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爱好者创业的站长之家 – 南方站长网
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 >

长隆海昌成江豚保护迁入点:为何这两个水族馆能成为庇护所?

时间:2021-05-28 08:46:42 | 来源:澎湃新闻

原标题:长隆海昌成江豚保护迁入点:为何这两个水族馆能成为庇护所?

在保种方面,白鱀豚给过我们深刻的教训。1996年,白鱀豚仍有300余头,原农业部曾组织科研单位准备捕捉保种,但由于观念问题和其他原因,迁地保种行动未能成功。白鱀豚于2007年被宣告功能性灭绝。

——李彦亮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分会会长

江豚畅游。岳阳市江豚保护协会志愿者张小章图江豚畅游。岳阳市江豚保护协会志愿者张小章图

长江江豚是长江流域水生生物保护的旗舰物种,种群极度濒危,目前仅剩1000余头。

为了保护长江江豚,今年农业农村部组织实施了最大规模的长江江豚迁地保护行动,从天鹅洲故道向天鹅洲科研基地、何王庙故道、何王庙科研基地、老湾故道、铜陵保护区夹江、珠海长隆海洋王国、上海海昌海洋公园输入长江江豚19头。

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这7个迁入点中有两个是水族馆。为何要把长江江豚迁入水族馆?5月18日,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分会会长李彦亮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水族馆是科普教育的最佳场所。可以让更多的公众近距离认识长江江豚,让各级决策层更多地了解它,进而积极投入到对长江江豚的保护工作中,同时还可以为科研院校开展科研活动、培养科研人才提供基地及人力、物力支撑。”

研究基地匮乏制约长江江豚科研发展

李彦亮坦言,我国长江江豚研究相对滞后,研究团队少,科研人才严重不足,缺乏科研基地。之前我国仅有的一家长江江豚科研基地——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白鱀豚馆,发展到今天,场馆设施已经不能满足科研需要,但由于资金紧张,升级改建一直不能完成,制约了科研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

“研究长江江豚的专家不过10余人,而且所谓对长江江豚的研究,也更多地停留在使用望远镜对自然水域长江江豚的远远观望,研究人员只比百姓多看几眼长江江豚,很难形成深入的、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李彦亮说。

没有研究基地严重制约了长江江豚科研的发展。“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借助水族馆先进的设备、精细的护理技术和团队?”李彦亮认为,农业农村部将少量长江江豚迁入水族馆的保护行动非常有必要。

今年5月9日,农业农村部分别授牌珠海长隆海洋王国、上海海昌海洋公园为农业农村部长江江豚人工繁育和科普教育基地。两家场馆将同时作为相关科研院所和高校的长江江豚科研平台。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主任徐跑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本次迁地保护行动,是依据国家已经发布实施的有关行动计划和保护规划,利用大型水族馆优良的硬件设施条件及其在鲸豚类人工繁育方向的技术优势,搭建长江江豚保护研究平台,以建立长江江豚全人工饲养、繁育种群,拓展迁地保护途径。同时,借助水族馆的平台优势,积极开展科普宣教,为公众创

造近距离认识长江旗舰物种的条件,促进全社会生态保护意识的提升。

“本次迁地保护的2个水族馆都经过多次专家论证,并通过严格的审批程序获得了人工驯养繁育许可证,而且这两个单位都有从事支持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公益事业。”李彦亮说。

“长隆海洋王国硬件设施完备,饲养团队技术积累多,拥有基础科研力量。”李彦亮介绍,“而上海海昌海洋公园拥有先进的管理理念和雄厚的资金,优良的技术团队,建设有先进的驯养硬件设施,成功突破了海龟人工繁育技术。”

长江江豚生存状况越来越严峻

在全面实施长江大保护背景下,长江水生生物保护形势总体好转,但局部的保护难度还相当大。

“在长江流域一些涉水工程还在建设、使用,人类活动的影响还在持续加剧,局部水域污染事件时有发生。长江10年禁渔已经全面开展,但是电、毒、炸等涉渔非法捕捞事件屡有报道。”李彦亮说。

另外,有两个问题目前还无法改变,而且越来越严峻。李彦亮坦言,一是长江水位持续下降,而且这个变化趋势不会以人类意志为转移。近年来每年冬季枯水期,在鄱阳湖、洞庭湖和一些故道,长江江豚搁浅现象越来越多。由于水域环境变化引起的这种江豚搁浅情况今后还会不断发生。二是长江水体整体在减少,长江航运船舶还在增加,运输船舶速度也在提高,单位水体船舶行驶密度不断上升,对江豚生存空间的挤压越来越严峻。长江江豚采用声纳系统导航,航运密度上升会破坏江豚的回声定位,导致江豚受伤事件频频发生。

“以上两个因素在长江主干流和通江湖泊大量存在,对江豚的生存影响很严重,非常有必要对江豚采取迁地保护,将它们迁移到相对安全的水域环境,保障其正常生存。”李彦亮强调。

“在保种方面,白鱀豚给过我们深刻的教训。1996年,白鱀豚仍有300余头,原农业部曾组织科研单位准备捕捉保种,但由于观念问题和其他原因,迁地保种行动未能成功。白鱀豚于2007年被宣告功能性灭绝。”李彦亮说。

以系统性保护方案拯救江豚

记者调查发现,这次迁地保护行动中江豚迁出地天鹅洲故道也是迁地保护单位,1990年首次迁入5头长江江豚开展迁地保护尝试,后期通过繁衍及少量补充,2015年种群已发展到60头左右,本次迁地保护行动前,种群规模发展到101头。

近年来,国家部委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法规及保护规划。

《长江江豚拯救行动计划(2016-2025)》明确提出就地保护、迁地保护、人工繁育等系统性的长江江豚保护方案。一是坚持就地保护为主,二是强化迁地保护,三是加快人工繁育技术等科研攻关,四是动员社会力量参与长江江豚保护。

“到目前为止,农业农村部会同有关地方政府、保护区管理机构和科研单位,建立了5个长江江豚迁地保护群体,迁地群体总量接近150头,年均出生幼豚数量超过10头;在武汉白鱀豚馆、珠海长隆、上海海昌以及长江故道网箱建立了多个全人工环境保护群体,群体总量近20头。”徐跑介绍。

“尽管以湖北长江天鹅洲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代表的迁地保护工作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总体而言,仍然存在迁地保护区数量偏少、迁地群体过于集中、迁地群体遗传多样性下降等实际问题。”徐跑指出,下一步应继续推动长江江豚多途径迁地保护,建立新的迁地保护群体,推进现有迁地保护水域条件建设,进一步扩大迁地保护群体数量,有序开展各迁地群体间的个体交流,优化迁地群体结构,丰富长江江豚迁地保护网络,降低迁地群体系统性风险。

(原题为《长江江豚迁地保护,长隆海洋王国、海昌海洋公园成迁入点 为何这两个水族馆能成为江豚庇护所》)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