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爱好者创业的站长之家 – 南方站长网
您的位置:首页 >访谈 >

马上评|坟前一堆火,也照样连着款款心曲

时间:2021-08-23 13:47:16 | 来源:澎湃新闻

原标题:马上评|坟前一堆火,也照样连着款款心曲

近日,山西省司法行政网发布了《山西省殡葬管理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其中,“禁止生产和销售纸人、纸马、纸房、冥币等封建迷信丧葬用品”这一条,不出意外地引发讨论。近年来,已有多个地方出台过类似规定,争议不休,引人深思。

揆诸山西这一草案,对公墓管理费、殡仪服务价格、殡葬市场管理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充满善政之意,对减轻群众负担、遏制殡葬乱象大有裨益。而关于“封建迷信丧葬用品”的禁令,出发点也是移风易俗,推动文明祭祀风气。

但问题是,有没有必要一刀切呢?既然该条例还处于征求意见阶段,不妨认认真真听听群众意见。

纸人、纸马、纸房、冥币等一干用品,在民间很常见,在鲜花祭祀、网络祭祀等新风气的衬托下,确实显得颇为扎眼。

但古往今来,祭祀向来是多元化的,各地习惯也不同。有人喜欢繁文缛节,有人喜欢简单;有人喜欢延续旧俗,有人喜欢百无禁忌;有人喜欢新潮,有人偏抱着“土味”不弃。在唐伯虎那个年代,文人惯写祭诗,但“下里巴人”坟前的一堆火也照样连着款款心曲。

祭祀的本心是和逝者“对话”,表达思念之情,原也不必一统规矩。有些人买来纸人、纸马、纸房、冥币,习惯了一烧了之,一旦没有了这样的寄托方式,何以排解?非得抱一捧鲜花代替吗?问题是,不是每一个人都喜欢这种“时尚”的祭奠方式。你让村口老妪上网祭祀或者读诗追怀,那也不现实。

祭祀本属私域,是百姓心怀先人、敬畏天地、关怀生死的精神活动。其要义在于“做”,对很多人来说,焚烧祭品,呼号哀哉,铲除野草,描摹墓志,总要踏踏实实地做些什么,才心安,才释然。这份精神需求,连着一种生生不息的力量。

而以行政命令加以约束,势必要和群众的心愿发生碰撞。这就需要掌握好一个度,需要有一种科学治理的耐心和包容心,不可激进,也不可一刀切,否则可能激起反感。

另外,草案禁止“生产和销售”相应祭品,但民间素来有家庭“手作”祭品习惯,那么,这算是“生产”吗?如何处置?倘若人家不做纸马之类,做成其他模式,又如何管理?实际上,草案并没有禁止“使用”相应祭品,这可能也体现了“犹疑”的一面。延伸下去,未免麻烦和尴尬。

当然,祭祀焚烧现象,确实夹杂着诸多问题,例如污染环境、浪费资源、传播某种“迷信”。但也应该看到,燃烧祭品,本意也是良善的,多数情况下并不以“传播迷信”为任务。而一些祭祀习惯,已有千百年历史,突然取消,难免令人不适。

所以,体恤民间这份情绪,采取合理引导之策可以有。例如,对列入“迷信”范畴的祭品,不妨再细化一下;在墓区开辟专门的焚烧场,供有特别焚烧需求者使用。何况,纸人、纸马、纸房的使用率还没有想象得那么高,一般只用于重要祭日。

近些年来,我已然注意到,老家乡间一些祭祀的“繁文缛节”已经大为简化,一些祭祀规矩已经消失,例如逢祭必宴且规矩森严,这种现象已经不多见。这恰恰是温和引导和相互示范的结果。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