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站长网 – 互联网爱好者创业的站长之家
您的位置:首页 >业界 >

炒作风歇,震荡不改港股牛市,趁机布局高性价比优质资产 ——港股上调印花税点评

时间:2021-02-25 12:46:11 |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原标题:炒作风歇,震荡不改港股牛市,趁机布局高性价比优质资产 ——港股上调印花税点评

【兴证张忆东团队】

2021年2月24日,中国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立法会宣读《财政预算案》时表示:港股交易印花税由0.1%提高至0.13%。受此消息影响,恒指盘中最大跌幅3.6%,港交所盘中最大跌幅为12.2%。但0.13%的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的正式实施,仍需随财政预算案等待立法会表决通过、行政长官签署以及送交中央人民政府备案等环节,因而不会被立即执行。

点评:

1、主观上:香港提高股票印花税率,主要为财政纾困,而非调控股市

1.1、受新冠疫情影响,香港财政赤字创新高。据香港库务署月度数据统计,2020年中国香港特区政府财政赤字高达2294.2亿港元,为2000年以来新高。

1.2、加税目的是为财政纾困而不是调节股市。1)据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的演讲,本次香港提高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目的是提高政府财政收入。香港股票印花税对香港财政收入贡献大。据港交所历年股票成交金额,大概估算出2014年-2020年中国香港特区政府股票交易印花税收入,均超过300亿港元,约占香港政府财政收入的6%-12%。2020年股票交易印花税超过600亿港元。

2、客观上:政策超预期,短期快速调整很正常,前期乱炒垃圾股要付代价了

2.1、短期港股市场可能会趁机震荡、蓄势,其实就算没有此次印花税税率提高,港股也有震荡调整的压力。1)随着美国长端利率过快上行,近期海外市场进入risk off的调整格局。2)2021年开年以来,港股市场热度较高,呈现明显的资金驱动、炒作题材股盛行的特征。2021年1月,港交所市场总成交金额达到2457.1亿港元;恒生综指换手率为10.4%,创下2015年5月以来的最大值,其中,小盘股的换手率明显高于大、中盘股。

2.2、本次调整的指数空间不会太大,但是,小股票的炒作会付出代价。1)当前港股市场整体并没有明显泡沫,不少优质价值股仍处于估值洼地。截至2月19日,恒指预测PE(彭博一致预期)为13.7倍,恒生国指预测PE为10.9倍;恒生能源、金融、地产建筑业等行业PB不到1倍。2)短期,提高交易印花税税率会降低交易热情,换手率下降,击鼓传花的题材股炒作可能会面临大跌。

2.3、此次港股印花税调整与2007年A股“530”不同,后者旨在为股市降温,跌幅更大,但是也没有改变牛市的趋势。2007年5月30日,中国财政部突然宣布上调印花税,从0.1%上调至0.3%,上证综指在短短5个交易日里跌幅达到15%,小盘指数跌幅超过20%。

3、港股牛市逻辑未变,每次大震荡都是性价比合适的优质资产的买入良机

3.1、看多港股牛市的逻辑,不论是基本面还是资金面的大趋势都没有改变。

首先,我们自2020年9月以来持续推荐新一轮港股牛市。1)核心逻辑是:全球复苏驱动“旧经济”价值重估+中国“新经济”的高成长阿尔法,这个基本面的逻辑没有改变。2)其次的逻辑是海外流动性将继续宽松,美联储将继续扩表、弱美元趋势将延续,有利于海外资金配置中国资产。海外资金可能部分从美股分流到性价比更高的优质资产。3)第三,港股和A股都受益于中国社会财富配置权益资产的大时代。中国内地的货币政策正常化、不急转弯,不会像2018年式的系统性风险,化解存量风险会在短期引发波折,但是,居民财富配置权益资产方兴未艾。

其次,港股市场投资,立足基本面才是赢家之道,而短期的资金博弈行为不论涨跌都是噪音。面对当前股市震荡,我们梳理基本面逻辑,依然认为震荡之后,盈利驱动的投资机会依然是支撑港股牛市的主心骨。

(1)站在现在的时间点上,欧美经济复苏与疫情和通胀的圆舞曲正从第一步复苏走向第二步通胀,交易全球经济复苏和通胀预期,有利于价值股、周期股权重较大的港股。

(2)中长期,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面临的是货币超发和需求不足式“滞胀”,每次大震荡都是性价比合适的优质资产的买入良机。未来数年的新型滞胀,不是上世纪70年代那种供给不足式的滞胀,而是有效需求不足、高债务、信用货币超发所驱动的滞胀,体现为结构性资产泡沫与宏观经济低增长的长期共存。

3.2、全球周期性复苏,价值股重估行情延续。

(1)大宗周期股的战术性机会仍在,我们此前提出:随着基本面改善而“戴维斯双击”,有一段“放礼花”式灿烂行情,然后进一步分化。

——第一阶段,复苏初期或通胀初期,能源及工业金属及相关周期股的表现更强势。2021年上半年,疫苗及财政政策刺激下的欧美经济阶段性强复苏,与欧美需求相关的原油、化工、铜等相关产业链上市公司的盈利反弹有望超预期。而立足于中国基建和房地产投资的大宗周期行业相比较而言业绩弹性不足。

——第二阶段,周期股行情的延续性、空间以及最后的分化,将取决于通胀的强度,而随着通胀不断走强,黄金白银等贵金属将有更好的表现。

(2)金融、地产等深度价值型核心资产,也有望围绕年报和一季报进行价值重估。上半年全球经济复苏共振,推动全球股市风格切换,以及2020年四季度和2021年一季度业绩改善是较强的催化剂。

(3)互联网、消费、先进制造业等为代表的成长领域的核心资产,今年的机会是估值跌出来和业绩长出来的。好行业好赛道好公司,市场已经选出了成长行业的佼佼者,长期趋势无虞,但是,上半年将受到海外利率上升、通胀上升的影响而不利于这些高估值板块,所以,需要精选阿尔法,找到业绩超预期、动态估值合理的优质资产才是长短期皆宜的赢家之道。类似印花税税率上调等事件性风险的冲击,若优质成长型核心资产跌出更合适的性价比,正是趁机布局的黄金坑的良机。

风险提示:全球经济增速下行;中、美货币政策宽松不达预期;大国博弈风险

—●●●●—

报告正文

—●●●●—

事件:

2021年2月24日,中国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立法会宣读《财政预算案》时,提到“我们充分考虑对证券市场和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后,决定提交法案调整股票印花税税率,由现时买卖双方按交易金额各付百分之零点一,提高至百分之零点一三”。受此消息影响,恒指盘中最大跌幅3.6%,港交所盘中最大跌幅为12.2%。

但0.13%的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的正式实施,仍需随财政预算案等待立法会表决通过、行政长官签署以及送交中央人民政府备案等环节,因而不会被立即执行。

点评:

1、主观上:香港提高股票印花税率,主要为财政纾困,而非调控股市

1.1、受新冠疫情影响,香港财政赤字创新高

2020年财政赤字创新高。2020年中国香港特区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财政刺激政策以缓解新冠疫情对中国香港经济的影响。根据中国香港库务署月度数据统计,2020年中国香港特区政府财政收入、支出分别为5861亿港元、8154.3亿港元,因而财政赤字高达2294.2亿港元,为2000年以来的财政结余最小值。

1.2、加税目的是为财政纾困而不是调节股市

“去年我亦提及需要考虑新的收入来源或调整税率,并逐步缩减一次性宽免措施的规模。虽然调升现有税率可以短期达到增加收入的目的,但我们须小心选取。

我们充分考虑对证券市场和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后,决定提交法案调整股票印花税税率,由现时买卖双方按交易金额各付百分之零点一,提高至百分之零点一三。政府将继续全力推行各项发展证券市场的措施,将中国香港的金融业发展至更高的台阶。”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2021年2月26日财政预算案演讲

中国香港股票印花税对中国香港财政收入贡献大。从中国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的演讲中,可以看出本次香港提高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主要以提高政府财政收入为目的。根据港交所历年股票成交金额,可以大概估算出2014年-2020年中国香港特区政府股票交易印花税收入,均超过300亿港元,约占中国香港特区政府财政收入的6%-12%。而2020年股票交易印花税甚至超过600亿港元。

2、客观上:政策超预期,短期快速调整很正常,前期乱炒垃圾股要付代价了

2.1、短期港股市场可能会趁机震荡、蓄势,其实就算没有此次印花税提高,港股也有震荡调整的压力

随着美国长端利率过快上行,近期海外市场进入risk off的调整格局。自2021年1月27 日以来,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由1.02%加速上行至2月22日的1.37%,不到一个月时间,上升了35bp。而市场进入risk off的调整格局。截至2月23日,自上周(2月16日)以来,纳斯达克指数已经下跌了630.3个点,跌幅达到4.5%。其中,2月23日,美国三大指数盘初大幅跳水,纳斯达克指数一度暴跌近4%。

2021年开年以来,港股市场热度较高,呈现明显的资金驱动、炒作题材股盛行的特征。2021年1月,港交所市场总成交金额达到2457.1亿港元,达到历史高点。恒生综指换手率为10.4%,创下2015年5月以来的最大值,其中小盘股的换手率(13.14%)明显高于大盘股(9.43%)和中盘股(9.97%)。

2.2、本次调整的指数空间不会太大,但是,小股票的炒作会付出代价

当前港股市场整体并没有明显泡沫,不少优质价值股仍处于估值洼地。横向来看,在2020年全球大放水背景下,欧美主要股指估值均创历史新高,相比之下,港股整体估值不高。纵向来看,港股估值也处于合理水平。截至2月19日,恒指预测PE(彭博一致预期)为13.7倍,恒生国指预测PE为10.9倍,均处于2005年7月以来的中位数和3/4分位数之间。

港股市场的周期价值股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是全球估值洼地。

2020年11月以来,随着疫苗研发和接种的进展超预期,市场对于经济复苏的预期愈发强烈。在此背景下,美股市场能源、金融成为表现最好的行业,分别上涨54.5%、32%,超过了科技以及其他行业。而受特朗普“限投令”影响,岁末年初,港股的投资风格切换一度滞后于美股,特别是能源股、电讯股落后。

截至2月24日,恒生能源业、金融业、地产建筑业等周期价值行业PB不到1倍,分别处于2011年以来的10%、9%和26%分位数水平。

短期,提高交易印花税税率会降低交易热情,换手率下降,击鼓传花的题材股炒作可能会面临大跌。

2.3、此次港股印花税调整与2007年A股“530”不同,后者旨在为股市降温,跌幅更大,但是也没有改变牛市的趋势

2007年5月30日,中国财政部突然宣布上调印花税,从0.1%上调至0.3%,上证综指在短短5个交易日里跌幅达到15%,小盘指数跌幅超过20%,此后风格切换,以银行股为代表的绩优股崛起,上证指数续创新高,而小盘指数在“530”基本见顶。

“530”印花税上调旨在抑制资产泡沫、为股市降温。彼时,A股牛市启动于2015年中,2006年11月加速,短短7个月时间内,上证综指上涨132%,中小板指上涨147%,市场情绪亢奋,垃圾股、绩差股炒作盛行,鸡犬升天。调控前,全部A股整体市盈率高达42倍,其中中小盘股剔除亏损后的市盈率在70倍左右。2007年5月单月换手率高达130%。

3、港股牛市逻辑未变,每次大震荡都是性价比合适的优质资产的买入良机

3.1、看多港股牛市的逻辑,不论是基本面还是资金面的大趋势都没有改变

首先,我们自2020年9月以来持续推荐新一轮港股牛市:

核心逻辑是全球复苏驱动“旧经济”价值重估+中国“新经济”的高成长阿尔法,这个基本面的逻辑没有改变。

其次的逻辑是海外流动性将继续宽松,美联储将继续扩表、弱美元趋势将延续,有利于海外资金配置中国资产。海外资金可能部分从美股分流到性价比更高的优质资产。

第三,港股和A股都受益于中国社会财富配置权益资产的大时代。中国内地的货币政策正常化、不急转弯,不会像2018年式的系统性风险,化解存量风险会在短期引发波折,但是,居民财富配置权益资产方兴未艾。

其次,港股市场投资,立足基本面才是赢家之道,而短期的资金博弈行为不论涨跌都是噪音。面对当前股市震荡,我们梳理基本面逻辑,依然认为震荡之后,盈利驱动的投资机会依然是支撑港股牛市的主心骨。

站在现在的时间点上,欧美经济复苏与疫情和通胀的圆舞曲正从第一步复苏走向第二步通胀,交易全球经济复苏和通胀预期,有利于价值股、周期股权重较大的港股。在美国疫苗普及速度显著加快疫苗和财政刺激计划的推动下,美国消费有望迎来阶段性报复性复苏。史无前例大放水的滞后反应,叠加经济短期复苏,通胀预期明显提升。全球经济复苏和通胀预期将显著作用于港股市场的风格表现,盈利弹性明显恢复的周期类优质资产有望价值重估、落后补涨。

中长期,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面临的是货币超发和需求不足式“滞胀”,每次大震荡都是性价比合适的优质资产的买入良机。二季度中后期欧美市场的通胀从预期走向现实以及随之而来的货币紧缩预期将会构成强烈扰动,但这不是幡动是心动。西方社会制度决定了债台高筑、信用货币不断超发,至少从中期而言,是条不归路。未来数年的新型滞胀,不是上世纪70年代那种供给不足式的滞胀,而是有效需求不足、高债务、信用货币超发所驱动的滞胀,体现为结构性资产泡沫与宏观经济低增长的长期共存。

3.2、全球周期性复苏,价值股重估行情延续

首先,大宗周期股的战术性机会仍在,我们此前提出的随着基本面改善而“戴维斯双击”,有一段“放礼花”式灿烂行情,然后进一步分化。

第一阶段,复苏初期或通胀初期,能源及工业金属及相关周期股的表现更强势。2021年上半年,疫苗及财政政策阶段性刺激下的欧美经济阶段性强复苏,与欧美需求相关的原油、化工、铜等相关产业链上市公司的盈利反弹有望超预期。而立足于中国基建和房地产投资的大宗周期行业相比较而言业绩弹性不足。

第二阶段,周期股行情的延续性、空间以及最后的分化,将取决于通胀的强度,而随着通胀不断走强,则黄金白银等贵金属将有更好的表现。

第二,金融、地产等深度价值型核心资产,也有望围绕年报和一季报进行价值重估。上半年全球经济复苏共振,推动全球股市风格切换,以及2020年四季度和2021年一季度业绩改善是较强的催化剂。

第三,互联网、消费、先进制造业等为代表的成长领域的核心资产,今年的机会是估值跌出来和业绩长出来的。好行业好赛道好公司,市场已经选出了成长行业的佼佼者,长期趋势无虞,但是,上半年将受到海外利率上升、通胀上升的影响而不利于这些高估值板块,所以,需要精选阿尔法,找到业绩超预期、动态估值合理的优质资产才是长短期皆宜的赢家之道。类似印花税税率上调等事件性风险的冲击,若优质成长型核心资产跌出更合适的性价比,正是趁机布局的黄金坑的良机。

4、风险提示

全球经济增速下行;中、美货币政策宽松不达预期;大国博弈风险。

注:文中报告依据兴业证券经济与金融研究院已公开发布研究报告,具体报告内容及相关风险提示等详见完整版报告。

《炒作风歇,震荡不改港股牛市,趁机布局高性价比优质资产 ——港股上调印花税点评》

对外发布时间:2021年2月24日

报告发布机构: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已获中国证监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本报告分析师:张忆东

SAC执业证书编号:S0190510110012

SFC HK执业证书编号:BIS749

自媒体信息披露与重要声明

使用本研究报告的风险提示及法律声明

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已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本报告仅供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的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本报告中的信息、意见等均仅供客户参考,不构成所述证券买卖的出价或征价邀请或要约。该等信息、意见并未考虑到获取本报告人员的具体投资目的、财务状况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个人推荐。客户应当对本报告中的信息和意见进行独立评估,并应同时考量各自的投资目的、财务状况和特定需求,必要时就法律、商业、财务、税收等方面咨询专家的意见。对依据或者使用本报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及/或其关联人员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被认为是可靠的,但本公司不保证其准确性或完整性,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本公司并不对使用本报告所包含的材料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相关的其他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本报告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判断,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的价格、价值及投资收入可升可跌,过往表现不应作为日后的表现依据;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本公司不保证本报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状态。同时,本公司对本报告所含信息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

除非另行说明,本报告中所引用的关于业绩的数据代表过往表现。过往的业绩表现亦不应作为日后回报的预示。我们不承诺也不保证,任何所预示的回报会得以实现。分析中所做的回报预测可能是基于相应的假设。任何假设的变化可能会显著地影响所预测的回报。

本公司的销售人员、交易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士可能会依据不同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头或书面发表与本报告意见及建议不一致的市场评论和/或交易观点。本公司没有将此意见及建议向报告所有接收者进行更新的义务。本公司的资产管理部门、自营部门以及其他投资业务部门可能独立做出与本报告中的意见或建议不一致的投资决策。

本报告的版权归本公司所有。本公司对本报告保留一切权利。除非另有书面显示,否则本报告中的所有材料的版权均属本公司。未经本公司事先书面授权,本报告的任何部分均不得以任何方式制作任何形式的拷贝、复印件或复制品,或再次分发给任何其他人,或以任何侵犯本公司版权的其他方式使用。未经授权的转载,本公司不承担任何转载责任。

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可能会持有本报告中提及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头寸并进行交易,也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或争取提供投资银行业务服务。因此,投资者应当考虑到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及/或其相关人员可能存在影响本报告观点客观性的潜在利益冲突。投资者请勿将本报告视为投资或其他决定的唯一信赖依据。

投资评级说明

报告中投资建议所涉及的评级分为股票评级和行业评级(另有说明的除外)。评级标准为报告发布日后的12个月内公司股价(或行业指数)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的涨跌幅,香港市场以恒生指数为基准,美国市场以标普500或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为基准,A股市场以上证综指或深圳成指为基准。

行业评级:推荐-相对表现优于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中性-相对表现与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持平;回避-相对表现弱于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

股票评级:买入-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涨幅大于15%;审慎增持-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涨幅在5%~15%之间;中性-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涨幅在-5%~5%之间;减持-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涨幅小于-5%;无评级-由于我们无法获取必要的资料,或者公司面临无法预见结果的重大不确定性事件,或者其他原因,致使我们无法给出明确的投资评级。

免责声明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平台所载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专家、嘉宾或其他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外的人士的演讲、交流或会议纪要等仅代表其本人或其所在机构之观点),亦不构成任何保证,接收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本平台内容仅供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使用,若您并非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勿订阅或转载本平台中的信息,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还请见谅。在任何情况下,作者及作者所在团队、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平台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平台旨在沟通研究信息,交流研究经验,不是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发布观点不代表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观点。任何完整的研究观点应以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发布的报告为准。本平台所载内容仅反映作者于发出完整报告当日或发布本平台内容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且不予通告。

本平台所载内容不构成对具体证券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或投资建议,不能够等同于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性意见。

(作者:张忆东 )

声明:本文由21财经客户端“南财号”平台入驻机构(自媒体)发布,不代表21财经客户端的观点和立场。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