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爱好者创业的站长之家 – 南方站长网
您的位置:首页 >访谈 >

大宋宫廷剧为何不受观众待见?

时间:2021-03-29 12:48:28 | 来源:界面新闻

原标题:大宋宫廷剧为何不受观众待见? 来源:骨朵网络影视微信刊

2019年初,《孤城闭》开机,《大宋宫词》公布人物定妆海报。

也许是英雄所见略同,宋真宗与宋仁宗这对父子在同一时间节点被选中登上影视舞台,因之前宋朝帝王在影视剧里存在感较弱,而这两部剧同时出手讲述大宋的朝堂与宫廷故事,令不少观众欢欣鼓舞,并认为在清宫宇宙后,“宋朝宇宙”或许也将大有可为。

同年年末,“仿宋剧”《鹤唳华亭》播出,高级的服化道与悲凉的立意为人称道,而男主萧定权备受皇帝父亲猜忌打压的委屈也溢出屏幕,观众泡在罗晋的眼泪里,怎一个“苦”字了得。

同样的苦,观众在隔年春天更名为《清平乐》的《孤城闭》里又吃了一遍。尽管清雅恬淡之风取代了原名的悲辛闭塞感,然而当宋仁宗困在儿女情长和朝堂政治间无奈辗转,当赵徽柔套上“笼中鸟”的枷锁时,丧气还是压不住地往外冒。

而近日讲述一代女政治家刘娥的《大宋宫词》播出,以3.8分的豆瓣评分刷新了宋朝历史古装剧的口碑下限。说好的大有可为,难道宋朝宫廷叙事作为新开掘地就要这样败兴而归吗?

《大宋宫词》:为赋新“词”强说愁

观众对《大明宫词》的爱就多少,对《大宋宫词》的怒就有多少。

宫词,既是题名也代指诗歌类型,多见于以写宫廷琐事为主的唐诗中,以抒发女子的宫怨之情,而结合了这一寓意,并以唐长安城三大宫之一大明宫入名的电视剧《大明宫词》是古装剧的巅峰之作。

这部剧里的女性面容华丽,身着薄纱,深陷权力、爱情与命运的哀戚之中。莎士比亚腔的台词中充斥着生存与男女,君臣与母女话题的探讨,其蕴含的锋利哲学思考就像剧中女性的肩线一般凛冽逼人;而从油画中走出的女人与从水墨画走出的男人,则彰显了这部剧中西结合的审美体系,形式奔赴内容而来,上演了一出绝无仅有的繁华旧梦。

时隔近二十年,《大宋宫词》以蹭剧名、炒冷饭的姿态出世,这种不祥的预感惊醒了旧梦里的“《大明》剧迷”,别忘了,《大明宫词》在令人倾倒的同时也激发了人们对美的向往与捍卫之心,现在这部剧是公共宝藏剧,人们不允许任何人来沾染它,哪怕是亲妈李少红。

更何况,二十年,时间比权力与爱情更冷酷无情,风雨之下,什么样的宝刀不得锈成渣。虽然网友“不看好”这类操作,但前期曝光的1V1比例还原古画《韩熙载夜宴图》海报,还是令不少人抱着“万一”的心态决定期待一次。

可《大宋宫词》一开播就犯了众怒。刘涛、周渝民的选角问题,刘娥成为政治家的成长描写,以及男女主爱情线和台词bug均让观众不满,甚至“看完刘涛原谅章子怡、汤唯”,“看完《大宋宫词》原谅《清平乐》”的梗都出来了。

玩梗归玩梗,《大宋宫词》的上线时机晚却是事实,它的主角刘娥是真材实料大女主,却没赶上大女主炒得最热时出场。有时候就是这样,出场顺序和方式错了,便什么都是错的。如今的观众,已经对大女主脱敏,更何况这个刘涛饰演的大女主还长着一张贤妻良母的脸,在很多人眼里,这张脸比扮嫩更落后,而落后就要挨骂。

二十年前大女主的概念还没诞生,但《大明宫词》写武皇与太平,观众就先于概念见识了什么叫做真正的大女主本色,站在权力巅峰的女性一览众山小,母亲、女儿、妻子在内的所有的身份都得靠边站,她首先是一个非凡的女人,其次才是别的,不是不爽的,也不是不悲伤的,总之与贤妻良母气质绝缘。而现在女权盛行,《大宋宫词》散发着难闻的贤妻“娘道”味儿,注定成为被时代车轮碾压的老黄历。

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大宋本就没有宫词,有的只是以儒立国的精神国策与平淡简洁的文人审美氛围,而这些是所有跟宋朝相关的古装历史剧都绕不开的东西。

重传奇,轻历史?刘娥就是接口

如果一个矿好开采,那么它必然门庭若市,而如果一个矿无人问津,自然有它艰难的地方。

对于影视行业而言,宋朝宫廷不是一个常诞生灵感源泉的故事富矿,以至于多年来都没有什么有存在感的帝王形象出现。不是大一统王朝,重文抑武,军事羸弱这些原因当然令观众感到窝囊,而宋朝帝王缺乏戏剧冲突的宫廷生活、含蓄内敛的文化气氛也是让观众心如止水的原因。

它的传奇市井故事倒是深入人心,宋朝经济繁荣,市井生活开放,可以说,《少年包青天》《杨门女将》《大宋提刑官》等剧扛起了宋朝影视舞台的半壁江山,黑面包拯、军事家族杨家将、法医宋慈是为数不多的宋朝流量,如果说宋朝是一副黑白山水画,那么他们就是这黑白山水画里的色彩,深得百姓喜爱。

而刘娥恰恰就是传奇与宫廷的接口。作为狸猫换太子里的“一代奸妃”,刘娥的故事颇有传奇色彩,蜀地孤女,先嫁给银匠龚美,后来到京城后被贪恋美色的襄王赵元侃看中,十五岁改嫁做了其侍妾,结果惹得宋太宗不满,被逐出府,直到襄王继位才被迎回宫中。

其实刘娥身上有很多戏剧点,比如“二婚还能嫁皇帝”,一直未生子却深受真宗宠爱,抱养赵祯,以及真宗死后垂帘听政多年。可以说,在严整的宋朝宫廷中,刘娥就是那个难得的爆破口,因此《清平乐》与《大宋宫词》都将她选作戏剧切口进入宋朝宫廷。

出发点很好,只是一旦车上了路,故事的方向盘就不在任何人的手里了。刘娥就像这个故事里的一粒种子,它的生长形状取决于环境与培养,而这个宋朝的“异数”,终究抵不过压境而来的审美气氛与时代特征。

高级审美与低频剧情,食之无味

仿宋剧《鹤唳华亭》,历史正剧范儿的《清平乐》和历史言情杂糅的《大宋宫词》,各个成本大,卖相好,本应呈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势,却没有取得相应的市场反馈,总让人心生浪费可惜之感。

如果非要总结的话,《鹤唳华亭》的迂回,《清平乐》的清淡,以及《大宋宫词》的落伍,其实是较为重要的原因。

《鹤唳华亭》中,萧定权作为儿子与臣子一体的大男主,被皇帝父亲无情打压得一点没有大男主的样子,只能在惨遭蹂躏与试探中证其忠贞与服从,是为纲常。

《清平乐》里,“背诵天团”出场之时,也是历史迷团建之日,它在还原文人风骨上做得无可指摘。而大男主赵祯与士共治天下,困在仁君之名里,对任性纵情的爱女也无法施以援手,是为儒道。

《大宋宫词》选择以大女主切入,不仅宋朝严整的人文教养与秩序成为高悬的利剑,令其不敢造次,而落伍的贤妻良母选角思路又让当下的观众围追堵截,两头不讨好。

另一方面,高级的审美与精良的服道化是这三部剧的共同特点。众所周知,成熟的文人审美是宋朝的一大优势,士大夫人均艺术家的社会气氛更是令后代文人志士心向往之,尤其一涉及到宫廷故事,必然离不开“重雅致端正”的宋朝美学和士大夫的日常趣味,而《清平乐》中重视对称、框架和三分法构图、素雅的器具与服饰色调均与此有关。

社会氛围主调如此,再加上如今如历史剧的要求趋严,影视想脱离常轨也是不大可能。如此一来,本应属于大男主、大女主的“斗”消失了,一切点到为止,比婉约派还要婉约,于是苏与爽均被消解一空,人物只能九曲回肠,情绪与冲突减之再减,淡之又淡。这也是为何《大宋宫词》的信息量如此之多,剪辑节奏很快,但却有种流水账观感的原因。

也许在宋朝宫廷世界的上帝视角里,根本不会有任何惊涛骇浪,一切动静都不过是平静海面的涟漪而已。只是看上去这么美,却食之无味,终究是可惜了。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你喜欢