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爱好者创业的站长之家 – 南方站长网
您的位置:首页 >业界 >

寻宋︱苏州中兴佐命定国元勋之碑:从大雅君子到蛇精转生

时间:2021-03-28 12:47:13 | 来源:澎湃新闻

原标题:寻宋︱苏州中兴佐命定国元勋之碑:从大雅君子到蛇精转生

一、杭州老德胜桥

同样是出身寒微、坚决主战的中兴大将,岳飞在身后升格为武圣、民族英雄,而韩世忠知所进退以得善终。

韩世忠年长岳飞15岁,南渡前已在西夏前线及平定方腊的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因生擒方腊而转为武节大夫,韩世忠在靖康之际投奔河北兵马大元帅赵构时已是一名中级将领。靖康元年(1126)十一月,宋徽宗第九子赵构本来奉命往金营乞和,途经磁州(今河北磁县)时得知金军南侵,便不再前行。这时知相州汪伯彦请赵构前往相州(今河南安阳),并亲率军队迎接。闰十一月中旬,赵桓以蜡书诏任命赵构为河北兵马大元帅,汪伯彦、宗泽为副元帅,令他们急速率兵援救开封,岳飞就在这时再次从军。

十二月一日,赵构在相州就任大元帅,此时金军开始进攻开封城,赵桓再次向赵构求援。赵构率近万军队踏冰渡过黄河抵达大名府(今河北大名),并要求河北各州府军队前来会合。于是副元帅宗泽率军2000人,信德府(今河北邢台)知府梁显祖率部将张俊、杨沂中及3000军兵,刘光世、韩世忠也率所部,相继抵达大名府。至此,中兴四将已全部归到赵构麾下,重建南宋的赵构集团初步构成。

由此时至建炎四年(1130)的黄天荡战役之前,韩世忠在对金战争中并无胜绩,但因平定苗刘之乱时忠勇无比,建炎三年韩世忠已经建节(武胜、昭庆军节度使)并除浙西制置(守镇江),奠定了宋金战线上江淮战区主帅的地位。

韩世忠在苗刘之乱中表现突出,与对他有知遇之恩的王渊有关。韩世忠是陕西绥德(宋代绥德属延安府),32岁时随王禀从西北战场到东南平定方腊,期间与王渊相遇。据韩世忠神道碑称,两人在杭州北关的堰桥遭方腊军围攻,韩世忠在堰桥伏击,然后追至王渊舟前“斩首数级,师遂大克”,王渊赞叹韩世忠“真万人敌”,两人从此定交,韩世忠成为王渊的部下,堰桥从此被杭州人称为“得胜桥”。宋代的堰桥或“得胜桥”即今天京杭运河上的老德胜桥,连接着杭州长板巷与夹城巷两条小路。另据民国《杭州府志》,韩世忠在此掩击的是苗刘叛军,而非方腊的军队。

苗刘之变相当程度上是因为王渊而起。韩世忠随王渊投奔在大名的赵构时,靖康之难尚未发生,宋钦宗赵桓对议和还抱有幻想。这时赵构一边命兵马副元帅宗泽南下开德府(澶渊,今河南濮阳)向开封进军,自己却撤到济州(今山东巨野)。靖康之难发生后,群臣拥立赵构,靖康元年五月(1127年6月),赵构在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称帝,改元建炎。赵构称帝后设立御营司,任命王渊为都统制负责皇帝新设立的这支禁卫军,《宋史》称王渊因此“扈从累月不释甲”。

十二月金军再次南侵,宗泽依靠两河地区的数十万义军有效击退金军进攻,同时24次上《乞回銮疏》请求赵构返回开封,以号令抗金斗争。第二年宗泽又提出出师渡河计划,赵构置若罔闻,宗泽忧愤离世。得知宗泽去世的消息,金军大举南侵,追击赵构。继任东京留守杜充对河北义军采取敌视态度,官军分崩离析。建炎二年(1128)十二月,金兵攻陷东平府和大名府,知济南府刘豫降金。建炎三年(1129)初,金军先后打败韩世忠、刘光世的军队,破楚州(今江苏淮安),陷天长军(今安徽天长),十万宋军望风解体,金军推进到距扬州城仅数十里的地方。赵构仓皇渡江逃到镇江,金军因不便渡江,焚扬州而返。

镇江宗泽墓

从扬州保护赵构渡江撤退时,御营司都统制王渊对船只的分配出现混乱,更谈不上组织对金军的有效抵抗,事后更处置失当,引起其他将领强烈不满。又在王渊的主张下,赵构从镇江撤到杭州,不久王渊也从苏州来到杭州,赵构让王渊继续负责御营司。结果到三月,御营司武将苗傅、刘正彦发动兵变,捕杀王渊及内侍百余人,胁迫赵构将皇位禅让给年仅三岁的皇子赵旉,由孟太后垂帘听政,改元“明受”。

兵变发生后,韩世忠一方面被苗傅等授予捧日天武四厢都指挥使等职,一面得到在平江府(今江苏苏州)的礼部侍郎张浚联络勤王的消息。韩世忠自盐城收集散卒数千人往平江与张浚相会,首语“我便去救官家”。不过韩世忠誓杀苗、刘二人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显然是为“识世忠于微时,待之绝等”的王渊复仇。韩世忠请求赴行在杭州,竟获得苗傅同意。韩世忠自平江率三十里船队先抵秀州(今浙江嘉兴)营造武器,苗傅派人带走韩世忠妻梁氏及子为人质。右丞相朱胜非对苗傅说,可以让梁氏到秀州劝韩世忠归顺,竟获得苗傅同意,事后苗、刘对各路勤王军汇聚秀州感到恐慌。四月初赵构已经复辟,韩世忠发兵自临平进入杭州见到赵构,苗、刘等人皆遁走。赵构诏除韩世忠为武胜军节度使,韩世忠请求朝廷赐地厚葬王渊,不遗余力地照顾王渊家人,又请求由他继续追捕苗、刘等人。五月,韩世忠降苗傅、擒刘正彦,七月还至建康(今南京)亲斩苗、刘诸人于市。

杭州老德胜桥

二、凤凰山“忠实”题刻

苗傅、刘正彦伏诛之后,韩世忠除武胜、昭庆军节度使,赵构御书“忠勇”两字以赐,其妻梁氏也被封为护国夫人。韩世忠妻妾有白氏、梁氏、周氏、茆氏等,除结发妻白氏卒于苗刘之变以前之外,其他梁、周、茆三氏皆是娼妓出身,其中周氏原是知秀州赵叔近之妾,为王渊所得后赠予韩世忠,茆氏本是杭州名妓吕小小。

梁氏就是清代戏曲小说中赫赫有名的巾帼英雄梁红玉,宋代文献没有出现“红玉”之名,但宋人笔记中有韩梁姻缘的传说。韩梁相识应该在韩世忠平定方腊之时,罗大经《鹤林玉露》称梁氏一次进入镇江官府庆贺节日,忽然见到殿柱下“一虎蹲卧”。梁氏惊骇而出,待人多时再视却是士卒韩世忠,于是主动邀酒、尽欢结纳。当然这是小说家言,平定方腊时韩世忠已是赫赫武将,绝非廊下兵卒。

自古英雄配人美人,韩梁风流千古的是战场传奇,而非风月之事。梁氏第一次载入史册是苗傅兵变时机智勇敢的表现。平定苗、刘兵变后,在群臣的请求下,赵构由杭州移跸江宁府,并派使臣北上求和。使臣还在途中,金朝以完颜兀术为统帅再次南侵,由归德(今河南商丘)急速南下,准备南渡长江追击赵构。赵构仓皇乞和,致信金军统帅称“天网恢恢,将安之耶……惟冀阁下之见哀而赦”。金军不予理睬,赵构由建康经镇江、平江府逃往临安府、越州(今浙江绍兴)、明州(今浙江宁波)、定海县(今浙江镇海)、渡海至昌国(今浙江定海)、台州(今临海)。金军一路追击,直至入海300余里遇风暴退回明州。赵构自海上返回温州江心屿,避居江心寺,数天后才敢登岸。

金军因战线漫长,无力再战,一边撤军一边焚城掳掠,明州、临安、平江等地均遭浩劫。建炎四年(1130)正月,完颜兀术从平江府撤军,准备在镇江渡江北上时,宋将韩世忠率八千水师,在镇江焦山寺附近的江面拦截十万金军,将金军水师逼入建康东北70里处的死水港黄天荡,先后相持四十余日。金军掘开老鹳河故道通秦淮河,以火器击退韩世忠水师后撤退,此后金军未再渡江。史籍记载黄天荡之役“梁夫人亲执桴鼓”,今天杭州老德胜桥纪念韩世忠并无方腊、苗刘之变的痕迹,一组铜像正是表现黄天荡之役韩世忠立马骑射、梁氏击鼓退兵的英武形象。

杭州老德胜桥韩世忠、梁氏雕像

黄天荡之役后,岳飞击溃从陆上撤退的金军收复建康。此后宋金反复交战,岳飞收复襄阳等六郡后驻守荆襄,吴玠在仙人关大捷后驻守川陕,韩世忠获得大仪镇(今江苏仪征)战役的胜利后驻守两淮,成为宋金防线上的三大主帅。绍兴十年(1140),金军撕毁和议再次南侵,岳飞反击深入收复河南诸多失地,韩世忠在两淮战区多次击败金军。于是赵构与秦桧加紧求和,并决意解除抗金主帅兵权。绍兴十一年(1141),韩世忠先罢兵权而任枢密使,再罢枢密使而为太傅,并在痛斥秦桧议和误国无果之后自请引退。得知岳飞将被赐死,韩世忠责问秦桧“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此后闭门谢客,纵游西湖。

绍兴和议始成,赵构从此偏安杭州。传说南宋皇城所在的杭州凤凰山麓“忠实”两字题刻是议和五年后赵构御书,这时赵构忙于核定太学生员的名额,南宋又是一派太平景象。

杭州凤凰山“忠实”题刻

三、苏州中兴佐命定国元勋之碑

岳飞遇害后第十年(绍兴二十一年,1151)的秋天,韩世忠“薨于临安府之赐第”(今天杭州市武林路的万寿亭一带)。韩世忠去世后,赵构“降旨临奠”,魏国夫人茆氏以道路窄隘上疏辞免(其实韩府在御街所经之地)。韩世忠葬于苏州灵岩山西麓,不知为何浙江的湖州与临安两地也称有韩世忠墓。

南渡以后韩世忠在平江府(苏州)广置田宅,葬于苏州不但史有明载而且理所当然,不过苏州人民似乎不怎么待见这位韩忠武王。2019年12月20日检察院向吴中区人民法院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状告苏州市吴中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吴中区文物局)不履行文物保护监管职责。2020年3月24日吴中区人民法院公开审理此案,判决确认吴中区文旅局未依法履行文物保护监管职责的行为违法,自判决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内对韩世忠墓、碑所属韩蕲王祠后院被他人占用进行违法建设(硬化地面、挖掘水井、铺设道路、搭建水泥房、鸽子棚等)的行为履行监管职责。无怪乎我与老沈2017年4月寻访韩世忠墓、碑时,非但韩蕲王祠是破败废弃的模样,作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韩墓四周竟然毫无标识。我们一直爬上灵岩山顶仍无处寻觅,最后瞎猫抓死耗子从无名道路拐进一处公墓才与韩世忠墓不期而遇。吴中区文旅局被判决对韩蕲王祠监管失职的报道中还发现,不但韩蕲王祠废弃已久,其后院自2003年出租给个人种植盆栽,而且号称“天下第一碑”的韩世忠神道碑“垃圾环绕、被坟头包围”。更有甚者,由于沿路无指示牌,游人无处寻找韩墓,当地村民竟动起了“生意经”要求付费带路找墓。

苏州韩世忠墓

这篇报道的最后还援引戈春源教授的介绍,指韩世忠葬于灵岩山是曾经“领军长期居住苏州,韩府曾设置于苏州城内的沧浪亭”。在苏州,不但沧浪亭被韩世忠占有而改称韩园,韩世忠还曾获赐朱勔的南园及陈满塘官地1200亩,又在私宅修建楼阁专门收藏受赐御书,赵构甚至打算御书阁名“懋功”。虽然如此,但韩世忠领军时驻地主要在楚州与镇江两地,绍兴和议后解除兵权,却始终有职务在身,因此闭门谢客而纵游于杭州西湖山水之间,似乎很少有机会回到苏州私宅品味园林奥趣。

韩世忠曾经多次在苏州出现,但未必给苏州人民留下美好印象。建炎三年(1129)赵构从扬州渡江时曾在苏州停留三日,再至杭州时就把御营司都统制王渊留在苏州,《宋史》记载王渊在苏州时整修兵器,“戎器全缺,兵匠甚少,乞括民匠营缮”。王渊随后赴杭,不料引发苗刘之变,韩世忠赴苏州与张浚等会商后起兵往杭州平定兵变。苏州于是成为平叛的根据地,知平江府汤东野负责后勤支援非常得力,“百须,东野实主之”,这势必让苏州民众承受巨大压力。苗刘之变平定之后,金军再次南侵,赵构逃亡海上。金军撤军时韩世忠以黄天荡之役一战成名,但宋军并未保护苏州,苏州民众惨遭金军屠戮,城内外收尸几近三十万,金军又从苏州裹胁男女青壮十万北上,成为苏州历史上的空前浩劫。金军北撤后,宋军进入“一屋不存”的苏州城,仍执居民以搜财物。沧浪亭应该是在这时归韩世忠所有,苏舜钦之后沧浪亭的主人章惇虽被指为“奸臣”,但有史籍记载韩世忠占据沧浪亭的过程:

绍兴初,韩蕲王提兵过吴,意甚欲之,章殊不悟,即以随军转运檄之,章窘迫,亟以为献,其家百口,一日散居。

绍兴六年(1136)赵构再次驻跸苏州,就多次在韩世忠重修的沧浪亭内议事、聚饮,其中一次在沧浪亭“后圃置酒七行”。

韩世忠下葬时,为韩世忠撰写墓志铭的是为宋钦宗起草降表的骈文大家孙觌。孙觌在墓志铭中描述韩世忠解除军权之后的生活:

国恩粗报,哿矣归休。奉身而退,以老菟裘。大雅君子,明哲是保。一马二童,担夫争道。

在秦桧仍然当权的时代,孙觌一语“大雅君子,明哲是保”不但道出韩世忠晚年的真实处境,更表现出孙觌之流文臣对武将的认同方式。

但韩世忠墓前原本没有高大的神道碑,直至淳熙三年(1176),北伐意志已经消沉的宋孝宗赵眘突然忆及中兴勋臣,称“韩世忠感会风云,功冠诸将,可特赐忠武”。这时距韩世忠去世已经二十六年,除了获赐与诸葛亮、郭子仪同样的谥号外,韩世忠之子韩彦古也看准机会,请求御撰韩世忠神道碑。孝宗于是诏赵雄撰碑,周必大书丹,又御书碑额“中兴佐命定国元勋之碑”。该碑原高八米有余,碑文13900余字,有“天下第一碑”、“万字碑”之称,据说真正竖立于韩墓之前已是嘉定年间(1208-1224)。1939年5月,韩碑为飓风吹倒,碑石碎裂成十余段。七年之后灵岩山僧人妙真邀集地方人士及韩氏后裔用水泥将断碑浇合成两段。

神道碑对韩世忠解除兵权之后的描述,在“明哲令终”之前增加了“王之论和,忠愤激烈,利害皎然,黑白区别,圣主俞之,权臣仇之”等坚定主战的描述,也第一次出现了韩世忠质问秦桧以莫须有之罪杀害岳飞何以服天下的情节。神道碑还描写韩世忠的出身:

王起寒素,饭糗衣纻,出际盛时,蛟龙云雨。

史籍记载,韩世忠显贵之后,与将吏骑马郊游时,常喜欢“坐于浅草中”,又说语“语急而声厉,每言出则吐舌”,因此有蛇精转生的说法,这也是神道碑中“蛟龙云雨”的出处。也就是说二十六年后,韩世忠在文人心目中的形象由“大雅君子”转变为转世蛇精,这其中是多少世态情伪、人心厚薄。

苏州韩世忠神道碑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