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站长网 – 互联网爱好者创业的站长之家
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 >

《你好李焕英》:不要牺牲,要做“你快乐我也快乐”的老女孩

时间:2021-02-16 09:46:08 | 来源:澎湃新闻

原标题:《你好李焕英》:不要牺牲,要做“你快乐我也快乐”的老女孩

原创 侯虹斌 侯虹斌客厅

大年初一,我去看了《你好,李焕英》。开始和中间,都是全场欢笑,到后来,我就哭得像个傻子。电影由贾玲、张小斐和沈腾主演,本来以为就是一出春节的合家欢搞笑片。但剧情出乎我意外的好笑,而且每个段子都是生活中的,都点到即击,而不那种喜剧小品的胳肢出来的笑。电影真正的落笔点,不是幽默,而是爱。这是贾玲献给自己母亲的故事,用自己的亲身感受,一种女性的新视角,表达她对英年早逝的母亲的一种新的认知。它适合每个人,带着自己的母亲,或自己的孩子,去体会。

1/3

2001年的某一天,刚刚考上大学的贾晓玲(贾玲 饰),为了让母亲开心,造了“本科”的假证,结果在大庭广众之下被公然拆穿,父母都丢尽了脸。但是母亲并没有生气,她没有责怪女儿,依然有说有笑的;就母女俩最开心的时候,母亲却遭遇车祸,贾晓玲悲痛万分……

在贾晓玲情绪崩溃的状态下,她竟意外地回到了1981年,并与年轻的母亲李焕英(张小斐 饰)相遇,她假装是李焕英没有见过面的表妹玲儿,两人开始形影不离,宛如闺蜜。李焕英是一个开朗活泼、受人欢迎的工厂女工,未婚,还是工厂排球队的主力,人称“小铁榔头”。她身边有叽叽喳喳的好闺蜜,有时不时吵架、嫉妒、互相视为对手的女同事。有时泼辣、有时羞涩、有时有小心机、小聪明,还特别喜欢笑。玲儿看到年轻的母亲那么开朗,下定决定,不仅要多让她笑,还要改变她的人生。玲儿参与进了李焕英的生活当中;她帮李焕英抢到了当时非常紧俏的电视,怂恿李焕英参加排球比赛,帮女队员秋收,写诗,赚钱,补头发,让李焕英大大地出风头。玲儿最上心的一件事是:当她知道厂长的儿子沈光林(沈腾 饰)追求李焕英的时候,她极力撮合,这个过程当中,闹了一次又一次的笑话……连沈光林都在奇怪,你为什么要帮我追求英子呢?就是因为,玲儿看到了二十多年后的沈光林成了有钱人,沈的女儿去了美国读书,特别有出息,她希望母亲能跟沈光林结婚,生下的女儿不是自己,而是那个有出息的女孩;能让母亲每天都高兴。很显然,这是一个女性导演的作品,女性视角看到的世界。它不再是一个父权结构下,女性为家庭的奉献和忍耐的故事,只为凸显男性为核心的家庭的重要性。在这个厂区里,阳光明媚,金色的落叶纷纷,一切都是青春的,前途无限的;你可以看到,女孩子之间的友谊与合作,她们的争强好胜,她们互助与对抗,还有不同时空之间的深厚母女感情。真诚,敞亮。而那些男人们,从女人们的追求者,到恋爱了三年的男朋友,在这部剧里,根本不重要。有意思的是,李焕英有一个对手王琴,两人一直明争暗斗,但她们的竞争与嫉妒,与男性没有任何关系,她们抢着出风头,抢着赢得比赛,都是为了力争向上,不甘人后。从她们的排球队分别命名为“铁娘子队”和“打铁娘子队”就可以看出来。还有一个细节:开始时,大家以为王琴是因为嫁给了厂长的儿子沈光林,后来才变有钱的;但最后才发现,王琴根本没有跟李焕英抢男友,她早在1981年就率先去了深圳打拼。后来的这些好日子,是她自己努力的结果。

导演非常尊重女性,连女主角的对手,带有一点“反派”色彩的女性,也是独立自强、一心向上的,毫无小女儿态。这是“雄竞”,而不是“雌竞”。

说实话,这就是我们女性们一直期等的女性视角的电影:女性自身有力量,而不必以男性为参照系。

2/3

李焕英那么阳光,甜美,生机勃勃,有主张,有想法;谁不喜欢像李焕英这样的女孩呢?

但是,当孩子出生以后,她还是为了孩子付出太多。

女儿出生了,玲儿是个小胖妞,调皮,成绩不好,老是挨批评,但李焕英不要求女儿有出息,对女儿没有要求,只想变着法子让她开心。随着经济压力越来越大,李焕英去河边打渔捞虾满足女儿的食欲,千方百计省钱供女儿去上省艺校,大雪天不坐公交车、而是走路回家;

还有,自从女儿出生以后,她就再也没有买过一件给自己的东西了。

李焕英,从一个女孩,成为一个母亲。为了孩子,她再也无暇回到那个“小铁榔头”时的冲劲了,笑容也越来越少了。但她从来没有抱怨过孩子,都是自己消化。《你好,李焕英》英文名是“hi,Mom!”李焕英就是贾玲母亲的名字,48岁意外去世。

在妈妈离开之前一个月,贾玲在北京给妈妈买了一件皮衣,但是小了。这件皮衣,妈妈再也没有穿上。

这成了贾玲永久的遗憾。贾玲说,“越成功越失落,越成功越想她”。甚至说过:“没有妈妈以后,这一辈子不可能真正的快乐。我的心里永远缺了一块。”至今依然如此。

也因此,贾玲有了这部《你好,李焕英》,用来表达对母亲最深的纪念。

《马兰花开》

我觉得,这部电影,贾玲写的不仅是自己妈妈的故事,也是我们每一个人去理解自己的母亲,与生活和解的钥匙。

贾玲在接受采访时就说过,

“她不仅是谁谁谁的妈妈,她就是她自己”

“妈妈应该拥有自己的姓名,我希望我妈能为自己而活。”生活中的贾玲,遗憾“子欲养而亲不待”,内心痛苦;

电影中的贾晓玲,遗憾自己“没出息”“没做过一件让妈妈长脸、让妈妈开心的事”;

但是很可能她们的母亲,想要的就是那样的一个女儿啊!不是别人,不多不少,就正好是她自己,健康快乐的女儿。一方面,年轻的李焕英发现女儿从空中降落的时候,也第一时间本能地喊着“我宝儿”,一边飞奔过去接……

另一方面,当贾晓玲穿越回去的时候,也许她更想说的是,请你在大雪天不要走路回家了,坐车吧,不要省那一两块钱车票了!

你在我出生之后都没有买过新衣服了,请你对自己好一点!

多爱自己吧,你可以责备我,抱怨我,请不要再背后一个人哭泣了!某种意义上,这是两代人对“爱”的不同理解。上一代的母亲,愿意为孩子无偿付出;而下一代女儿,希望母亲多为自己活着,而不是为孩子活着。互相理解,与无法实现的心愿达到了谅解。但是两代人之间的遗憾,依然是在的。

3/3

“从我记事起,妈就是个中年妇女的形象,我忘了她曾经是小姑娘了。”

我很喜欢这个话题。因为,每个孩子开始开始懂事,有个人意识的时候,他们印象中的母亲,就已是一个中年妇女了,一个只为他们付出,忙前忙后的中年妇女。孩子心目中的标签往往是“她就是为我付出、为养育我和家人而存在的”,谁还记得,在没有孩子之前,这个母亲也曾是一个女孩子,有自己的恋爱与人生,有自己的小心思的女孩?“母亲”,不该是一个为家人操劳、服务、任劳任怨的对象。

母爱,本身是一个很好的词,但现在经常被滥用了,被扭曲了。经常看到各种传统的文学作品里,母亲成了极端受苦、受难的形象,“为母则刚”变成了母亲遭受各种折磨的代名词。如果说在过去经济匮乏的年代里,这是实在无可奈何的;那么,今天还在认为“母爱”,就是女人要为孩子受苦受难,就是完全错误的。

《82年的金智英》里,金智英身处中产之家,经济条件并不差,但生育之后却非常痛苦。就是因为,这个社会,给生育了的女人的定位就是:“工具人”,别人的女儿,别人的妻子,别人的妈妈,别人的儿媳妇,惟独不是她自己。《82年的金智英》

这也是我一直想要强调的,每位女性,首先是一个独立的人,有趣,可爱,有光芒;即便她走进婚姻,有了孩子,那也应当是,她有多余的精力和光芒,照顾着她的家人,她也可以从中获得家人的爱、温暖和力量。而不是,用自己的体温和热度,孵热其他人,自己却慢慢熄灭,成为灰烬。

母爱的另一部分是,希望妈妈们有更多自我,有自己的快乐人生,不再为子女们牺牲。女人当然可以为成妻子,可以成为母亲,但是,她本身一定是有能量,让自己很完整,之后再去扩散去爱别人的。

《你好,李焕英》里,女儿只想变着法子让母亲笑,让母亲高兴。什么是爱?爱就是不问值不值得。母亲爱孩子,不需要条件,不需要回报;而孩子爱母亲,也不该以“我妈不容易”“我妈对我好”为前提,以母亲是一个服务于自己的“工具人”为条件,仅仅是“她可爱,她值得”。

电影打破了关于讴歌母爱的惯例“卖惨”,更多地集中在“如何让母亲快乐”上面。

金星问贾玲,那你现在有没有把那个角落补上,她说不出话,哽咽之后,“我好了很多”。

看了这部电影,我就一直在想两个问题:

一是,我的母亲年轻时候,有些什么故事呢,她有爱过别人吗,有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吗?经历过什么挫折吗?有机会,我想倾听,我想跟她谈谈。

二是,对我的孩子来说,我是可爱的吗?我在除了照顾他之外,有多少个人的特质能被他看到?他会为我这样的母亲做过的事、写过的书、走过的路骄傲吗?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问自己以上的这些问题,才能完成这个身份认同,而不再是一个缺憾。

女性,要做一个能让孩子引以为荣的人;女性自己就是发光的恒星,而不是做自己没有能量、围绕“小太阳”的小行星。

不要做牺牲的、委屈的妈妈,而要做你快乐,我也快乐的“老女孩”。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