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爱好者创业的站长之家 – 南方站长网
您的位置:首页 >运营 >

侯杨方:我们对“瓦罕走廊”有很多误解

时间:2021-08-16 17:48:22 | 来源:澎湃新闻

原标题:侯杨方:我们对“瓦罕走廊”有很多误解

近日,阿富汗局势的风云突变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据外媒报道,阿富汗塔利班代表于8月15日进入阿富汗首都喀布尔,与中央政府谈判,寻求权力的和平移交。而在早些时候,阿富汗塔利班已经基本控制了阿富汗最东北部的边境省份巴达赫尚,接管包括与中国接壤的瓦罕地区在内的大部分区域。

作为古丝绸之路的一部分,瓦罕地区在古代就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与贸易的重要通道。晋朝僧人法显从长安出发西行求佛,唐代玄奘取经东归之路都曾途经瓦罕地区。对于中国和阿富汗而言,瓦罕地区是两国互相沟通的重要渠道。

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侯杨方是丝绸之路的研究者,著有《重返帕米尔》一书,讲述他多次往返帕米尔高原的经历,他也曾实地探访瓦罕地区。

8月16日,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他表示,目前国内对“瓦罕走廊”存在很多误解。首先,许多国内媒体,甚至当地政府误将西起中国、阿富汗边境的瓦罕基尔山口,东至公主堡长达90公里的塔克敦巴什帕米尔称为“瓦罕走廊”,这是错误的。“瓦罕走廊”是近几十年出现的国外媒体用语,专指阿富汗的瓦罕行政区,它与“瓦罕谷地”(分属塔吉克斯坦、阿富汗)、“瓦罕帕米尔”(即瓦罕河谷)以及“瓦罕国”的空间范围不同。

侯杨方在瓦罕基尔山口(即Wakhanjir)的阿富汗界碑处。

“媒体报道经常提到瓦罕走廊为东西走向,长约400公里,其中在我国境内长约100公里,这是完全错误的表述。”侯杨方表示,实际上,人们通常认为的中国境内的“瓦罕走廊”实际为新疆塔县的卡拉其古河谷,它属于塔克敦巴什帕米尔,并不属于阿富汗的瓦罕地区。

侯杨方表示,“瓦罕走廊”更像是一种文学化的表述,由于瓦罕地区整体形状类似走廊,就有媒体在报道时将其形象化地比喻成“走廊”,实际从历史地理的意义而言,这个称呼是完全不准确的,称为“瓦罕谷地”更为合适。同时,许多报道中都提到瓦罕地区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这也是错误的。“古代丝绸之路有许多条道路,并非一定要经过瓦罕地区,只是玄奘在取经东归时曾经经过。”

海拔仅2000多米的喷赤河谷上游是瓦罕谷地人口聚居区,也是丝绸之路西下葱岭的重要通道。玄奘跟随商队归国时,由此一路东行,经由达摩悉铁帝国的都城昏驮多(今位于喷赤河南岸阿富汗的汉杜德)到达瓦罕河与帕米尔河交汇形成喷赤河处,然后沿着帕米尔河谷东北行到达波谜罗川(今大帕米尔),并经过大龙池(今佐库里湖与其东的一系列湖泊、河流),再向东南行,经过小帕米尔东端,翻越排依克山口到达朅盘陀国卡拉其谷河谷,向东经过公主堡,再北上抵达位于徙多河(即今塔什库尔干河)畔的都城石头城。

侯杨方提到,阿富汗之所以频频遇到战乱,也与它的地理环境有关:19世纪末期,英国和俄国在“大博弈”(the great game)中共同划分出阿富汗的版图,但人为分割的版图与当地的人种、环境并不吻合。阿富汗境内除了主体民族普什图人以外,还有塔吉克人、哈扎拉人、乌兹别克人、艾玛克人、土库曼人、俾路支人和大量其他少数民族。他们居住在阿富汗不同的山谷里,宗教、生活方式大相径庭,普什图人并没有压倒性的优势统摄这些民族,不同的价值观念和宗教信仰,使得内部始终处于较为分裂的状态。

阿富汗国土面积虽不大,但占据重要的地理位置:它位于西亚、南亚、及中亚的交汇处,说它是亚洲的“心脏”,一点也不为过。从这里出发,向东可以到东亚文明区,向西可以到达波斯文明区,向南可以到达印度文明区,向北可以到达中亚文明区。“但由于边境线是人为划分,导致其国界没有天然分界,与邻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导致阿富汗出现今天‘火药桶’一般的局面。”

如今阿富汗和瓦罕地区的局势变化,是否会对中国的边境安全产生影响?对此,多次去过中阿边境的侯杨方表示乐观。“首先,当地的地理环境较为复杂,武装分子很难渗透。同时,我国在当地的边防十分严密,我对国家边防有充分信心。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