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爱好者创业的站长之家 – 南方站长网
您的位置:首页 >运营 >

540天“零感染”,上海医生完成南极科考医疗保障任务

时间:2021-05-07 20:47:19 | 来源:界面新闻

原标题:540天“零感染”,上海医生完成南极科考医疗保障任务

图片来源: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图片来源: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2021年5月7日,“雪龙2”船返回上海国内基地码头,标志着中国第37次南极考察圆满完成。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消化内科主治医生胡淼从“雪龙2”号走下了舷梯,完成了中国第36次南极科学考察越冬医疗保障任务。

540天,这是中国南极科考史上驻长城站时间最长的一次,也是首次展开应对重大疫情防疫工作。

2019年12月6日,胡淼随同中国第36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从上海飞往中国南极长城站。

按照国家极地考察任务要求,胡淼一方面负责南极考察队日常医疗保障任务,包括考察队员身心健康情况的全面评估,所有疾病的及时诊断治疗,以及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和处理。

另一方面,他还要做好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大量工作,以医生职责参与组织严格“封闭”考察站站区、监控队员身体状况、做好传染病健康宣教以及心理疏导等工作。

位于南极菲尔德斯半岛的长城站,疫情防控工作压力极大。这里是从南美洲大陆进入南极大陆的通道,有8个国家在这里设立了考察站,是南极国际交流最活跃地区。

“当时,南极智利军方数个考察站爆发疫情,最近的疫区距离长城站仅有数公里。由于南极医疗条件有限,在南极考察站一旦有人感染,后果不堪设想。”来长城站工作不到两个月,胡淼就迅速投入抗疫工作中。

在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有两个特殊单位,一个是整支的中国国际应急医疗队,另一个是国家极地考察医疗保障研究中心。

武汉新冠疫情暴发,中国国际应急医疗队受命在第一时间奔赴武汉抗疫战场展开工作。此时,国家极地考察医疗保障研究中心不断研判、提炼武汉抗疫经验,为胡淼在南极展开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帮助。

国家极地考察医疗保障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余万霰教授透露,武汉-南极连线对于中国南极考察站的抗疫起到了重要启发作用。

疫情期间,胡淼提高对队员身体状况监测的等级,要求每位队员每日测定体温2次,然后根据流行病学原理对健康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多次向其他国家的考察队员宣传并介绍中国疫情防控的经验。

同时,他在南极完成了论文《中国南极长城站新冠肺炎防控的模式探索》,首次为南极考察站的传染病防控提供了工作模式。

在国际疫情爆发的大环境下,中国南极考察站一直保持“零”感染的纪录。在南极工作期间,胡淼共展开流行病学调查和医学观察130余人次。

“截至2021年3月中旬向37次考察队交接工作完毕,长城站未发生一起新冠肺炎病例和疑似病例,圆满完成长城站新冠肺炎防疫工作。越冬期间,亦未发生任何伤亡事件;未发生任何集体公共卫生事件,顺利完成本次越冬医疗保障任务。”这是胡淼在南极交出的工作汇报。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原计划2020年12月返回的科考队在海外部署时间延长了半年。胡淼的工作量也有所增加,他承担了“中国第37次南极科学考察队返程‘雪龙2’号医疗保障任务”。

整个保障过程中,他需要处理外伤,参与急救,治疗常见内科疾病、极地冻伤以及皮肤病等,共完成健康体检280人次,疾病诊疗158人次,健康咨询400余人次。

期间,在南太平洋上的一次治疗经历,让他印象深刻。

2021年4月中旬,中国第37次南极科学考察队搭乘“雪龙2”号返回祖国,胡淼随船回国。行驶在赤道以南的浩瀚南太平洋上时,一位年轻的考察队员皮肤出现大片红色丘疹,痒痛难忍,还出现了低热。

胡淼接诊后,进一步询问其病史,患者的工作是采集海洋浮游生物,手直接接触过磷虾、水母等。

“我脑中很快出现可能是带状疱疹感染,这属于皮肤病重症。”胡淼先按带状疱疹进行治疗,同时向国家极地考察医疗保障与研究中心报告,中心很快与东方医院皮肤科专家联系会诊。患者相关资料传到上海后,皮肤科专家肯定了胡淼的诊断及治疗处理的药方,患者不久后痊愈。

在南极大陆上负责蔬菜温室种植,是东方医院极地医生一贯以来的传统,胡淼也不例外。

南极温室果蔬不是土壤种植,而是通过电脑程序调配营养液、光照和温度来达到目的,胡淼从营养学角度对南极种菜技术进行了多角度研究。

他发现阳光强紫外线辐射对蔬菜生长有影响,使用人工光源更利于植物生长。胡淼通过通风、湿度、温度、人工光源等调节使各种蔬菜产量增高,增加果实口感、营养素。一年多的时间里,长城站共收获叶菜323公斤,果菜117公斤。

在胡淼负责南极医疗保障工作期间,未发现队员群体性出现口腔溃疡、脚气病、伤口流血不止等维生素缺乏症状。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