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站长网 – 互联网爱好者创业的站长之家
您的位置:首页 >微商 >

《吐槽大会》的双重位置

时间:2021-02-17 10:46:18 | 来源:界面新闻

原标题:《吐槽大会》的双重位置

《吐槽大会》需要在双重意义上找到自己的位置。

一方面,从公共价值角度,作为一个在一定程度上将“吐槽”文化带给大众的节目,是否还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高涨的吐槽需求”,是否还“代表吐槽领域最先进的吐槽力”。

另一方面,从平台角度,作为腾讯视频脱口秀系列节目唯一一档明星阵容产品,是否能在腾讯视频对脱口秀这个垂直赛道的内容产品进行梳理时,站稳自己的位置,承担属于自己的文化输出和多元场景破圈功能。

以上两重意义是逐渐清晰和明确的。

去年下半年,《脱口秀大会》第三季成为现象级节目,脱口秀成为流行文化的一部分,“脱口秀”三个字也成为金字招牌。平台因此有信心将脱口秀作为一个垂类进行梳理,并通过《脱口秀大会》《吐槽大会》《脱口秀反跨年》三档节目从不同侧面共同丰富脱口秀内容,并确定自己在脱口秀行业的地位。

但原有的《吐槽大会》无法承担这样的功能。新需求下的《吐槽大会》,需要吸引更多对吐槽文化或脱口秀文化不了解的新用户,保证自己持续的生命力,在公共领域和平台领域持续发挥自己的价值。

改版成了必须的选择,改版目标也被指向了更有活力、生命力和吸引力,但无论如何改版,“真正的吐槽”必须坚守,这是《吐槽大会》之所以存在的核心和基础,也是改版后的《吐槽大会》真正想传递的内容。

01 | 困境

易立竞向李诞发问,“你看过《吐槽大会》的豆瓣评分吗?你知道《吐槽大会》越来越不好笑了吗?你听过评论说《吐槽大会》已经变成洗白大会了吗?想过停办《吐槽大会》吗?”

李诞一一承认。

这是第五季《吐槽大会》开篇的画面,体现了一档节目在第五季这个时间节点选择改变的客观原因,原有的《吐槽大会》不论从形式还是内容都缺少了对眼前观众的新鲜吸引力。

尤其《脱口秀大会》在去年下半年成为现象级节目之后,脱口秀文化在大众层面得到了传播,观众的脱口秀欣赏水平提升,对以脱口秀表达为核心的《吐槽大会》提出了更高维度的要求。

《吐槽大会》制片人、腾讯视频七盎司工作室负责人白洪羽承认,作为综N代节目,《吐槽大会》已经让观众“产生了审美疲劳”。但对平台而言,《吐槽大会》是一档核心的高权重产品,拥有更强大的明星阵容,相比《脱口秀大会》有更高层级、更大规模的投入。“《吐槽大会》需要承载更多元的破圈场景,在当下信息茧房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各圈层文化需要更多碰撞,有更尖锐、惊喜的输出。”

笑果文化董事长叶烽对《吐槽大会》的处境和出路有更概括性的解释,他提出问题,作为一档把吐槽文化介绍给大众的节目,《吐槽大会》是否还是吐槽领域必不可少的头部长视频产品,是否还代表着最先进的吐槽力?

让《吐槽大会》重新焕发生机成了主创成员们的共识。

以何种方式找回生机却经过了一番思考。白洪羽透露,他们试过往选秀方向转,也试过在之前单本剧的形式下增加比赛烈度,最终才决定与具有专业编剧团队的上海爱鱼文化合作,以脱口秀+真人秀的方式推进第五季《吐槽大会》。爱鱼文化有《明日之子》《演员请就位》《令人心动的offer》等节目制作经验,并摸索出一套将真人秀“剧化”的实操方法论。

脱口秀+真人秀的呈现方式赋予了第五季《吐槽大会》迥然不同的观感,白洪羽承认,大改版或许会损失一部分原来的核心用户,但为了救活整个节目,“这几乎是我们当时能找到的最好的方式”。

02 | 破题

脱口秀+真人秀只是形式,这个形式的具体表现是“流行文化大混战”。那么何为流行文化,何为大混战,为何关于流行文化的大混战可以成为拯救一档节目的活水?

制作团队选择从吐槽文化的核心开始破题。白洪羽解释道,吐槽的核心特点是幽默与冒犯,吐槽必须面对某一个客体而存在,吐槽是鉴赏和交流时最“硬”的一种表达方式,需要直接指出对方的槽点,以联想、类比、夸张等方式对之进行带有冒犯性的调侃,以达到“一针见血”的吐槽效果。这些都造就了吐槽遇到不同文化时容易产生相应的碰撞与交流。

流行文化是最大众的一种文化,选择流行文化作为客体,可以让吐槽具有源源不断的易被观众get到的素材,流行文化本身具有的大众属性也可以帮助吐槽文化变得更大众。甚至可以说,吐槽与流行文化之间具有一种共生共荣的关系。

接下来便是寻找可以代表流行文化的嘉宾。除开篇向李诞发问的易立竞以及大家熟悉的脱口秀演员外,黄奕、弹壳、阎鹤祥、宋方金、“凡尔赛文学”代表蒙淇淇,以及硬糖少女303的陈卓璇、RISE的张颜齐都被请来,他们的职业涵盖演员、歌手、编剧、网红、偶像等,他们就是过去一年流行文化的代表,他们和他们的故事就是“吐槽”场上的素材。

“大混战”则是激发素材产生的方式,同时为真人秀提供了内容,为节目制作提供了抓手,便于梳理出完整的具有剧感的故事线。

大混战通过一系列草率但公平的赛制呈现。

节目开始,21位嘉宾通过自曝争夺第一轮的三位主咖,主咖从剩下的嘉宾中挑选队员组成3支战队。比赛以队为单位进行,按观众投票总数的高低判定输赢,但赛制里还有补刀、淘汰甚至团灭等玩法,他们通常会打破由观众投票形成的排名,为节目增添了更多反转效果。

但总体来讲,这仍是一个弱比赛、强联系的环境。看似复杂的赛制与其说是为了更好地比赛,不如说是为了营造一个让大家都乐在其中的吐槽场,白洪羽称之为“上头感”。

在前期梳理故事线的时候,节目组思考《吐槽大会》的真人秀与其他节目有什么不同,最终提炼出“上头感”这个关键词,所有这些草率但公平的赛制,不是为了制造高压环境,进而捕捉嘉宾在高压的反应,而是为了“让嘉宾更上头”。

这又回到《吐槽大会》的底层逻辑,吐槽是一件让人感到快乐的事,《吐槽大会》应当呈现出一个“吐槽的欢乐场”。梳理真人秀节目的底层逻辑,是爱鱼文化遵守的方法论之一。传递符合笑果标准的快乐,也是笑果文化制作喜剧产品时的基本标准。

有了“上头感”,嘉宾与嘉宾之间,嘉宾与赛制之间,嘉宾与团队之间的关系网就会变得更密,且会随着节目进行持续往前发展,故事线愈加丰富,整季节目的内容变得更为饱满。不止一个主创人员透露,节目录到后期,一种“莫名其妙的团魂”开始在团员间出现。

比如第三期队长1V1V1互相吐槽环节,这是第一轮团战结束后新增的环节,队长表现会计入各队总分,最后依据总分排名差位淘汰各队选手。这个环节对排名二三位的“火上浇油”和“防不胜防”队影响很大,他们的总分目前相差仅20票左右,很可能被1V1V1扭转局势。

于是,每个队都在备战间的小黑板上仔细计算票数,队员们围在队长周围想内容,想策略,杨笠给张大大看稿子,“这里要连起来讲”,王建国给黄奕支招儿,“嗓门儿大就完了,把观众叫醒”。黄奕和张大大则分别表示,如果是自己的票数就无所谓,但为了团队就很想赢。

故事线的出现也让节目有了连续性,成为一个具有“命运感”的完整讲述,里面不仅有作为核心的吐槽show,也可能会出现“人物弧光”。对不了解脱口秀文化的观众来说,通过一档具有剧感的真人秀节目认识一种文化,显然比直接认知脱口秀文化,更没有门槛。

第五季《吐槽大会》想成为的便是这样一档没有门槛的节目,吐槽文化的大门向所有受众打开。

目前看,通过“流行文化大混战”的做法,本季《吐槽大会》已多少达到了这个目标。观众可以通过真人秀画面看到嘉宾间的人物关系,看到嘉宾在看其他人被吐槽时的反应,看到嘉宾对团队、对比赛、对分数的态度,这些都不需要以对吐槽文化的了解为前提,但这个过程中,观众自然而然就会看到“吐槽”是如何产生的,感知到吐槽是一种怎样的文化。

从节目角度,这些能为观众带来新体验的画面,也会成为供养接下来的吐槽表演的素材,成为真人秀得以延续的一个又一个“前情提要”,最终形成一个以吐槽为核心的完整的故事。

03 | 找位置

节目确定改版后,前几期录得“战战兢兢”,问题同样带到后期剪辑,白洪羽透露,仅第一期开头部分就剪了4个版本,不想太过挑战老用户的接受度和观看耐心,又想为了整季效果把规则交代圆满,也希望为真人秀保留更多的看点。

前3期播出后,网友评价大致分为几种,一部分认为在“尬吐”,“尤其第一期自曝槽点环节”,但也有网友说,“扛过开头部分后面还是好笑的”,甚至有人在《吐槽大会》发现了“意外之喜”,阎鹤祥、弹壳、易立竞等之前与脱口秀几乎无关的嘉宾,奉献了出乎意料的优秀表演。

这些或好或坏的评论,白洪羽和叶烽都有注意到,但他们一致认为,节目到后期会“渐入佳境”。同时因为“故事线”的存在,对第五季《吐槽大会》的评价,应等全部10集播完后才能进行,那才是一个完整的故事。

最早,《吐槽大会》借鉴国外的节目形式而存在,可以“摸着原版过河”,如今改版后,叶烽说,在国内外都找不到可以参照的标准,只能靠自己对行业的理解,对年轻人群的精神需求的理解来做,“只能摸着理想过河,摸着当下的现实过河”。

好在笑果内部的几位相关负责人,他、李诞、首席编剧程璐、《脱口秀大会》和《吐槽大会》导演谭晓虹,“总会在不同时间跳出来挑毛病”,叶烽认为,他们具有基本趋同的价值观,“又有各自理性和向里收着的标准”。

《吐槽大会》对腾讯视频的战略布局有另外的意义。在腾讯视频,白洪羽负责的七盎司工作室主要负责的就是对脱口秀系列节目的打造,目前已推出的节目就是《脱口秀大会》《吐槽大会》《脱口秀反跨年》。白洪羽希望通过这三档节目以及可能出现的新节目,集中梳理出一个垂直的文化品类,形成平台社区感,带来用户粘性。

目前,这三档节目分别在不同侧面服务于脱口秀从业者和脱口秀爱好者。

《脱口秀大会》像一个文化品类的筑基作品,需要涵养行业,培养和输送新的行业明星,同时向用户介绍脱口秀文化是什么。它像一个通道,刚进入脱口秀行业的人或有志于精进自己的脱口秀专业的人,可以在这里锤炼自己。《脱口秀大会》由底部向上生长。代表着行业的未来和希望。《脱口秀大会》参赛选手的数量和水平,代表着脱口秀行业的人才厚度。

《吐槽大会》面向大众,用吐槽这种比脱口秀更具有普遍性的方式,用明星这样更大众、更有影响力的人群,向全社会无差别地展示和宣传吐槽文化、脱口秀文化。相较《脱口秀大会》,它从高处破冰,受众更广泛,几乎没有接受门槛,也因此可以使用一些更易被接受的真人秀等方式,拉近与观众的距离,先接近再影响。

《脱口秀反跨年》目前只有一期,但白洪羽认为,它的想象空间或许最大。他希望《脱口秀反跨年》做成一个节日化的产品,像音乐界的草莓音乐节一样,成为全行业的盛会。它的时长可以是一天或者一周,只不过选在年底这个时间点,邀请一年内所有的代表人物登台,比如去年参加的罗翔、陶勇。据说,2021年的《脱口秀反跨年》已在策划之中。

可以看出,腾讯视频对脱口秀节目的考量是从文化垂类角度、行业角度出发,因此,不论是《吐槽大会》或其他节目,都必须服务于这样的全局思考,必须在完整的体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从而发挥自己的功能。

三者目前的关系有些类似一种两头尖的陀螺玩具,《脱口秀大会》在下方,逐渐壮大后托起整个行业,为行业不断输送人才;《吐槽大会》是中间最宽的部分,其平面面积最大,受众面最广,图案也最丰富,承担着面向大众的宣传和展示功用;《脱口秀反跨年》在顶尖,是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自然而然的结果,是在前二者基础上竖立起来的标杆。三者用“脱口秀”这个中轴串联起来,形成一个稳固的整体,才能保持稳定、高速的旋转,进而形成风暴。

而在三位一体形成风暴的过程中,作为承接和展示的《吐槽大会》也要保持自己的持续发展,不断更新自己的“图案”,以满足新的“陀螺爱好者”的需求。因为它是三者中对大众反应最敏感、与大众关系最紧密的一个。尤其作为一档脱口秀行业里的先发节目,《吐槽大会》需要在新的行业环境中不断确认自己的领先身位。

在这样的双重定位中,第五季《吐槽大会》以崭新的面貌出发并走远。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