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爱好者创业的站长之家 – 南方站长网
您的位置:首页 >微商 >

马上评|饭圈集资成“境外洗钱”,粉丝剥削该停了

时间:2021-08-10 15:47:19 | 来源:澎湃新闻

原标题:马上评|饭圈集资成“境外洗钱”,粉丝剥削该停了

“你不投我不投,爱豆何时能出头”“不就是少喝几杯奶茶的钱吗”……无数年轻人甚至是未成年人,被这样的口号“洗脑”了,几千上万地拿钱“打投”——打了水漂。

打投,俨然成了资本对粉丝的精神操纵、财务剥削。几十张、几十张地买所谓“不运回”的唱片,这已经不是消费,而是烧钱,甚至还烧出了“洗钱”的味道。

现在,饭圈为了逃避越来越严格的社交平台上的监管,甚至将阵地转向境外网站,一个名叫“ko-fi”的网站原本是展示画作、照片等艺术作品并获得打赏的平台,如今却成了中国“饭圈”集资的阵地,粉丝被鼓动“翻墙”去集资。这完全游离于中国金融监管之外,成了兴风作浪的“黑钱”。

“运回/不运回”“团建”“虐粉”“搬家”……这些饭圈集资“黑话”,可能会让普通人听得云里雾里。不过没关系,脱离这层话术的缠绕,本质上其实就是明晃晃两个字:打钱。

如果说此前支持偶像还有买专辑、抢购代言产品、“爱TA就为TA买奶”等操作,如今则滑向了一个更简单粗暴的境地。某偶像团体的一位前成员就透露,目前集资已经从有实物向无实物转变,也就是直接给钱,变成赤裸裸的剥削。

这种把追星直接等同于打钱的逻辑,当然离不开资本和经纪公司的推波助澜。在急功近利的运作模式下,一波波爱豆被作为某种养成系、定制化的“商品”推出,将其捧为“流量小生/花”甚至“顶流”之后,便迫不及待地利用其吸粉的能力疯狂吸金,通过诱导粉丝打投、集资等方式收割流量。说到底,糖衣包裹下,这就是一种以爱为名的割韭菜行为。

此前,对于外界的各种理性质疑和批评,不少粉丝都会以希望“圈地自萌”、不受打扰等理由作为挡箭牌。可是仔细想想,自己的疯狂打投行为究竟有多少是出于自主选择,多少又是被有意诱导甚至精神操控的结果呢?

在高度同质化的信息茧房内,粉丝尤其是未成年粉丝其实是很容易被循环“洗脑”的。当“圈内人”都在为爱豆的“排面”不遗余力地砸钱时,你要是紧紧捂着钱包,就会感受到一种群体性压力和莫名的愧疚感,这个在社会学上被称为“同侪压力”(peer pressure)。

为了不被歧视,不显得格格不入,听从指挥、跟着砸钱,似乎就成为“唯一正确的选择”。而将粉丝财力与偶像C位牢牢挂钩的奇葩逻辑,也是在煽动着粉丝畸形的胜负心和狂热情绪,助长浮躁而毫无意义的攀比风气。

集资、打投乱象造成的后果,有些是肉眼可见的,比如演技让人“如鲠在喉、如芒刺背、如坐针毡”,却依旧可以因自带流量而妥妥“一番”的小鲜肉;比如粉丝团一声令下便去呼啦啦到微博、豆瓣“控评”,让人不堪其扰的乱象。更令人忧虑的,则是那些“看不见”的恶果,比如劣币驱逐良币后,娱乐产业专业水准的拉低,比如鼓吹“一切向钱看”的扭曲价值观。

当下整治饭圈乱象专项行动,雷霆万钧。以爱为名的割韭菜该消停了,那些诱导粉丝集资、打投的行为,是明晃晃的精神操纵和剥削,必须凉凉了。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