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爱好者创业的站长之家 – 南方站长网
您的位置:首页 >访谈 >

科学家被蛇咬昏迷四天四夜,结果发现了新蛇种“素贞”

时间:2021-03-26 21:49:32 | 来源:澎湃新闻

原标题:科学家被蛇咬昏迷四天四夜,结果发现了新蛇种“素贞”

提起白蛇,人们一般都会想起白娘子与许仙的故事。人们见到的白蛇,一般是患白化病的蛇。而近日,我国科学家宣布发现了一个新物种蛇类,并命名为“素贞”,一时激起了网友的好奇:白娘子,是你吗?

“素贞”的名字很美,颇让人浮想联翩,不过,你若是在野外遇到它,可不是件让人愉快的事。一位美国科学家不幸命丧它的蛇吻,而一位中国科学家被它咬了后,生死一线,昏迷四天四夜才抢救回来,半个月才能下床走路。也正是因为这一次历险 ,研究团队开展科考工作, 证实这种剧毒蛇是环蛇属新物种,研究团队宣布在云南盈江发现一个新物种:素贞环蛇,文章被发表在国际著名分类学期刊Zookeys上,这是我国学者首次对环蛇属物种进行命名。近日,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采访了被咬伤的侯勉老师以及文章作者之一陈泽柠博士,了解了发现“素贞”的始末。

美国科学家被咬死

才发现素贞环蛇

陈泽柠博士介绍,素贞环蛇最早被发现的记录是一位美国科学家的悲壮故事。2001年美国科学家斯洛文斯基在缅甸考察时,被一条蛇咬伤,由于当地医疗条件较差,这位科学家最终不幸去世。记者了解到,当时这位美国加州科学院两栖爬行动物学家,不慎将手伸入到装有标记为链蛇属“Dinodon”物种(无毒蛇)的采集袋,被一号黑白环的幼蛇咬伤。当时正处雨季,缅北丛林的通讯、交通天气条件都十分恶劣,直升机无法降落,尽管同行科学家尝试进行了3小时的心肺复苏,医疗救援队仍无法及时赶到,最终斯洛文斯基还是于被咬伤次日去世了,“我们研究团队在分析分子数据时,发现这咬伤斯洛文斯基先生的幼蛇,正是素贞环蛇。”

虽然斯洛文斯基的去世成为自然科学界的重大损失,但是当时科学家们并没有搞明白,这种剧毒的蛇到底是什么。直到2015年,我国科学家在科考过程中的一次遭遇,才引发了研究团队的关注。

素贞环蛇

误认为是无毒蛇

中国专家经历生死抢救

同样也被这种蛇咬伤的我国爬行动物专家侯勉近日在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2015年时他正在盈江进行科考,就在整个行程结束前一天,为了寻找一种臭蛙,他在一条溪流边遭遇了这种环蛇,“当时天色比较晚了,我在经过一条溪流时想停下来看看,看见一条蛇正在溪流里。当时天气比较热,蛇可能是出来找吃的,由于没有找到臭蛙,我就想把蛇带回去研究。”侯勉回忆,当时他看了一眼这条小蛇,身上的花纹和普通的银环蛇并不相同。“它的环状白色花纹有些分散,由于光线原因身体有些橘色,乍一看有点像无毒的白链蛇,我就没有把它当成银环蛇来看待,其实也是自己大意了,如果看一下脊背的形状和六角形鳞片,是能够发现明显的环蛇特征的。”就在侯勉拎着蛇的尾巴准备离开时,小蛇盘起身躯咬了他一口。

素贞环蛇

“被咬后我很快就发现不对了,记载中一般的银环蛇咬人是不会有明显疼痛感的,而我当时感觉非常疼,手部两个硬币大小的区域已经开始发黑。”这时侯勉才发现,这条蛇可能有毒,拿手电筒一照,他确定咬伤自己的是眼镜蛇科环蛇属的物种。他立刻用小刀将伤口挖开,清理蛇毒,同时点火灼烧,尽管措施非常专业,但是他还是很快感受到严重的症状,必须尽快找医院!上车飞驰中,他联系了自己的好朋友丁利,探讨自己的救治方案。“当时打了电话,询问到附近芒市等地的医院,有呼吸机和血清,但是距离相对较远,现在回想,如果去了那边可能就来不及救治了。”正巧盈江当地的医院在3个月前组建了一个ICU病房,也具备救治条件,侯勉决定就近去盈江。他告诉记者,一般被银环蛇咬伤后,距离发作大约有4个小时的时间,而当时他被这种蛇咬了之后的2个小时,身体就产生了强烈的麻痹反应,神经受到侵袭。

到了急诊室,当医生们了解了情况准备上呼吸机时,侯勉已经出现了呕吐症状。被咬后神经就开始出现紊乱,身体不受控制,出现眼皮下坠,逐渐开始不能正常自主呼吸。“当时我就指着喉咙,想办法很努力地告诉医生,我快窒息了。”侯勉说,医生很快明白过来,立即决定插管治疗,这才维持住平稳呼吸。侯勉在昏迷前给家人打了一个电话,很快就失去知觉,昏迷了四天四夜。期间医护人员一共给他注射了三支血清,而一般银环蛇咬伤最多注射两支,足见这种蛇的毒性之大。

这次经历让科考中断一年

确定发现了新物种

即便在苏醒后,侯勉仍然有一段时间无法自理,翻身都需要医护人员帮忙,“有次想自己翻身,只是轻轻一撑,被咬伤的手上就有血管破裂,出现淤血症状,非常脆弱,花了半个月时间才勉强可以走路。”侯勉告诉记者,在恢复健康以后,他仔细回忆了整个过程,原来在采蛇的时候他已经感觉到了不一样,很确定这应该是一个以前没有记录过的新物种。他将这个判断告诉了好朋友丁利,于是研究团队在第二年开始进行了针对性的考察。

这次经历让侯勉的科考中断了近一年,到了2016年他才重新回到野外。故事在旁人看来极其危险,但是并没有让侯勉望而却步,“错误是自己犯的,本来是可以避免的。当时按计划第二天就准备回家整理标本和资料了,心情比较放松,也比较开心,所以警惕性不高。不能因为自己犯了错误,科研就不做了。科研还是有无穷魅力的。发现未知,带给人的这种满足感,是其他的这些东西无法比拟的。”侯勉笑着说。

记者了解到,侯勉目前是四川师范大学的老师,在爬行动物领域有着不少成果。不仅有海南华珊瑚蛇以他命名,去年他还参与修订了一种蛇类新属。

连续四年考察

通过头骨重建和分子数据确定

记者了解到,曾经,在中国具有黑白相间环纹的陆生剧毒蛇,被认为只有银环蛇一种。陈泽柠博士介绍,关注到这种独特的蛇类后,研究团队从2016年开始,连续四年来到当地进行科学考察。“就我们目前的观测,这种环蛇分布在云南省盈江县以及缅甸北部克钦邦,这个范围之外我们也做了调查,都没有发现分布。”

“这种蛇的分布在一定的海拔上,我们连续几年在6月或7月蛇的活跃期去进行考察,在盈江县沿着省道对爬行动物进行野外科考,遇到过几条这样的‘银环蛇’,大部分是已经死去的尸体,但是也遇见过一次活体。”盈江发现的这些环蛇在外部形态上与我国华东地区分布的银环蛇比较接近。经过广泛且详细的样本形态比较和分子系统发育研究,结果发现盈江的这些环蛇在外部形态、牙齿特征、半阴茎形态等方面与其他物种有明显区别,分子系统发育关系,表明盈江的环蛇样本具有独立的演化地位。

陈泽柠博士介绍,在大多数眼镜蛇科成员里,其上颌骨(maxilla)前方最大的主毒牙后方,尚有几颗不发达的短小沟状副毒牙存在,主毒牙和副毒牙之间以平坦的齿间隔面(diastema surface)相隔。副毒牙的数量在眼镜蛇科的种类较为稳定。在环蛇属中,银环蛇种组的上颌骨副毒牙均为4枚,而素贞环蛇为3枚,彼此形成了稳定的差异,从而进一步证实了素贞环蛇这一新种的有效性。

素贞环蛇体背以黑色为主,体腹面均一白色

命名源自中国神话故事

发现有着重要意义

新发现的这种蛇类被命名为“素贞环蛇”,不少网友也好奇它和传统神话故事中白素贞的关系。陈泽柠博士告诉记者,命名时正有此意。“由于素贞环蛇具有众多的白色横纹,是自然界中相对接近‘白蛇’形象的物种,因此采用了素贞这个名字。考虑到环蛇属物种与人类关系密切,人们有必要清楚地记住这个物种。研究团队在命名这个物种时,首先想到两位科学家,不过在眼镜蛇科已经有以斯洛文斯基先生(斯氏环蛇 B. slowinski)和侯勉先生(海南华珊瑚蛇 Sinomicrurus houi)命名的物种。”由于这是我国学者首次对环蛇属物种命名,且该环蛇毒性极强,为了让大家记住这一剧毒环蛇新种,同时也为了弘扬中华文化,研究团队用《白蛇传》中广为人知的白素贞为其命名——素贞环蛇(Bungarus suzhenae sp. nov.)

素贞环蛇的头骨扫描

记者了解到,该研究以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陈泽柠博士(现就职于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和在读博士石胜超为共同第一作者;成都生物研究所丁利副研究员和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史静耸博士为共同通讯作者,发表在Zookeys杂志第1025期上(Chen et al., 2021)。

文章中表示,素贞环蛇具有与银环蛇相似强烈的神经毒性,抗蛇毒血清是治疗其咬伤的唯一特效药物(首选抗银环蛇毒血清,特殊情况亦可用抗眼镜蛇毒血清代替),在抗蛇毒血清发挥作用之前, 机械呼吸系统(呼吸机)则是争取宝贵治疗时间的关键。鉴于此,建议我国南方环蛇类毒蛇分布的地区,县级及以上医院应储备抗蛇毒血清及呼吸机等蛇伤急救设施。这些区域包含华东地区和华中地区的长江以南区域、华南地区;西南地区的贵州南部、云南西部及南部,以及西藏墨脱县。此外,考虑到素贞环蛇的毒液成分与组成可能与银环蛇差异较大,使用银环蛇抗蛇毒血清治疗包括素贞环蛇在内的其它同属蛇咬伤治疗,需要针对银环蛇、云南环蛇以及素贞环蛇进行重新评估。

“素贞环蛇的发现有助于进一步摸清我国生物多样性本底资源,并为蛇伤流行病学和诊疗提供重要参考。”

紫牛新闻记者|刘浏

编辑|张冰晶

剪辑|万惠娟

主编|陈迪晨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