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爱好者创业的站长之家 – 南方站长网
您的位置:首页 >访谈 >

了解基金公司:解读最真实的基金江湖

时间:2021-06-24 18:45:28 | 来源:界面新闻

原标题:了解基金公司:解读最真实的基金江湖 来源:顾问云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01. 买基金,要不要挑“基金公司”?

▍买基金,要不要挑基金公司?

关于基金公司,这可能是大家最关心的一个问题。

我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买主动基金就是买基金经理”。

可能说的太多了,就有人问:“难道买基金,只看基金经理就行了吗?不用看基金公司吗?”

说实话,基金公司也是要看的。但选“好”基金公司,对投资收益的影响非常有限。

原因很简单,小基金公司也能有非常牛逼的基金经理。典型的就是信达澳银的冯明远和永赢基金的李永兴。

信达澳银基金,整个公司管理的权益类基金总规模只有290亿,不足张坤的一个零头,典型的中小基金公司。但也诞生了冯明远这样牛逼的基金经理,从业4.7年,年化收益率27.3%。

永赢基金同样是中小基金公司,但也诞生了李永兴这样牛逼的基金经理。李永兴,从业6.7年,年化收益率20.5%。

▍基金公司对于基金影响有哪些?

前面讲过,买主动基金就是看基金经理。并不是说基金公司对基金没有影响,但真的是十分有限。

这些有限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员工的稳定性

基金公司就是一个平台。小平台,资源少,机会也少,想出头太难了。大平台,资源多,机会也多,出头的机会自然也更多一些。对包括基金经理在内的中小基金公司员工来说,天生就有从小平台跳槽到大平台的冲动。小基金公司的员工稳定性较大基金公司差得多。2021年6月12日,一天之内就有3家小公募发布了高管变更公告。频繁的人事变动,已经成为小公募的一大特点;

2)研究支持

基金经理买卖股票并不是单兵作战,也需要研究团队的投研支持。研究团队越牛逼,基金经理越容易取得出色业绩。牛逼的研究团队怎么来的?就看基金公司的实力(也就是钱)了。基金公司越大,钱越多,越容易招到牛逼的研究员,给基金经理的投研支持也越大。比如易方达,多少牛逼的研究员都趋之若鹜,基金经理自然能得到最顶尖的投研支持;

3)风控能力

并不是说中小基金公司的风控能力不行,而是说中小基金公司更容易在合规上遭遇麻烦。券商中国的记者曾梳理2020年基金年报,发现遭监管部门责令整改或出具警示函的基金公司,多是中小基金公司。此外,中小基金公司的冒险倾向也更大一些。

02. 中国基金行业现状大盘点

下面,我们来系统了解一下中国的基金公司,以及围绕这些基金公司的行业生态。

▍什么是基金公司?

基金公司就是经证监会批准,在中国境内设立,依法从事基金管理业务的企业法人。简单点说,就是代投资人投资的公司。投资人申购基金公司发行的基金,把钱交给基金公司,然后基金公司拿投资人的钱去买股票、债券等投资产品。当然,基金公司不会无偿替投资人投资。它每年会按照基金规模的一定比例收取管理费。股票和偏股混合基金的管理费一般收取基金规模的1.5%。债券基金的管理费便宜些,一般收取基金规模的0.7%。据中国基金业协会数据,截至2021年4月底,我国一共有149家基金公司。

▍基金公司在基金行业的地位

基金行业的参与者,主要有投资者、基金公司、基金经理、销售渠道、托管机构、监管层等。大方向上来讲,基金公司生产基金,卖给投资者,生产基金经理,让其管理基金。同时对外和销售渠道、托管机构、监管层打交道,居于基金生态的中心位置。

下面,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基金生态的主要成员:

1)基金公司

基金公司扮演的是一个“平台”的角色,连接投资者和基金经理。投资者的钱最终汇集到基金公司管理的一只只基金里,而这一只只基金又都有具体的基金经理管理。除了连接投资者和基金经理,基金公司还要和监管层、基金托管机构、基金销售机构等打交道;

2)基金经理

基金经理处于基金生态位的“核心位置”。毕竟投资者买基金就是为了赚钱,而赚钱就要靠基金经理。这才有了“买主动基金就是买基金经理”的说法。明星基金经理更是自带光环效应,振臂一呼,就能吸引到不少投资者跟随。做得好的公募基金经理甚至可以奔私,自己成立公司做私募;

3)基金销售公司

基金销售公司扮演的是一个“渠道”角色。基金公司销售能力有限,想把基金卖给更多人,就要借助第三方销售渠道。这些渠道主要是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独立基金销售机构(主要是天天基金、蚂蚁、蛋卷等);

4)基金托管机构

基金托管机构扮演的是一个“最终保管人”的角色。为了防止基金公司卷款跑路或把投资者的钱挪作他用,法律规定基金公司必须把基金托管在银行、券商等拥有基金托管资格的托管机构。比如,兴全合宜的托管机构就是招商银行。对于股票基金和偏股混合基金,托管机构一般每年收取0.25%的托管费;

5)监管机构

基金行业的监管机构主要是证监会和基金业协会。证监会虽然是事业单位,但也可以看做是政府职能部门,行使监管职责。基金业协会是行业自律组织,主要职责是:制定行业执业标准和业务规范;组织基金从业人员的从业考试、资质管理和业务培训;开展行业宣传和投资人教育活动;对会员之间、会员与客户之间发生的基金业务纠纷进行调解等;私募备案,当然这个现在会里应该觉得放过去也不一定合适。

▍基金公司已经呈现出可怕的马太效应

圣经《新约·马太福音》里有一句话“凡有的,还要加倍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这就是马太效应。

后人对此有一种更通俗的解释——“二八定律”,20%的人占据80%的资源。

在马太效应驱动下,TOP20%的基金公司已经管理了行业80%的资金。我国一共有149家公募基金机构,TOP20%的基金公司有29.8家(149*20%)。四舍五入,取30家。截至2021年6月15日,这30家基金公司管理的权益类基金规模达到了6.2万亿元,占了权益类基金市场81.8%的份额。

▍头部基金公司与中小基金公司的区别

先来看一组数据对比。这是头部与中小基金公司管理规模、基金经理数量对比:

头部基金公司,管理规模大,通常是几千亿,权益类基金经理数量也多,拥有多个明星基金经理。

中型基金公司,管理规模一般,也就几百亿,权益类基金经理数量也就10个左右,一般拥有一位、或没有明星基金经理。

小型基金公司,管理规模小,只有几个亿,权益类基金经理数量也就零星几个,根本没有明星基金经理。

这就是赤裸裸的现实。

大基金公司有着成熟的投资理念,会系统的培养基金经理。

比如,兴全基金。老一代基金经理,有经历过2轮牛熊的董承非。中生代基金经理,有首位80后投资总监谢治宇。新生代基金经理,乔迁等已经崭露头角。通过老带新,他们将“均衡配置”的理念代代相传。

也正因为大基金公司有着成熟的投资理念、会系统培养基金经理,无数优秀人才趋之若鹜,进一步加剧了基金行业“强者恒强”的现象。

反观中小基金公司,只能靠一两个明星基金经理撑场面,规模难以进一步做大。想做大规模,就只能另辟蹊径,比如牛市发基金、挂羊头卖狗肉,利用明星基金经理名气发新基金,然后交给新人管理,甚至逼迫这基金经理炒垃圾股,博短期收益。更有甚者,还可能挑战底线,内部放松风控要求。前面也说了,被监管部门责令整改或出具警示函的基金公司,多是中小基金公司。久而久之,大基金公司名气越来越好行业分化进一步加剧。

03. 哪些基金公司比较“靠谱”?

买主动基金,就是看基金经理,基金公司的权重并不高。但是,肯定有很多朋友还是想知道,到底哪个基金公司好。

这里给大家做个靠谱排名吧。所谓靠谱,就是愿意为投资者考虑。基金公司赚钱全靠管理费,做大规模,多收管理费无可厚非。但“靠谱”的基金公司有底线,也愿意为投资者着想,很少在牛市顶部、市场火热的时候发基金。公司基金数量不多,单只基金的平均规模一般不会小。

不靠谱操的基金公司则不同,只想着做大规模,多收管理费。趁着牛市狂发基金,熊市一来,投资者纷纷赎回,剩下一大堆mini基金。数量一多,单只基金的规模就小的可怜了。

此外,靠谱的基金公司还会注重培养基金经理,老带新,一步步将一个新人培养为明星基金经理。明星基金经理多了,单个基金经理管理的规模也会大一些。

不靠谱的基金公司就只把基金经理当做工具人。牛市业绩好的时候,狂发一波基金,熊市一来,基金规模缩水,就只能管理mini基金了。

我们从这两个指标出发:

1)单只基金规模大不大;

2)单个基金经理管理规模大不大。

我梳理了主要基金公司(权益类基金管理规模500亿以上)“靠谱”情况。

兴全基金、泓德基金、易方达、中欧基金、交银施罗德、汇添富,单只基金规模都在30亿以上,单个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规模也都超过100亿,是相比比较靠谱的基金公司。特别是兴全基金,单只基金规模87亿,单个基金经理管理规模122亿,“靠谱”指数傲视群雄。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