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爱好者创业的站长之家 – 南方站长网
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 >

沿着高速看中国丨穿越“地质博物馆” 筑路奇迹乌鞘岭隧道群

时间:2021-05-03 15:45:28 | 来源:央视

原标题:沿着高速看中国丨穿越“地质博物馆” 筑路奇迹乌鞘岭隧道群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说到当年在戈壁上修路的第一代甘肃公路人的辛苦,我们回到连霍高速上,就不得不提乌鞘岭。乌鞘岭自古就是河西走廊的门户、古丝绸之路要冲,历史上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唐玄奘西天取经,都曾经过这里。但它还以“高、难、险”著称,主峰海拔3562米,地质条件复杂。连霍高速乌鞘岭隧道群的修建,是全程的亮点,但也是最难点,被称为“咽喉”工程。

总台央视记者 任梅梅:我们现在就行驶在连霍高速甘肃境内,马上就要进入乌鞘岭隧道群了,乌鞘岭隧道群海拔在3000米左右,全长有40多公里,是连霍高速甘肃境内隧道最密集、建设难度最大的一段,也是整个连霍高速最后通车的一段。

乌鞘岭属祁连山脉北支冷龙岭的东南端,地处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青藏高原三大高原交会地带,有“中国地质博物馆”之称,地质与水文条件复杂,施工难度相当大。

甘肃路桥建设集团正高级工程师崔建文:乌鞘岭隧道是整个连霍高速的咽喉通道,最后通车,也是说明这一段全线建设中的难。在施工过程中,首次遇到了碳质页岩和碳质板岩,它本身的风化速度快,加上富水,层与层之间非常滑,就好像岩层之间抹了油,它忽然就滑下来,隧道会出现大变形。全隧道范围之内都是这样的岩层,形式不一样,它的走向不一样,导致我们所有的方案都不一样。

在乌鞘岭这样的高寒、高海拔地区,昼夜温差大,全年气候多变,恶劣的自然条件也使得施工进度大受影响,它的掘进最困难时2天仅打了0.5米。

甘肃路桥建设集团正高级工程师 崔建文:高海拔因为缺氧,导致我们的空压机这些重型设备功效比较低;再一个,这个地方冬期一年要达到七个月时间,我们会遇到一些暴雪或者一些风雪,夏季的时候会有一些暴雨。按道理说像这样的隧道,我们三年时间满打满算就干完,这个经历了冬天不停工、春节都不停工,这样四年时间才建成。

2013年7月30日,乌鞘岭隧道群建成通车,连霍高速最后一个“瓶颈”被打破,实现全线贯通。

乌鞘岭隧道群共由5个隧道组成,建成后,针对各隧道之间可能出现的天气突变,乌鞘岭隧道所365路视频全天候实时监测,并分时段进行道路巡查,及时发布路况和天气预警信息,来保障行车安全。

甘肃省永古高速公路乌鞘岭隧道所副所长董玉宝:乌鞘岭隧道群因为海拔落差都不一样,咱们前面的隧道可能是晴天,后面的隧道有可能就是其他的恶劣天气,所以提前告知。

隧道通车后,连霍通道这一段不再翻越乌鞘岭,通行时间比原来缩短了至少40分钟。别看时间不算长,但是此前,冬天道路积雪造成的常见大堵车现象得到了有效缓解。行车的快捷性、安全性和舒适性大大提高。

总台央视记者 任梅梅:沿着连霍高速从武威方向驶出十几分钟,我们就到达了这样的一个农产品的集散中心,乌鞘岭隧道的建成通车,以及周边高速公路的连接贯通,也使得这里的农产品外销得到了迅猛发展。

武威市凉州区大柳镇东社村村民高吉仁:连霍高速开通以后,各个市场的外地客商都过来了,我们瓜农不到几分钟时间,就可以到交易市场,把瓜直接卖掉;以前(种植)面积也比较小,一个大棚也就收入两万块钱左右,现在客商多了,种植面积也增大了,现在一个大棚收入五六万块钱。

货车司机王鹏:我在武威这边装西瓜,装到北京新发地,一路上24个小时就到那边卸货了。(总台央视记者 任梅梅 高博远)

(编辑 王法)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