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爱好者创业的站长之家 – 南方站长网
您的位置:首页 >创业 >

五星照耀|不灭,上海三代劳模之精神

时间:2021-07-06 21:48:44 | 来源:澎湃新闻

原标题:五星照耀|不灭,上海三代劳模之精神

三代劳模裔式娟、朱爱琴、王雄彪,在人生不同的时期遇见曹杨新村,走向他们各自人生的辉煌。(06:29)

1951年,上海市政府征地兴建上海第一个工人新村,并于次年竣工了首批建设的48幢167单元1002户住房。裔式娟作为上海第二棉纺织厂的代表、全国劳模搬进了曹杨一村。现年91岁的她回忆当年,“我只是一个工人,居然轮到我住洋房”。

当年,陈毅市长在上海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提出市政建设“为生产服务,为劳动人民服务,首先为工人阶级服务”的方针。一声令下,改变了旧社会的面目,也改变了旧社会走来的人。新生的政权面对千疮百孔的江山,需要一支具有技能的工人队伍来建设这个国家,裔式娟们作为工人阶级代表受到高度礼遇,入住曹杨一村,并走进属于“她的时代”。

时代转换,房子从居住功能和荣誉地的属性逐渐演变成居住和商品属性,期间它的政治色彩褪色,光环也暗淡下来,回归于生活本身的日常,甚至平常。在中国共产党走过100周年的今天,这片从模范社区到纪念地上面的房子、房产、社区精神,再度被多种力量裹挟进入新一轮改造中,对于生活于此的个体,他们或欣喜感恩,或平淡相对。

本视频中讲述三代劳模的故事,他们是50年代纺织厂劳模裔式娟,90年代下岗又上岗的劳模朱爱琴,以及2020年援鄂医生新劳模王雄彪,都从曹杨新村出发,走向他们各自的人生辉煌。

《不断跃进的裔式娟小组》连环画内页。

裔式娟成长于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正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这是中国人民最为质朴、勤劳、甘于奉献的时代,也是英雄辈出的时代。在高度政治统领社会生活各领域的这一时期,一切既整洁有序,同时又显得刻板单调。这其中,共产党对新中国第一代工人阶级地位的提升,劳模无私真挚的奉献精神,和高尚情操今日再度回到公众视野的时候,依旧给我们带来心里上的震颤——一种久违了的陌生,一种遥远的熟悉;80年代改革开放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重要转折点,该时期呈现一种活力的苏醒和人性的复苏,市场经济意识逐渐被人们接受并充分运用渗透到各行各业,人心思变;90年代是上海城市重要发展建设阶段,有着“黄金十年”之称,城市更新,曹杨新村周围一带发生变化,更显现出曹杨新村的落寞,曹杨人的失落。朱爱琴与老劳模杨富珍合影。 朱爱琴 供图朱爱琴与老劳模杨富珍合影。 朱爱琴 供图

曹杨新村沉寂了,劳模“销声匿迹”了。朱爱琴,一名纺织系统的女性正当年华,却面临国企改革,或下岗或转岗。她说,“差一点去飞机上做空嫂,就是我腰有点粗了。”1981年,20岁的朱爱琴进入上海市第二十一棉纺厂,成为了一名挡车工。1988年,她嫁到曹杨四村,一家四口挤在20多平米的小房子里,厨房、卫生间和另外两户人家共用。那时候没有台盆、没有淋浴,日常洗漱沐浴都得自己拿水桶接好拎回家。空间狭小,局促不便,生活质量降低,幸福指数滑坡。曹杨新村,有着劳模村之美誉,却也折射出荣誉背后的困境缠绕,作为党员的朱爱琴有着上海小姑娘特有的聪颖和灵巧,直面逼近而来的困难,和她的团队一起一一化解。她曾多次被评为劳动模范。

2000年以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世博会在上海举办,城市加速发展,在这个时代背景之下,曹杨新村开始意识到不能坐以待毙,但是如何发展,又着实艰难,迷茫。“精神图腾”的曹杨一村全部拆除动迁?不现实。可是人们改变现状的愿望越来越强烈。2004年曹杨一村被列为上海市第四批优秀历史保护建筑,期望以动迁改善生活的愿望愈加不可能实现。曹杨人开始寻求突破,局部的改造和调整修缮始终不断,但是依然无法满足人们对物质生活的强烈需求。

近几年,以曹杨一村为核心区,开始对整个曹杨地区进行整体规划,规划由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院长周俭牵头——社区更新——维护曹杨新村的规划理念和历史风貌。曹杨人对这片居住地的身份认同、价值认同和实实在在的喜爱:环浜,窄路,绿化,15分钟社区生活圈,外事活动频频,以及未来的高线公园。这期间,荣耀与困境的缠绕始终笼罩在这片区域,幸运的是,深厚的劳模精神得以滋养了这片土地,一些劳模,以及二代、三代表示出不离不弃这里的坚定决心,包括很多老人认为这里“生活相当便当。”他们眼中的“便当”重要一条是就医方便,最好在家门口。王雄彪为居民义务坐诊。普陀区中心医院 供图王雄彪为居民义务坐诊。普陀区中心医院 供图王雄彪,主任医师,教授,现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学双博士,博导,中心实验室副主任。1999年6月至2001年9月在瑞典皇家医学院做博士后研究,2002年9月至2006年7月在瑞典皇家医学院任高级研究员(senior researcher),并于2003年获得瑞典皇家医学院博士学位。上海浦江人才,普陀区首届领军人才。他每天服务的一部分对象就是这些家门口“看医生便当”的老年人。花甲之年的王雄彪越来越乐意与这些老年人打交道,“现在很多病人问题很多,真的很多。他们喜欢看百度,问度娘,然后一知半解又来问你,往往弄得你哭笑不得”。2020年,新冠疫情突袭而来,中国告急,武汉告急,他与上海数百名医务人员星夜兼程援鄂救急。他是这个时代的英雄、劳模。劳模“彪哥”在武汉抗疫前线。 普陀区中心医院 供图劳模“彪哥”在武汉抗疫前线。 普陀区中心医院 供图

“做一个医生应该就是一个劳模,甚至比劳模更好。”王雄彪说。返沪那日,望着车外警车开道,少先队员敬礼,群众挥手致谢,他认为,“人生遇到如此礼遇,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当下,曹杨一村旧住房成套改造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展开,据悉,有关部门计划于今年组织首批居民回搬。届时,街道将仿照1952年劳模、先进生产者入住曹杨新村时敲锣打鼓的形式,迎接居民开始新生活。

(封面图《工人住进了新村》尹呈忠 油画 2014)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