试剂后来被俄罗斯总统普京讽刺为“洗衣粉”。

此前阿什利·巴比特是一名美国空军飞行员,2004年至2008年在伊拉克服役。伊拉克的这段服役经历,让她收获了来自美国五角大楼颁发的多枚奖章,其中包括“为全球反恐战争作出贡献”为名授予的荣誉。尽管到目前为止,美国仍然没有在伊拉克找到所谓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阿什利·巴比特个人社交账号中的自我简介。其中的标签显示为“老兵”“自由主义者”“宪法第二修正案支持者”(即保障美国公民有备有及佩带武器之权利的宪法修正案)。(图片来源于网络)△阿什利·巴比特个人社交账号中的自我简介。其中的标签显示为“老兵”“自由主义者”“宪法第二修正案支持者”(即保障美国公民有备有及佩带武器之权利的宪法修正案)。(图片来源于网络)

她的前夫,毫不吝惜地使用“爱国者”来形容阿什利·巴比特,他说巴比特是一名“伟大的爱国者”。根据多家美国媒体的报道,巴比特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言论则深受“阴谋论”“极右翼政客”的影响。她个人社交平台的标签中包括,“拥抢”“美国”“老兵”。而巴比特这样描述自己:“我爱我的爱人,我的爱犬。并且,不管怎样,我都爱着我的国家。”

△阿什利·巴比特在其个人社交账号上发送的最后一条消息(图片来源于网络)△阿什利·巴比特在其个人社交账号上发送的最后一条消息(图片来源于网络)

但就是这样一个“爱国者”,于1月6日下午不到一点,在她的个人社交平台发出了她此生最后一条消息:“2021年,1月6日。”以期回应另一名网友的疑问“我们什么时候开始胜利?”。随后她便和抗议示威的人群一道,伴随着暴力,向华盛顿特区的国会大厦进发。

美国人对美国人的反对

6日当天占领国会大厦的抗议行动基本分成两路,一路翻越西侧围墙,另一路则穿越东侧的门厅。

△抗议人群进入国会大厦的路线示意图。(图片来源:《华盛顿邮报》)

△抗议人群进入国会大厦的路线示意图。(图片来源:《华盛顿邮报》)

根据美国媒体的描述,阿什利·巴比特应当是通过东南一侧路径和抗议示威的人群一道进入国会大厦的。尽管东侧没有高墙,但是仍然有大量的执法人员和路障阻绝抗议人群进入大厦。

△抗议者与维持秩序的警察发生暴力冲突,抗议者推翻了国会大厦西侧的路障。(图片来源:《华盛顿邮报》)△抗议者与维持秩序的警察发生暴力冲突,抗议者推翻了国会大厦西侧的路障。(图片来源:《华盛顿邮报》)

抗议人员采取暴力手段,冲撞警察、越过路障试图闯入大厦。从与执法人员发生暴力冲突,到进入国会大楼内部,抗议者大约用了一个小时。

△BusinessInsider在1月7日的刊文中,记载了阿什利·巴比特生前的相关活动。(图片来源:BusinessInsider)△BusinessInsider在1月7日的刊文中,记载了阿什利·巴比特生前的相关活动。(图片来源:BusinessInsider)

阿什利·巴比特随着人流一起向国会大厦移动,其间,她向她的前夫发了一条短信:“我爱我的国家,我正在做我认为正确的事情来支持我的国家,和这群志同道合的爱国者们一起。”

△砸开窗户翻窗进入国会大楼内部的示威者(图片来源:《华盛顿邮报》)△砸开窗户翻窗进入国会大楼内部的示威者(图片来源:《华盛顿邮报》)

“开了!”这样的声音在接下来的一个小时间此起彼伏。阿什利·巴比特的同伴簇拥在门前,撞门、踢打门锁,另一边则有人在试图打破窗户,翻进楼里。无数个窗户被打破、门被打开,然后示威者们相互叫喊着“开了!”,招呼着后来者。

下午两点左右,骚乱发生一小时后,国会警察下令封锁参议院。当天参加两院联席会议的议员们纷纷趴在议会的座椅后。当示威者打破国会大楼另一侧的众议院会议厅窗户时,执法人员向抗议者发出了警告“后退!”。

△警察和执法人员举枪威慑示威者,停止前进。(图片来源于网络)△警察和执法人员举枪威慑示威者,停止前进。(图片来源于网络)

阿什利·巴比特与其他抗议者一道前往众议院会议大厅,人群在大厅的一扇玻璃门前停了下来。

“我们冲进了里面的房间,还有一个年轻女性翻过了玻璃门。接着,一堆警察和特勤人员出现,让她回去,从窗户上下来,赶紧走。她没理会。当我们冲上去,马上就要把她拉回来的时候,他们开枪射中了她的脖子。”阿什利·巴比特的同伴这样描述着巴比特中枪的瞬间。

△阿什利·巴比特中枪倒地的瞬间(图片来源于网络)△阿什利·巴比特中枪倒地的瞬间(图片来源于网络)

后来一名执法人员说起当时的情况时,确认了当时在场的警察已然知晓巴比特没有携带枪支,但是那名扣动扳机的警察却并不这样认为。因为在枪击事件发生之前,华盛顿特区的警察向国会警察传递的消息中包括“很多示威者都秘密藏有武器”。

△1月6日美国国会骚乱现场,四处都是烟雾、枪声、喊叫声以及燃烧产生的焦糊味(图片来源:路透社)△1月6日美国国会骚乱现场,四处都是烟雾、枪声、喊叫声以及燃烧产生的焦糊味(图片来源:路透社)

在巴比特倒下的时候,烟雾、枪声、呼喊声、火药味、门窗破裂声、自制燃烧瓶炸裂声......已经弥漫着整个国会大楼。她被其他的抗议者从窗前拖了回来,脸上、身上都是血迹。紧接着,一队推着滚轮病床的急救人员抵达现场,将巴比特送离国会大楼。

“他们杀了一个女人!”这是巴比特的同伴们当天吼出的最后一句关于她的话语。在他们一边喊叫的同时,这群“爱国者们”正从国会大楼向东逃离。

“历史”与“序章”

从西侧进入国会大楼的抗议者,有很大一部分人也经过了美国国家档案馆。他们当中有不少人也见到了入口处的白色基座。基座上的镌刻——“凡是过去,皆为序章。”在当天的示威人群中,或许是另一番意味。

△“凡是过去,皆为序章”,在档案馆入口处一座雕塑的白色基座上的镌刻文字。(图片来源:美国国家档案馆官网)△“凡是过去,皆为序章”,在档案馆入口处一座雕塑的白色基座上的镌刻文字。(图片来源:美国国家档案馆官网)

在阿什利·巴比特投入这场夺走她生命的暴力示威活动之前,她曾为一名支持这场抗议活动的政治评论者发送的一条评论点了赞。

△格兰哈姆·艾伦(GrahamAllen)于6日在其个人社交账号上发表对当天抗议示威活动的评论。阿什利·巴比特在生前曾“点赞”此帖。(图片来源于网络)△格兰哈姆·艾伦(GrahamAllen)于6日在其个人社交账号上发表对当天抗议示威活动的评论。阿什利·巴比特在生前曾“点赞”此帖。(图片来源于网络)

“终于......2021年1月6日,这一天将是写入史书的一天!或此,或彼。系好安全带,美国!”

2021年1月7日,一名当天在国会大厦骚乱现场维持秩序的警察死亡,死因是在骚乱中制止暴力抗议者时受伤不治。这场足以载入历史的事件,最终以美国人对抗美国人的两败俱伤收场。

△1814年,英国占领华盛顿国会山,并焚毁白宫。(图片来源于网络)△1814年,英国占领华盛顿国会山,并焚毁白宫。(图片来源于网络)

此前两个世纪间,美国获得独立,拥有了宪法,改造了他们从欧洲舶来的民主。时隔207年,美国国会大厦再次被武力占领,他们确实创造了历史。只是,这回不是英国人,却是美国人自己。2021年1月6日,美国国会爆发的骚乱,作为过往的历史,已然过去。但美国人反对美国人的“序章”,却在莫洛托夫鸡尾酒焚后的灰烬里预示着美国的撕裂已难以弥和......

监制丨陆毅

制片人丨赵新宇

主编丨崔翀

编辑丨金律成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