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爱好者创业的站长之家 – 南方站长网
您的位置:首页 >创业 >

两天成为TOP应用之后,阿里云盘如何重构个人存储市场?

时间:2021-03-24 21:57:23 | 来源:界面新闻

原标题:两天成为TOP应用之后,阿里云盘如何重构个人存储市场?

3月22日,阿里云盘正式启动公测。第二天,登上了小米商店总榜第一、苹果商店总榜第二。

相比内测期间版本,公测发布的2.0.4版阿里云盘拥有全新的“探索”页面、全新音视频播放器。值得注意的是,公测版本还上线了“福利社”,用户通过解锁福利卡,可以获得300G容量权益。此外,官方还联合多方发布了10多个500G以上无限量福利码。

和大家以往认知中的网盘产品相比,阿里云盘采用了一种特别的方式走向用户。从一开始,它就显得有些“与众不同”:团队强调不“售卖”速度,表示不会通过限速来实现商业化。

2016年,中国的网盘行业陷入危机,360云盘、UC网盘、新浪微盘、乐视云盘等逐一宣布关闭。如今,幸存者百度网盘已经占据了大量的市场,而正当广大用户习惯于“无从选择”之时,阿里云盘的横空出世引发了大量用户的关注。

要知道,对于一个网盘产品来说,下载速度对于用户来说是一个巨大的痛点,会员付费收入则贡献大量的营收。而非会员不限速,这对阿里云盘来说只是一句口号吗?

如果我们仔细探究团队“异类”的思路和他们对于技术的期待,就不难理解为何阿里云盘敢于做这样的创新了。

异类团队入场

实际上,阿里云盘出自阿里云内部的创新产品团队Teambition,并由智能存储团队,包括视觉智能、基础设施方面技术专家联合支持。

而在阿里云盘宣布公测之前,产品团队并不避讳谈论商业化的问题;相反,团队强调会很快宣布会员方案——对现在加入公测的用户而言,正式收费会是在一年以后;在这期间,用户可以通过各种福利任务,使用更大的免费空间。

团队的运营思路也十分清晰:具体来说,包括速度快、隐私安全和长期运营。在速度上,阿里云盘团队强调称,如今人们花费越来越多的时间在数字世界中,这个产品的宗旨是,确保用户的数字内容触手可及。

对用户许下承诺这件事,看起来是在为自己商业化的未来设限。但阿里云盘似乎不惮于挑战——这跟他们对于产品的理解有关。

普通云盘产品遵循的逻辑是,用户将大量的数字资产存储到产品中,之后在需要的时候充会员、消费,从而观看一个“云上的视频”。“我们不想遵循这个商业模式,我们想建立一个新的商业模式,背后的原因非常简单,和我们的数字世界的愿景强相关。”阿里云盘产品负责人齐俊元认为,“等待消费”不是一个理想的数字世界,也不会是非常普惠的数字产品。

既然是创造数字世界,就要比普通云盘做出更多云服务的场景。团队的想法是,如果仅仅认为自己就是做云盘的,大概率会被这个市场淘汰,但如果可以覆盖到家庭场景、工作场景,愿意付费的人群就会更多。

这也是为什么阿里云盘敢将“不限速”作为自己的第一个原则。也就是说,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用户都可以迅速访问自己需要的内容。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这有悖于过往的商业模式,但却回归了用户体验本身。对于网盘用户来说,快速下载、没有广告、不被打扰,这些确实是最为重要的“产品品质”。

在过去,互联网一直是依照“免费”的逻辑收割用户的。无论网盘产品还是视频平台,都是用大量的“免费体验”吸引足够多的用户、足够忠诚的用户,再去劝导其进行付费。

抢占主用户心智无可厚非,但网盘产品的付费探索似乎一直困在狭窄市场的桎梏中,基于业务难以做出有意义的商业化。一般来说,云盘服务商的收入主要来源于会员收入和广告收入,而终身存储用户数据的成本十分高昂。

阿里云盘提出的原则其实是在说明一件事情:他们希望突破原有的、限制基本体验来制定商业化方案的做法。

从现在透露的做法看,用户既有更长的选择、试用产品的时间,也应该会收到一个有竞争力的价格方案,否则尽早公布会员方案就没有意义。当然,对阿里云盘团队来说,也有更充裕的时间去打磨产品功能,尤其是目前还缺少的同步盘、智能编辑等用户明显需要的模块。

回归云的本质

说到底,个人网盘产品还是一种云服务。而产品模式上的突破,实际上应该来源于底层技术的红利。

相比几年前,阿里巴巴的存储等基础技术底座已多次迭代,产品架构全面云原生化。而阿里云盘背靠的技术是阿里云12年的自研存储网络,阿里云盘使用的对象存储(OSS)、云网络等服务,也已经达到了全球行业前列水平。

在这样的基础上,阿里云盘的愿景也许是将所有个人关键数据、更多场景都安全、持久放在云盘上。换言之,阿里云是在用云计算服务的逻辑,设计未来的商业化方案。

今天,市面上的网盘产品已经包括了学习场景、工作场景和娱乐生活等,但扮演的角色还是停留在“存放内容”而非提供“使用协同”。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商业化的拓展。

而目前,阿里云盘在尝试相册存储,未来也会拓展笔记功能,也就是说,未来这款产品的工具属性可能会大于内容属性,新的商业化可能也会在这样的场景下诞生。

当然,做工具型产品也意味着对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目前,阿里云盘还未实现分享功能,团队表示,他们在这一方面已经做了较多的技术服务,预计在近期版本就会开启。

至于相册和探索功能,目前已经有大量特性在内部完善;同步盘等桌面场景需要的功能,已经在技术底层进行规划。

实现这些技术并非易事,但背靠阿里云、达摩院两颗大树,阿里云盘确实可以有底气地做出上述选择。项目组因此提出,以“你的数字世界”为核心理念,组合阿里巴巴丰富的数字技术,创新云产品服务。

在存储方面,阿里云盘使用的核心技术之一是对象存储(OSS),阿里云具有业内最高的数据持久性和开发者服务可用性(SLA)承诺。每一个存储到OSS中的文件,接入层会将其按照一定大小分片(可以简单理解为每5MB会做一次分片),成为一系列KeyValue,输出到底层系统中存储。这些数据分为了索引文件和数据文件。

基于阿里云对象存储(OSS)服务,很多科研、制造和智能交互领域的企业机构对大数据做大规模吞吐服务,因此,就基础技术而言,这种服务一直以来就必须包括“更稳定”、“更节能”、“更高性能”的特点。

此外,云边端结合的网络技术也会是未来阿里云盘真正“重构”云盘的一个关键点。当用户传输、分享内容时,阿里云盘可以集成使用阿里云虚拟专网(VPC),全球加速和未来5G边缘节点优化等一系列特性。若被用户大量分享的内容,还会智能存储到最接近的内容分发网络(CDN)节点。

阿里云云网络在全球21个地域、63个可用区、120多个POP点、2800多个边缘节点提供了优质的全球网络服务;在SLB、SDWAN等企业级服务市场份额保持领先;在2020年,达摩院成立了研究5G和未来通信的XG实验室。

最终,我们可以回到阿里云本身来思考阿里云盘推出的意义:经过12年的底层技术积累,阿里云开始探索个人云产品服务,阿里云盘是其推出的第一款个人云产品。这意味着,阿里云走向个人,也开始打通更多B端和C端共同需要的计算、存储和安全能力。

更重要的是,云服务这件事归根结底是支撑数字世界,存储的本质是为了更快查看和分享,阿里云盘的模式似乎吻合最本质的逻辑。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